任 悅
任志強先生又大放厥詞了。兩年前,他的只為富人蓋房論,就曾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只為富人蓋房,其實也沒什么,這不過是一個商人對自己產(chǎn)品定位的問題。但是,何以自家的事卻要拿到社會上來說,這不能不讓人懷疑是在自我炒作。
有人封任志強先生為地產(chǎn)界的理論家。對于這樣的說法,任志強先生并沒有公開表示反對。在他所發(fā)表的文章、博客中,也經(jīng)常引經(jīng)據(jù)典、搬弄數(shù)據(jù),以業(yè)內(nèi)專家的口吻立言、評述。
如今,任志強先生又拋出了新理論:房價不高,還趕不上大白菜漲價的幅度。他又一次玩弄數(shù)據(jù),言之鑿鑿地稱,1978年,人均工資只有26.8元,當時大白菜只賣2分錢一斤?,F(xiàn)今人均工資漲了100倍,大白菜也漲了100倍,而北京市中心的房價才漲了16.6倍。由此得出結(jié)論,房價不高。任志強先生得出的結(jié)論其實很不妥當,應該得出的結(jié)論是:工資漲了100倍,物價也漲了100倍,等于說,改革三十年,人們的收入沒有提高。更何況,1978年時,中國沒有商品房,房子是福利分配的。今天,在收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老百姓哪里有錢去買房。何況還有看病問題、上學問題……
其實,房價高與不高,原本不是數(shù)學問題。賣大白菜的人都知道,價格是由供求關系來決定的。任志強先生作為一個“理論專家”,如此立論,怕難立腳。話說回來,怎么算自家的賬,還是企業(yè)自家的事,用不著到名聲還不錯的博鰲論壇上去講。你蓋你的富人房,按自己的算法漲100倍就好了,你還可以對買得起你蓋的房的富人講,你的房價只相當于大白菜的價。如此一來,相信任志強先生的房一定會被富人搶購的,并為擁有這樣的房而感到自豪。但任志強先生動輒就把自家的事拿到社會上來說,卻總是不大妥當,老讓人聯(lián)想起芙蓉姐姐。這年頭,真是膽子越大,知名度越高。若再混個什么“委員”“代表”的,那知名度就越發(fā)的不得了了。
寫到此,倒讓我突發(fā)奇想:房價既然如此低廉,利潤一定是不高的,那任志強先生倒不如去賣大白菜。三十年,大白菜的價格已經(jīng)漲了100倍了。放著漲了100倍的東西不賣,偏跟只漲了10倍多點的房子較勁,耽誤人才呀!要賣大白菜,憑任志強先生的聰明才智,年薪一定不只700多萬,一準能達到7000萬,甚至七個億也說不定!
任志強先生不改行,一定是社會的一個巨大損失。只要任志強先生去賣大白菜,農(nóng)民們肯定都不出來打工,為開發(fā)商蓋樓了,而是待在家里種大白菜。那時候,任志強先生一定還會說,我只為富人種大白菜,我的大白菜只賣給富人。到那時,農(nóng)民也富了。若能如此,任志強先生一定還可以獲得一個美譽——民生專家。
說到民生,又想起了任志強先生的“奧數(shù)”了:三十年前,人均工資26.8元;三十年后,人均工資增長了100倍。以任志強先生的年齡,該不會不知道,三十年前的人均工資和三十年后人均工資,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三十多年前,偉大領袖的工資才610元,不過是人均工資的20多倍。而如此“高工資”的人,在那時絕對是鳳毛麟角。反觀今天,任志強先生的年薪是774萬,與任志強先生一樣拿如此多年薪的還大有人在。真算不出得用多少人的低收入,才能拉平任志強先生所謂的人均工資。任志強先生如此算術真是好奧妙!
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是如此委屈,蓋了那么多便宜的房子,人們偏偏不買,還搞得開發(fā)商們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向政府要政策、要優(yōu)惠。這等費力不討好,開發(fā)商們卻還是那樣執(zhí)著地堅持,真是讓人感動。都說雷鋒不在了,我今日才信,這話純屬謠言。那么多的開發(fā)商不就是活雷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