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歌滄
來自西爪哇、33歲的西蒂·哈察爾(Siti Hajar),在人力中介公司安排下前往馬來西亞雪州當女傭,工作34個月期間非但未獲得分文薪資,而且經(jīng)常遭到名叫米雪爾的女雇主虐待,動不動就被澆灌熱水處罰。6月7日,她帶著遍體鱗傷成功逃到駐吉隆坡印尼大使館要求庇護,消息傳開后,本因安巴叻海域主權紛爭引發(fā)的印尼國內(nèi)反馬情緒火上加油。雅加達馬來西亞大使館前不時出現(xiàn)抗議示威;緊接著又傳出兩位印尼女傭在馬國自殺及另一名女傭回國后自盡身亡的消息。
大選前夕的“敏感事件”
一連串外派女傭事故在印尼總統(tǒng)大選前夕,顯得特別敏感。尋求連任的尤多約諾特別聯(lián)絡駐馬使館,向西蒂·哈察爾慰問,并指示必須尋求公道。而印尼輿論也要求重新檢討外派勞工、尤其是向馬國提供女傭政策。
香港印度尼西亞勞工聯(lián)盟主席斯里瓦汀表示,正在要求取消沒有法源的規(guī)定,如外派勞工須付出約合3483美元的安置費。據(jù)認為,在香港和臺灣工作的印尼勞工所獲待遇比馬來西亞和中東好得多,主因是他們有組織。目前在香港的印勞有12萬人,月薪約合250美元多;在臺灣的印勞約有10萬人,平均月薪400美元。
目前在外國工作的印尼公民約有600萬,大部分沒有向政府登記,單是馬來西亞的220萬人中,只有120萬人已向勞工與移墾部登記。在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中東國家有200萬人以上,這些外派的工作大軍去年寄回國的外匯至少100億美元,今年可望增至160億美元。
印尼勞工在馬來西亞多數(shù)是當女傭以及在農(nóng)園和營建業(yè)方面打工,去年就有700名在馬來西亞的印勞客死他鄉(xiāng),另有167人因犯案被判處死刑。
經(jīng)常受到不良待遇的是女傭,因為大部分教育水平低,有的小學都沒有畢業(yè),人力中介公司透過勞動力掮客在農(nóng)村招攬而來;她們沒有法律常識,遭到剝削而不自覺,一般須向中介公司付出費用700萬至800萬盾,要工作1年以上才夠還清這筆債務;而馬國的中介公司原來承諾向雇主供應能干及有教育水平的女傭,結果與事實不符,糾紛由此產(chǎn)生,受害的是女傭,結果發(fā)生薪資被扣的事件。
馬國印尼使館成庇護所
雅加速媒體說,駐吉隆坡的印尼大使館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使館,領事部每天要處理至少1000份印尼公民護照,每個月要遣送100名出事的勞工返國,每天有三四名女傭要求庇護,容量只80人的使館收容所,現(xiàn)住進了近200人。
曾擔任國家總警長的戴塔·迪阿爾指出,最顯著的問題是雇主拖欠印傭工薪,使館最后不得不向警方投訴,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現(xiàn)正展開競選運動的3位印尼總統(tǒng)候選人在辯論會上一致指出,保護外派勞工權益應從國內(nèi)做起,如工作契約內(nèi)容須更加明確,以及增加駐外使領館的法律援助人員。學者則認為,與馬來西亞簽署的供應勞動力備忘錄內(nèi)容不健全是關鍵之一,如其中規(guī)定馬方雇主有權扣留女傭護照,造成她們飽受虐待也無可奈何,因此,政府必須與馬方重新檢討備忘錄相關內(nèi)容。
海外星云 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