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新 董玉梅 楊燕燕
2006年女子中長跑小將薛飛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世青賽和亞運會上三次問鼎女子5000米冠軍,制造了2006年中國田徑的一個亮點?,F(xiàn)將優(yōu)秀運動員薛飛青少年階段在我組訓練近兩年的訓練情況加以總結分析。
要了解運動員現(xiàn)狀針對個體情況以科學的訓練指導思想合理安排訓練方法手段制訂訓練計劃,注重計劃的實施及調整。
根據(jù)個案運動訓練理論,運動員競技水平是由多方面構成的,每一個運動員的能力構成和能力差別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實。在運動員成才的每一個訓練周期和階段,都應針對運動員的個體情況和特征,針對運動員競技能力構成各要素如體能、技能和心理的發(fā)展變化情況,把訓練的重點放在充分挖掘運動員的個體體能優(yōu)勢和充分引導運動員個性的發(fā)展上,最終形成最適合運動員自身特點的能力結構,造就出一流的優(yōu)秀運動員。
1、訓練指導思想
不急于發(fā)展專項能力和提高專項成績,著力于先治愈膝傷,改進完善技術,全面發(fā)展一般身體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全身力量素質,在發(fā)展有氧能力基礎上,突出個體特長,為今后專項素質和專項成績的提高打下扎實基礎。該名運動員的個人特點是速度能力相對突出,而此時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后期階段,周期速度的發(fā)展速度開始下降,而耐力速度進入發(fā)展敏感期,因此仍注意發(fā)展周期速度的同時逐漸著力于發(fā)展耐力速度。
2、主要訓練方法
主要采用在當今中長跑訓練中使用最多的一種訓練方法:組合訓練法。其特點是在一個或若干個訓練單元或訓練課中,合理地選擇和安排不同性質和比例的訓練內(nèi)容,以求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應。它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和需要以及自然條件等多種因素,靈活地、有側重地選擇使用。其主要特點是大力發(fā)展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能力,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共同提高
針對她的個人特點和比賽設項要求,我把她的專項確定為1500米。對她的專項訓練方面著重強調混氧的練習及強調速度的提高,每周只安排兩次有氧練習課,但不低于50分鐘。混氧練習時,采用較多的是變速跑,專項練習,單個強度從未超過2000米。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她在中跑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在練習專項強度訓練課時,我要求她必須要做到跑出平均值,這樣不會讓隊員容易出現(xiàn)大的疲勞,同時減少了青少年在練習中所造成的心理的壓力,但強調最后一個要高于或接近平時的最好成績。在練習過程中安排她與男隊員一起訓練,這樣訓練既加強了她跑步的節(jié)奏感,又提高了她在跑的過程中的步幅與步頻。例舉準備期一個典型小周期的練習內(nèi)容如下:
周一:1:準備活動20分鐘慢跑,柔韌練習。2:計時25分鐘跑6公里。3:變速跑(200米3+400米1)×2。4:技術練習,放松練習40分鐘。
周二:1:準備活動20分鐘慢跑。2:10公里山路跑,上坡時擺動腿積極前擺充分利用腳前掌蹬地,兩臂同時積極加大擺動配合下肢動作,下坡時擺動腿積極下壓同時注意腳落地要輕。3:綜合自身素質練習。A、仰臥起坐。B、大腿后群肌練習。C、立臥撐。D、1分鐘膝關節(jié)靜力練習。E、20米折返跑。F、快速擺臂練習。4:放松練習30分鐘。
周三:1:準備活動20分鐘慢跑。2:田徑場8公里節(jié)奏跑,平均4'20/1公里。3:2000米計時跑1個要求1'25/1圈。4:放松練習30分鐘。
周四:l:準備活動20分鐘慢跑,柔韌練習。2:60分鐘球類活動,100米5個加速跑。3:綜合素質練習。A,腹背肌練習。B、2分鐘膝關節(jié)靜力練習。C、立臥撐。D、欄架練習。E、提踝練習。F、轉胯練習。
周五:1:準備活動20分鐘慢跑,柔韌練習。2:6公里節(jié)奏跑。3:變速跑2×(300米+200米+100米)+(100米+200米+300米)間歇6分鐘每組間歇15分鐘。4:技術練習。5:放松練習30分鐘。
周六:上午80分鐘慢跑,柔韌練習,靈活性練習,擺臂練習。下午:1:準備活動,6公里節(jié)奏跑。2:400米×8。3:技術練習,快速反應練習。4:放松練習30分鐘。
周日:早操:12公里越野跑,下肢小力量練習,柔韌練習。
3、注重訓練后的積極恢復,極力避免傷病的發(fā)生。
青少年過度訓練和過度負荷之后的傷痛不僅會錯過運動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還會給小運動員造成不良心理體驗,對今后的運動生涯帶來消極影響。因此青少年訓練中尤其注意防傷防病。訓練后的放松是我強調所有隊員都要認真對待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我常叮囑并督促薛飛應用理療設備及中藥揉搓的手段對負荷較重的膝、踝關節(jié)進行恢復,利用晨脈、自我疲勞感覺、血紅蛋白指標等進行監(jiān)測,及時營養(yǎng)補充,每周批閱運動員訓練日記,掌握運動員生理及心理狀態(tài),對訓練計劃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