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誰都不否認,造成今年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原因有三:一是“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攪動了整個世界,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中小型企業(yè)大量裁員,讓就業(yè)雪上加霜;二是我們教育的專業(yè)設置、教學方法存在著結構性矛盾;三是大學生就業(yè)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直接降低了大學畢業(yè)與就業(yè)機會的有效匹配。
作為一名職業(yè)共青團工作者,我很想在大學生們踏上這條擁擠的就業(yè)之路時,給幾點溫馨的提示,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認,忍,能。當然,這“三字經”實質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先送給大學畢業(yè)生的第一個字是“認”
我講一則“狗與驢”的寓言故事吧!
主人養(yǎng)了一條狗和一頭驢。驢每天拉車磨豆,而狗坐在家門口卻什么事都不做。每次主人回家,小狗汪汪的趴到主人身上,主人抱起小狗哈哈大笑地走進房間。驢很不服氣,憑什么我這么勞累,主人卻不看我一眼,而小狗卻很舒服,受寵愛呢?于是,驢就開始學小狗不干活,坐在門口,等主人回家。當主人回來時,驢學狗欣喜若狂地往主人身上一撲,結果,遭來主人一頓毒打。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要了解自己的身份角色和使命,不要一味去羨慕別人。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要認清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認識自己就業(yè)的優(yōu)勢和弱勢?,F實中就是“僧多粥少”,用人崗位就是相當有限,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你責怪社會沒有足夠的就業(yè)容量,沒用!你抱怨自己壯志難酬,沒用!你要做的就是該怎樣揚長避短或是取長補短,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像姚明天生就是打籃球的料,叫姚明去踢足球,可沒有潘長江踢足球距離地面近的優(yōu)勢。
記得,新東方總裁俞敏洪講過一個要“喜歡自己”的例子,很生動,很有趣。
他說,很多單位喜歡要長得漂亮的人,但長相一般或者長相丑怎么辦?像馬云自稱“外星球來的人”,他調侃自己“長相比較倒霉”,難道丑人整天要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獨自垂淚?不!長得丑有什么!天生就是做保安、教官的料,只要往破壞分子、調皮學生面前一站,事情就好辦了。長相丑還特別適合去討債公司當業(yè)務員,讓這些人去討債,坐在人家辦公室不走,你不舒服嗎?把錢還來!人家公司嫌我難看,就把錢還了!不就完成任務了!看來,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當然,很多公司不是以貌取人的,還是憑真才學。用人單位有限的情況下,大家一窩蜂擠破頭也是浪費表情。其實,“天涯何處無芳草”,你們應當調整思維,改變方向,選擇更多的就業(yè)渠道。把就業(yè)思路換到基層公共服務崗位上去,到祖國欠發(fā)達地區(qū)去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農村、到基層、到中小型企業(yè)去,其實是到最能鍛煉人,考驗人的艱苦崗位上去。
有一位公司主管曾對一個應聘大學生說:“你申請的職位已經沒空缺了,但是公司有兩個衛(wèi)生間沒人打掃,你愿意做嗎?”很少大學生會說,那我就掃吧。實際上,這是錯過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其實,主管是對那位同學的考驗,看這位同學能不能接受基層艱苦的崗位。如果真的把兩個衛(wèi)生間打掃好,我們想,老板能讓他一輩子打掃衛(wèi)生間嗎?至少給他加工資,再讓他打掃四個衛(wèi)生間,當他把四個衛(wèi)生間都打掃干凈以后,就肯定會……當然不是讓他再打掃八個衛(wèi)生間啦,管理者會考慮把所有打掃衛(wèi)生間的后勤人員都給他管理,這樣他不是很自然的搖身一變成管理者了嗎?當他再把這些打掃衛(wèi)生間的人員管理的井井有條,整個公司的環(huán)境因為他的管理變得賞心悅目,老板不把他提到后勤主任這個位置上,提誰?如果這位同學又做得非常雷厲風行,非常出色的話,公司不把他送到哈佛大學去讀MBA,送誰?當他被送到哈佛大學MBA讀完了,回來公司,他不當高管經理,誰當?生活就是這樣,特別是年輕人在最艱苦、最基層的崗位做起,對你不僅僅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課堂、書本里學不會的一種忍耐,一種智慧,一種從小處做起的遠大胸襟。 畢業(yè)生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這樣的人終成大器!
我送的第二個字,叫“忍”
我講講自己求業(yè)路上一個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切身經歷。
我24歲那年是一所學校的民辦教師,同事們經常笑話我,年齡24歲、工資24元、口糧24斤(公辦教師可領28斤)。這對我而言是很尷尬的現實。當時,正趕上民辦教師“轉正”考試,雖然我考試成績不錯,已經上線了,最終卻落選。他人為我打抱不平,年輕氣盛的我正要發(fā)火,幸虧聽了當時教育局副局長周少英勸我的一番話:“要接受考驗,人生要面臨無數個正確對待,只要努力一定還會有機會!”這番話如雷貫耳提醒了我。我知道,發(fā)脾氣像眼鏡蛇會跳起來攻擊人,一時的沖動其實沒有任何好處,不能解決問題,反讓人覺得你沒氣質,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事實,退一步去海闊天空。面對就業(yè)失意,什么叫“拿得起、放得下,才能走得遠”!主要是想得開!那次事件之后,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人也成熟了。
我之所以講這段經歷,是想告訴大家,人生遭遇逆境、挫折、不順利,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接受。認了這個事實。這種忍受不是懦弱,而是退讓,這種退讓看似吃虧,但可以讓自己看清楚以前看不明白的人與事。這樣,你就能把握自己,努力修行,積極改變自我,長點真本事,自然“機會垂青于有準備的人”,乃至改變人生的命運。
我要說的第三個字,叫“能”
《中國教育報》刊登了這樣一則信息。
去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女大學生,叫盛曼,她為求職路上的一線希望而尋覓努力、斗智斗勇的經歷,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她進入大四,便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當前就業(yè)形勢,做出回小城就業(yè)的決定。該縣城在清華大學舉辦專場招聘會,該市電視臺要招聘兩名記者,正好是盛曼最喜歡的崗位。但,當她到招聘會現場時,招聘會的負責人之一電視臺副臺長告訴她,只招男生。盛曼不想“就此罷休”,執(zhí)著地懇求對方,說:“我有個這個能力,請你們給我一次機會?!北惆押啔v遞給他們。此次說話,給副臺長留下了印象。而當她沒有收到面試通知時,又鼓起勇氣給副臺長發(fā)了一條長長的短信,表達自己的心情。沒想到,副臺長回復了她的短信,說他們此次招聘是沖著清華和北大學生來的,不招其他院校的學生。盛曼又給副臺長再發(fā)了一條短信,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一個與清華、北大學生公平競爭的機會。副臺長被盛曼的自信與執(zhí)著所感動,給了她一個面試機會。歷經一番努力,盛曼心里坦然了。不管結果如何,她坦然面對。兩周后,盛曼得到了錄取通知。
盛曼憑借她自身的膽識、自信和不輕言放棄的就業(yè)決心得到了這個職位。這是大學生非常需要的就業(yè)心態(tài)。
話又說回頭,招聘會人滿為患,今年我省8萬應屆畢業(yè)生應聘2.1萬個工作崗位,意味著5.9你再怎么去競爭,總有相當一部分被淘汰。當然,被淘汰的同學不是失敗者。他經歷了一份被就業(yè)單位篩選后失落的心情。這種百味瓶的體會,無形中積累了你生命成長中的一種經歷。而你把握住這種求職失敗的經歷之后,會讓自己更加的成熟起來。接受這種失敗,檢測到自己的能耐,再來一次,主動出擊呢!
在這種就業(yè)形勢下,我建議你們還是要自謀職業(yè),自主創(chuàng)業(yè)去。在客觀上講,可減輕社會就業(yè)壓力。微觀上講,這是一個試金石。檢測培養(yǎng)自己經歷過十六年的求學之路中,自己積累了有多大能耐。特別是當前就業(yè)形勢下,自己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好出路。現在YBC等創(chuàng)業(yè)機構為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一個咨詢和幫助的平臺。或者,在你選擇一個目標之后,可以考慮先加盟與自己創(chuàng)業(yè)目標相符的公司,積累經驗,等時機成熟后,再來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這些都是更理智、更穩(wěn)妥的舉措。
再舉個身邊的例子:
許多女同學有化妝的習慣,有化妝的同學可能會知道在福州東街口AGOGO對面的公寓里有一家專銷化妝品的網店,店主是一個28歲的女生,叫陳微,她就是自主創(chuàng)業(yè),自己是老板,母親負責進貨,去年起還請了幾個客戶服務員。她家的客廳四面都是貨柜,網店和門店一起做,門店就在自己家里,網店又沒有店租,卻可能銷到全國各地的買家手中。整個淘寶店鋪的信用度已經達到皇冠,月銷售額,光是福州大學城的一個師大校區(qū),年收入就可能達到五六萬元。當然,創(chuàng)業(yè)途中她也經歷過許多困難與波折,任何人想成就些什么,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如此說來,自主創(chuàng)業(yè)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大家應該自信,我們的社會大學生還是稀缺的,特別是農村基層的崗位。我建議你們,如果在求職難成,自謀出路條件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到偏僻的鄉(xiāng)村去磨練,去成長。人生的道路很長,你可以在所有林林總總的就業(yè)崗位中挑選一個,例如衣食住行、城鄉(xiāng)建設、物業(yè)管理、家政服務、休閑娛樂、社區(qū)為民便民利民等服務崗位乃至村官,盡可能的占有你的一席之地。我相信你的潛能會在那些崗位上得到開發(fā)和發(fā)揮!
總而言之,人生道路上不會全是美麗,也有不順心和困境。但只要你記住,“認”、“忍”、“能”三個字,這尋找出路的三駕馬車,讓你迅速學會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你要能始終擁有一個開放,愿意接受挑戰(zhàn)的心,隨時接受新的知識,不斷擴大自己的心理能量,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上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進一步說,“認”的背后是自信,“忍”的背后是遠見,“能”的背后是實力。你有自信,有遠見,又有實力,還愁沒有好崗位?!
在結束本文之前,我愿意與大家分享一個發(fā)生在南太平洋島的故事。
南太平洋有個年邁酋長,享譽很高。年輕人想了個注意,抓了一只小鳥,讓老酋長說鳥是死是活,如果是死,年輕人放飛,如果是活,年輕人掐死,當年輕人說完,老酋長微笑的回答:“這只鳥是死是活,全掌握在你的手中!”
作者簡介:邱孝感,共青團福建少工委副主任,團省委少年部總輔導員,“全國十佳輔導員”之一,是一位能說會寫、善策劃、勇創(chuàng)新的職業(yè)共青團工作者。三十多年來,在實踐領域和理論領域取得的業(yè)績,獲得了各方的認可和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