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仙
摘 要: 努力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真正地多讀書,讀好書,體會讀書的樂趣,領悟讀書的真諦,讓好書伴隨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小學低段正是孩子們記憶的黃金時間,是否應該利用好這段時間?怎樣利用?作者認為可以利用《三字經(jīng)》,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愛上背誦,愛上閱讀,增長學識,提高素養(yǎng)。
關鍵詞: 《三字經(jīng)》 循環(huán)式 競賽式 教學嘗試
如果想為孩子選擇一本啟蒙教育讀本,很多家長就會選擇《三字經(jīng)》。姑且不論為什么它能得到如此多的家長的信任,至少可以這樣認為:對兒童而言,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在多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一直非常重視學生“背誦的功夫”。在背誦課文的基礎上,我試著給二年級的學生增加點“養(yǎng)料”。于是我開展了一個教學實驗:讓小學生背《三字經(jīng)》。
緣起:三個學生的要求
依照往常的教學慣例,我都要求學生跟著上課進度,熟背課本的每一篇課文。本學期開學伊始,我新增加了一個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超前背誦未學過的課文。起初這樣做的目的是一部分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得到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出乎意料的是,開學大約一個月后,班上有三名學生來告訴我,自己已經(jīng)背熟整本書的課文。我欣喜萬分,表揚了他們。一個學生說:“老師,您能不能再推薦我們背誦點課外的東西?”另兩個學生也點點頭。
那一天空閑的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在具體選擇書本之前,我先確定選擇的三條標準:(1)具有趣味性,能拓寬學生知識面;(2)生字不宜過多,篇幅不宜過長;(3)文字要精練,文章應易于背誦,不加重學生的負擔。
既然學生是想“嘗嘗鮮”,學習課外的知識,那么我就應該翻書、咨詢、上網(wǎng)查找相關信息,最終,我選擇自南宋以來誦讀人數(shù)就最多的經(jīng)典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
過程:痛苦并快樂著
第二天語文課上,我先表揚了三位學習積極的學生,讓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接著我告訴全班學生對他們的要求和自己的思考。我很快地給他們誦讀一遍《三字經(jīng)》,并進行簡短介紹?!跋駜焊枰粯?,真好玩?!薄霸瓉怼度纸?jīng)》這么長啊。”“我要背。”“我也要背?!睂W生活躍起來。我說:“我希望班上感興趣的同學都來背誦《三字經(jīng)》?!蔽遗c學生約法三章:(1)這是一次教學活動,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參加。(2)老師不強迫每一位同學參加,但一旦參加就要堅持到底。(3)背《三字經(jīng)》不是作業(yè),同學們完全可以根據(jù)興趣安排背誦進度。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老師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最終選擇權仍在學生手中。他們已經(jīng)是二年級的學生,也該開始學會對事物作出判斷和選擇。如果學生選擇參加活動,中途因為興趣減弱,忙于其他活動等原因不能堅持背誦,就要退出,這是不允許的。我擔心學生會養(yǎng)成做事半途而廢的習慣,這對他們的成長不利。我希望參加這項活動的學生不要把背誦《三字經(jīng)》看做一個負擔,而是開開心心地學習,在背誦中體會學習的快樂。自己設計進度也是為了鍛煉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的能力,在點滴積累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我盡可能地將活動設計得符合學生實際,合理挖掘?qū)W生的潛能。
成果:小小故事王
時間過得很快,三個月后“《三字經(jīng)》背誦活動”結束。為了展示這次活動的成果,我組織一次小型班會——《三字經(jīng)》故事會。參加活動的學生幾乎把《三字經(jīng)》背得爛熟于胸,再讓他們比一比背誦已難分高下。幸而《三字經(jīng)》里提到非常多的典故,書上只提供個別字的解釋和譯文,并沒有完整的故事,這給了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如講《三字經(jīng)》里的故事就要求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發(fā)揮想象,補充故事細節(jié)、人物對話等。如果對一個故事人物不熟悉,學生就要查找資料了解這個人物的生平,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把故事說得吸引人,學生要開動腦筋,增加生動的對話和適當?shù)闹w語言,從而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故事會上,《孟母三遷》、《鑿壁借光》、《囊螢夜讀》,一個接一個精彩的故事,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的風采,開個故事會作為“《三字經(jīng)》背誦活動”的尾聲是我當初不曾料想的。
反思:站在巨人肩膀上
關于《三字經(jīng)》:起初選擇《三字經(jīng)》我曾有些猶豫?!度纸?jīng)》中關于封建倫理綱常的內(nèi)容一向受到批判。讓小學生的們學習這些是否合適?我思考后決定對其中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闹v解,讓學生主要吸收傳統(tǒng)倫理道德中的精髓,比如孝敬長輩,摒棄糟粕,又如三綱五常?!度纸?jīng)》中的文史知識為學生們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非常有益的。
關于背誦:許多人都認為背誦是痛苦的,視背誦為洪水猛獸。事實上,背誦是否痛苦是因人而異的,不可一概而論。兒童時期是記憶力的黃金階段,他們的記憶力逐漸發(fā)育成熟而理解力比較薄弱。一般而言,這一時期的背誦對提高兒童的記憶力是有幫助的。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強調(diào)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有一位學生在課外學習外語和古箏,課余時間主要花在這兩方面,她并沒有興趣參加這個活動,也沒參加。我依然很高興,因為她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關于經(jīng)典“經(jīng)典是喚醒人的著作,能夠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閱讀經(jīng)典,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增強與文素養(yǎng),對孩子們的素質(zhì)教育大有裨益”。讓學生閱讀更多的經(jīng)典,親耳聆聽大師的教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很多教育者的心聲。開展這個活動,我受到近幾年國內(nèi)外“讀經(jīng)熱”的影響,例如我到一些“讀經(jīng)”網(wǎng)站上借鑒教學經(jīng)驗,下載朗誦音頻播放給學生聽。但我的這次教學活動并不是一次“讀經(jīng)活動”,而是一次對學生課外知識拓展的嘗試,我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且快樂地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慧,鄭東升.三字經(jīng).江蘇美術出版社,2004.
[2]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日有所誦.長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