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麗
語文教學是一個發(fā)展變化、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認知偏差和失誤。作為教者,必須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注重他們人格的完善,以真誠、民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尊重其個人經(jīng)驗、感情和意見,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使語文教學充滿民主、平等的人文關懷。同時,還要以參與者、交流者、促進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當中,引領他們走進快樂的語文世界。那么,教師應如何引領學生走進快樂的語文世界呢?
一、學會關注,多點愛心
語文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構成、語感的形成,更應關注他們與學習語文有關的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教師的關注應從近期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人格尊嚴、心理需求和個性差異等)走向遠期關注(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打好語文基礎),以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這就要老師必須深愛每個學生,耐心地關注他們,多給他們一點愛的陽光雨露,滋潤他們茁壯成長。當語文教師的關注、愛心完全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時,便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筆者所在班上有個學生,剛入學就惹了不少麻煩。開學才幾天,他在語文課上天天遲到,欠交作業(yè),上課打瞌睡,成績當然只能從尾排上來了。對于這樣的“差生”,筆者并沒有“冷”處理,而是在課后常與他談論一些與學習無關的趣事,在適當?shù)臅r候說說做人的道理,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努力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以使他受到感化。經(jīng)過多次教育,這位同學逐漸喜歡上語文課,在課堂上勇于發(fā)言,敢于爭論,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此外,與筆者的關系也愈發(fā)親密無間。
再如,一次語文課上,筆者喊一位同學在黑板上默寫“拔苗助長”一詞,學生把“拔”寫成了“披”,下面的學生立即發(fā)出了一陣哄笑。筆者馬上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這個學生也知道自己寫錯了,有些緊張。這時,筆者并沒有訓斥他一番,而是笑笑說:“寫錯了不要緊,可以想一想,能改過來嗎?!边@位學生用手撓撓后腦勺,想了想,輕輕地在黑板上寫出了“拔”字,又抬眼望了望我。筆者點點頭,拍拍他的肩膀說:“對,就是這個字?!睂W生很興奮地再認真寫了一遍。學生寫錯字后,筆者并沒有責備學生,而是首先制止了下面學生對他的嘲笑,接著再給予引導、鼓勵,讓他重新思考,直至最后寫正確。這樣,學生寫對的不僅僅是這個字,還記住了老師的這份關愛和鼓勵,他的學習信心會更足,學習的熱情也會更高。
二、要善于發(fā)現(xiàn),多點誘導
當關注成為自覺行為時,教師對學生便會有不斷的新發(fā)現(xiàn):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感受,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內容的對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處境以及學生的智力類型等。如此,學生的思維火花便會不斷閃現(xiàn),主體意識就會凸現(xiàn),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情境自然就會展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中。
在語文學習中,上課不認真 、抄襲不承認等很多常見的錯誤時有發(fā)生。還有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由于思考不全面,會出現(xiàn)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從而遭到其他學生的嘲笑。這時,筆者往往會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誘而導之,使學生自悟自得,及時調整思路,找到正確的答案。不僅給了他面子,也給了他機會,同時還對其他同學不露痕跡地進行了批評。這樣使學生明辨是非,又閃動生命的靈性,從而涌現(xiàn)智慧的光芒。
讓學生開口是口頭作文的起步。萬事開頭難,誰帶頭開口都需要勇氣。一次作文課上,為了誘發(fā)學生的說話欲望,在起始階段,筆者就安排了兩次鋪墊。先是讓學生回憶本學期的一次口頭作文──《自我介紹》,引導學生講述自我介紹的內容及相互評論的內容,使他們了解口頭作文的“內容要具體”。然后以《談骨氣》為話題,啟發(fā)學生講感受,要求“每個人最少說一句”??瓷先ナ墙档土艘?,使學生膽怯、緊張的心理得以放松,實則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調整說話起點的坡度,使其易于開口。兩次鋪墊,筆者精心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并耐心地、有層次地啟發(fā)引導,猶如為學生架橋鋪路,非常有效。學生很快就打破了沉默,個個躍躍欲試,他們各抒己見,似乎一下子就變得聰明起來了。這樣每個學生都能開口,且都有收獲。
三、注重氛圍,多點幽默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師生不理解的高墻?!闭Z文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教材與師生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場所。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適當改變自己的角色,以幽默的出場、風趣的啟發(fā)提問、有意而為的超級鼓勵,甚至機智的表演貫穿整個課堂,就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教師在上課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些疲倦,便機智地結合所授內容進行提問:“好!咱們開始‘幸運搜索,看哪一位幸運者被選中回答問題?!睂W生們傾刻為之一震,精神振奮。教師對課堂上學生精力不集中作了隱性批評,并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另外,教師語言的新奇生動、形象可感、詼諧風趣、含蓄夸張等均是教學幽默的精靈。教學語言節(jié)奏的快慢急緩、語調的抑揚頓挫、語氣的高低緩急都是形成教學幽默的催化劑。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副表情、一個手勢、一種姿態(tài),都可作為傳遞教學幽默信息的渠道與媒介。
四、及時表揚,增強自信
表揚,是人們的一種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夸獎與贊美。教師如果能夠恰當運用表揚的教學藝術,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促使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還記得,在剛入學時,蕊蕊是一個多么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孩子,而過了不久,她就變得沉默寡言,過分地守紀律、聽話、膽小了。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同學們都能很容易地把單個字母拼成音節(jié)讀出來。而她不知為什么老是不會拼。此時,筆者并沒有輕易下結論,而是有意識地帶她到田野里,通過觀察植物、動物等活動來舒緩她緊張、壓抑的情緒,從而喚回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她。同時,筆者平時也特別注意她,哪怕她身上有一點點閃光點,也會不失時機地對她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她樹立自信,激勵她提高。這樣,她經(jīng)過堅持不懈地訓練,最后終于會拼了。如果當初武斷地鑒定她為思維遲鈍的孩子,也許她就永遠不會學習了。因此,教師一定要用心去啟發(fā)和感染學生,并及時捕捉、表揚他們的“閃光點”,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的認識過程,更是發(fā)展的過程。只要合理開發(fā)、利用這筆資源,引領學生走進快樂語文世界,就會使教學更具創(chuàng)造性和智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