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泉
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學生的差異必然存在,學習物理當然也不例外。教師必須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必須對這些“學困生”進行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教育,結(jié)合本人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可從如下幾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課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初二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帶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上課,如果處理不好,會使“學困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上此課前應精心設(shè)計,一開始就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上第一節(jié)課時就對學生言明“物理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啟蒙學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礎(chǔ)差異,就象百米賽跑一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你們都是我的新學生,我對每一個學生都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以成功體驗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的體驗與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學習興趣的持久也取決于成功的體驗。一般說來,在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期,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很濃的,如果有了收獲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評就會使興趣得到進一步加強,否則屢屢的失敗就會銷蝕原來的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測驗中要注意把握試題的難易比例,使“學困生”也能得到一個好分數(shù),并且每次考試后不純看分數(shù)只要看到進步都要進行表揚、鼓勵;平時上課針對他們設(shè)計的問題應盡量簡單些。讓他們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三、用“肯定、承認和贊揚”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改變用“一個標準”要求和衡量所有學生的單一性關(guān)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論關(guān)注不同類型的學生,從而多幾把尺子,開發(fā)學生多種發(fā)展?jié)撃?,在教學中努力地去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優(yōu)點、長處、能力等,適當?shù)刭澝馈皩W困生”,不僅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好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學雙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攏,縮短彼此間的距離。馬克吐溫說:“我能為一句贊美之詞不吃東西”,這話雖然有點夸張,卻反映了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他人的肯定、承認和贊揚,只要不是過份的吹捧,人們聽了都會心花怒放,贊美之詞如同照耀人們心靈的陽光。
四、重視實驗課教學,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chǔ)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jié)思索得來的,在物理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多動手做實驗,引導學生做一些有趣的實驗,如在上光學前可布置學生下去觀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著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實驗,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彎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紙上,看書上的小字,會看到書上的字變大,學生看到這些奇異的現(xiàn)象后,即使是“學困生”也會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書,去找原因,想知道為什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也是我們教師最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
(作者聯(lián)通:215913山東省無棣縣車鎮(zhèn)鄉(xiāng)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