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盛騰
轉化學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現(xiàn)實需要,也是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轉化學困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講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F(xiàn)將本人教學實踐中對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供同行們參考。
平等對待不歧視
尊重和平等對待學困生是學困生得以轉化的前提和基礎。學困生有著比優(yōu)等生更強烈的自尊心,如果教師不能平等對待他們,致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容易使學困生自暴自棄,對學困生的轉化不利。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學困生,而應該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學困生,把學困生看作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學生一樣平等的人,他們的人格尊嚴不容侵犯。事實上,我從不呵斥、責罵,更不懲罰學困生,也不允許優(yōu)等生歧視學困生,只是要求學困生該怎樣做,并且告訴他們:老師相信他們會做得更好。只有當學困生體會到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尊重,感受到師生、生生平等時,才會從心里接受教師的幫助和建議,轉化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熱情關注樹信心
學困生有強烈的被教師關注的需要,對學困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傾注更多的心血。教師要全面了解學困生,只有這樣,轉化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對班上的學困生,我在上課時經(jīng)常用目光關注他們,有的代表鼓勵,有的代表提醒;我還經(jīng)常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學困生回答,讓學困生感覺到教師心里有他們,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不僅如此,我還深入了解了學困生的家庭和生活情況,幫助學困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做學困生的知心朋友。有了教師的關注,學困生就有了生活、交友和學習的信心,從而能以健康和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學習。
表揚鼓勵促進步
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訓斥、呵責的方式遠不及表揚、鼓勵的方式有效。訓斥和呵責只能挫傷學困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學困生的轉化百害而無一益。而表揚和鼓勵既維護了學困生的自尊心,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xiàn)欲,是學困生證明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學困生追求進步的力量源泉。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大力表揚學困生取得的任何微小的進步,表揚學困生為學習做出的任何努力和嘗試。當然,對學困生的評價,不能用優(yōu)等生的標準去衡量,而應立足于學困生的發(fā)展與進步。只要進步了,無論大小,都要表揚。在實際的教學中,我不斷地向學困生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旦學困生全部或部分達到我的要求,我都會加以表揚。比如,對于學困生的一次提問、一次發(fā)言甚至完成的一部分作業(yè),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都會得到我的表揚。通過表揚,學困生看到了自身的進步,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耐心指導不可少
學困生在學習上必然有不少困難,需要教師的耐心幫助和指導。幫助和指導學困生完成學習任務就是幫助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可以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是轉化學困生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學中,我對學困生發(fā)言和作業(yè)中存在的錯誤都會一一指出,并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尋求正確的解答方案,必要時利用課外時間予以輔導。由于學困生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作業(yè)常不能按時完成,對此,我總是反復督促、檢查,直到學困生完成學習任務為止。在我的耐心幫助下,學困生在學習上取得的點滴進步都會讓他們欣喜不已,從而成為他們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抓住契機促轉化
有時教師在轉化學困生方面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學困生仍然難以轉化,究其原因,是學困生的轉化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契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這樣的契機,促使學困生的轉化。學生A是我班學困生之一,平時較懶,連考試時也不愿做題。去年我校開展興趣小組活動,A提出要參加,我同意了,但提出一個條件——必須完成學習任務,A答應了。沒想到,此后A好像換了一個人,上課時聽講認真了,發(fā)言也多了,作業(yè)都能按時完成,A的成績開始直線上升。同時,在興趣小組活動中,A還學會了吹笛子,不久就成了我校樂隊的一員?,F(xiàn)在,A越學越有勁。有了A這個例子,我班其他學困生對自己也有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像A一樣取得進步,學習的積極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參加興趣小組是一件極普通的事情,但由于我的合理利用,卻成了轉化A和其他學困生的一個良好契機。
自主學習是關鍵
有時學困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取得了一些進步,然而一旦脫離教師的監(jiān)督,卻又“舊病復發(fā)”。這是因為學困生大多意志薄弱,自我約束能力差,學習的依賴性和被動性突出,容易出現(xiàn)“反復”,有的學困生甚至經(jīng)過多次“反復”仍未被轉化過來。因此,轉化學困生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教師在轉化學困生時要遵循“拉→扶→放”的思路,逐步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只有這樣,學困生才能真正被轉化。具體工作中,當學困生的轉化有了一定成效,學困生的學習有了一定進步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困生充分的信任,要相信學困生有能力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只有教師對學困生給予充分的信任,學困生才會有足夠的自信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和性格上的弱點,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