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08年臨夏州小麥秋苗條銹病發(fā)生情況及重發(fā)原因

      2009-05-25 04:25史英蘭楊海玲王向東魯振超鄧懷義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09年5期
      關(guān)鍵詞:臨夏州越夏條銹病

      史英蘭 楊海玲 王向東 魯振超 鄧懷義

      摘要 闡述了2008年臨夏州小麥秋苗條銹病發(fā)生情況,并對其重發(fā)原因進行分析,以期為開展小麥條銹病預測預報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小麥條銹?。话l(fā)生情況;重要原因;甘肅臨夏;2008年

      中圖分類號 S435.121.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05-0135-01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肅中部西南地區(qū),東經(jīng)102°41′~103°51′,北緯34°53′~36°13′,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東鄰小麥條銹病的主要越冬基地隴南、天水等地,西與青海東部春麥區(qū)相接。境內(nèi)海拔1 600~4 300m,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和山地氣候特點,地域性差異懸殊。小麥種植區(qū)海拔1 600~2 700m,相對高差1 100m。冬春小麥混種,晚熟春麥與自生麥苗、自生麥苗與冬小麥重疊生長期長,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豐富的寄主鏈,形成了一個十分穩(wěn)定的越夏條件,是全國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qū)之一。該州小麥條銹病發(fā)生情況及菌源量的大小,將對全國小麥條銹病發(fā)生趨勢產(chǎn)生重要影響,是開展小麥條銹病預測預報的重要參考因素。

      1 發(fā)生情況

      2008年臨夏州冬小麥播種面積2.57萬公頃,比2007年增加了4 000hm2,其中山陰地區(qū)播種面積占全州總面積的70%以上。播種期從9月中旬開始,至9月底絕大部分播種完畢。10月上旬普遍出苗,至10月中旬早播田塊已達三葉期,11月上旬普遍進入分蘗期,主莖有3~5個葉片,3~5個分蘗,5~8條次生根,麥苗健壯,苗情好于往年,至11月下旬開始進入越冬期。小麥條銹病最早于10月中旬顯病,至11月上旬已普遍發(fā)生,11月11~13日調(diào)查,全州各縣病田率均達90%以上,平均普遍率12.43%,全州發(fā)病面積達2.33萬公頃。至11月24~26日調(diào)查,全州平均普遍率達23%,嚴重田塊普遍率達57%,地面落滿了“黃粉”。根據(jù)調(diào)查,秋苗條銹病發(fā)病有如下特點:一是苗齡越大,發(fā)病越重;二是種植密度大則發(fā)病重(見表1);三是靠近自生麥苗條銹病越夏菌源處和田間有自生麥苗條銹病越夏菌源的田塊發(fā)病重。

      2 重發(fā)原因

      2.1 冬小麥播種面積擴大,品種抗性差

      近幾年來,臨夏州冬小麥播種面積逐年擴大,從2004~2005年度的1.47萬公頃,至2008~2009年度已達2.57萬公頃(見表2)。并且種植的主體品種抗性差,感病品種面積占小麥面積的80%以上,其中高感品種面積占50%以上。

      2.2 播種早,苗齡大

      2008年臨夏州冬小麥播種期較早,大部分于9月中下旬播種完畢,苗齡比往年同期大;并且許多田塊種植密度較大,也有利于條銹病侵染。

      2.3 當?shù)鼐闯渥?/p>

      2008年臨夏州自生麥苗條銹病越夏面積大,發(fā)病嚴重,全州自生麥苗條銹病發(fā)病面積2.07萬公頃,平均普遍率54%。秋苗出苗后,與自生麥苗同生并存,秋播冬小麥與自生麥苗田塊間隔相連,條銹菌可直接形成侵染傳播。

      2.4 氣候條件適宜

      10月份臨夏州氣溫7.2~10.3℃,比歷年同期偏高0.7~1.7℃,降水量24.9~65.2mm,比歷年同期偏多2~5成,有利于麥苗生長,同時也有利于條銹病侵染。

      3 結(jié)語

      在以往的調(diào)查中,未發(fā)現(xiàn)條銹病菌越冬菌源,認為條銹病菌在本地不能越冬。但近幾年由于冬小麥種植面積擴大、氣候變暖等因素的變化,在局部地區(qū)已具備了條銹菌越冬的條件。2005~2008年,在冬季定點標記調(diào)查中,均發(fā)現(xiàn)有部分地塊自秋苗感病后條銹菌夏孢子連續(xù)存活到3月上旬,麥苗返青后,這些地塊4月中旬即開始顯病,而且顯病特點都是從底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部葉片擴展,并且形成明顯的發(fā)病中心。根據(jù)研究,臨夏州冬小麥適宜播種期為9月中下旬,即“秋風”前后。但2007年從9月21日開始,全州出現(xiàn)連陰雨天氣,一直持續(xù)到10月上旬,致使全州冬小麥無法適時播種,絕大部分冬小麥直到10月中旬才播種完畢,比常年正常播種期推遲了15~20d,當年越冬前大部分田塊苗齡在二葉期至三葉期,全州平均病田率只有30%,而當年冬季降雪偏多,積雪覆蓋時間長,冬小麥得以安全越冬,春季長勢很好。因此,要根據(jù)氣候變化,及時研究調(diào)整冬小麥播種期,找出安全的晚播時期,通過適期晚播,減輕小麥條銹病發(fā)病程度,減少菌源量,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

      猜你喜歡
      臨夏州越夏條銹病
      小麥葉銹菌越夏與氣象因子相關(guān)性初步分析
      小麥條銹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麥條銹病的防控技術(shù)
      河南省小麥條銹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小麥條銹病持續(xù)控制的策略
      臨夏州走訪紀實
      三個“百億”產(chǎn)業(yè)撐起脫貧夢
      天使候補生
      壩上高寒區(qū)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術(shù)
      臨夏州馬鈴薯栽培生產(chǎn)技術(shù)
      土默特右旗| 黄浦区| 丹东市| 砀山县| 惠东县| 车致| 永定县| 铜鼓县| 巴林右旗| 平陆县| 铜陵市| 黑龙江省| 崇仁县| 清河县| 石景山区| 蚌埠市| 衡南县| 长武县| 朔州市| 白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滦平县| 合水县| 贵港市| 荣成市| 长宁区| 大关县| 旺苍县| 丰原市| 黄山市| 营山县| 蕉岭县| 青田县| 清苑县| 水富县| 理塘县| 偃师市| 龙门县| 雅安市| 大田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