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諾
祖國在華夏兒女的心中,是一幅幅具體的畫面:是被晨光叫醒的村莊,被信天游唱響的高高的山原;是廣闊無垠的田野,在微風中蕩漾著如海的麥浪;是金色秋天在豐收田野里馳騁的聯(lián)合收割機,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是巍峨的電站,飛流直下的瀑布,藍天下盤旋的鴿群;是英姿颯爽的士兵,乘風破浪的戰(zhàn)艦;是連綿的群山,蜿蜒的河流……這一組組畫面連接起來,難道不就是祖國?
有時是在煙雨蒙蒙的江南,看一列行進中的列車;有時是在鋪滿滾石的江邊,看輪船駛得很遠;有時是在群山起伏的山巒,看白云在山頂繚繞;有時是和最愛的人在一起,在一座高高的山上,俯視山下的萬家燈火;有時是在遙遠的北國山村,面對漫天飛舞的雪花;有時是在一塵不染的秋天,看雁群緩緩飛過。這時,你會猛地想起,祖國。
詩人姜樺曾這樣歌唱:“祖國,今夜,我將你放進一江月光里,放進你的大地與天空、森林與河流,江水清洗著岸邊的野花,白胖胖的嬰兒,在夢中吮著手指。月光里,祖國,你水靈如一支嫩生生的菱白?!?/p>
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2006年4月18日發(fā)生的騷亂中,當?shù)刂袊鴥S民人身、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和重大損失。事件發(fā)生后,中國領導人高度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多次安排外交部等有關部門采取一切措施,確保中國僑民的安全。中國政府租用商業(yè)包機將在所羅門群島的中國僑民分批撤退至巴新,又派南航包機從廣州飛往巴新接僑。當僑民在歷盡磨難后回到祖國,不禁百感交集,揮動著手中紅色的國旗,表達著對祖國母親的感激。而發(fā)生在吉林九臺市盧家小學學生小欣月看升旗的事情,再一次感動了中國。八歲的小欣月,不幸得了腦瘤,她最大的愿望是到北京看升旗儀式。為了圓這個孩子的夢,兩千多個素不相識的人,編織了一個充滿善意的謊言,模擬了天安門升旗儀式,讓小欣月的心愿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而這個故事本身也感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
作為一個行走的人,也許能走得更遠,帶著母親的囑托,能走向很遠的地方。也許是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充滿了法國的浪漫和繁華;也許是紐約的第五大道,這個繁華都市的動脈,林立著琳瑯滿目的奢侈品的商店;也許是德國的羅曼蒂克大道,優(yōu)雅高貴,還保持著中世紀以來的古意;也許是在韓國首爾的明洞大街,洋溢著現(xiàn)代化的氛圍。然而,有哪一條街道能比祖國的更好?唯有祖國懷抱里的一條條街巷,才能走進心靈的深處,詩人多多在他有名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里深切地表達了海外游子的思念,那種思念像懸掛在庭院中的秋橘,強烈得勢不可當,“我關上窗戶,也沒有用/河流倒流,也沒有用/那鑲滿珍珠的太陽,升起來了,也沒有用”。
沒有一種情感可以比得上對祖國的熱愛,它始終如一,無法超越。
(選自《浙江工人日報》)
美文點讀
這是一篇聲情并茂的優(yōu)美散文。標題“祖國,我愛您!”感情熾烈,亮麗奪目。開篇用那“一幅幅具體的畫面”來詮釋愛的深意,具體可感。然后從姜樺的詩到多多的詩,表明華夏兒女對祖國的摯愛:“沒有一種情感可以比得上對祖國的熱愛?!?/p>
閱讀思考
1.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四自然段敘述的兩個故事,是要說明什么?
3.第五自然段作者提到了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等幾條著名的街道,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