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雨
年事已高的孔子坐在上帝的客廳津津有味地讀著《論語》,他不時用手輕撫花白的胡須。
上帝來到孔子面前,俯下身子對孔子說:“你這是干什么呢?”孔子說:“我在溫習呀,溫故才能知新嘛!”上帝輕輕地搖搖頭說:“我看溫故未必知新啊!今天有幾個朋友會來拜訪我,我臨時有事要出去,就由你來替我招待他們吧,或許,從他們那里你會有所收獲?!鄙系壅f完駕云南去,留下一頭霧水的孔子獨自在屋中等待。
上帝離開不長時間,孔子便聽見了敲門的聲音??鬃舆B忙打開了門,只見一位身穿青衫衣褂、手執(zhí)羽扇的斯文中年男士站在門前,他自我介紹道:“我是諸葛亮,是專門來拜訪您的,您的思想到現(xiàn)在還一直影響著人們呢!”聽到這里,孔子心里像開了花一樣高興,可為了保持穩(wěn)重的形象只微微一笑??鬃訉⒅T葛亮引進客廳,諸葛亮看到放在桌上的《論語》,感慨地說:“孔老夫子,您應該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啊!我推薦您看看《三國志》,了解一下天下形勢。一味沉浸在《論語》里會與時代脫軌的?!笨鬃勇牭竭@里,覺得這些話似乎有些道理,但心里并不認同上帝“溫故未必知新”的說法。
就在這時,一位身穿中山裝、手拿《三民主義》的男子向他們走來,并說道:“好久不來這里了……想必您就是孔老夫子吧,這位一定是諸葛孔明先生,見到您二位,鄙人真是三生有幸啊!”說著他把手中的《三民主義》遞給孔子,并說:“請您老過目一下?!敝T葛亮不禁說道:“你就是孫中山先生吧,后生可畏啊!你的《三民主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呀!看來我不能看過去的書了,學習舊知識沒什么大的發(fā)展,只有不斷注入新知識才能前進,才能發(fā)展啊。這就是‘溫故未必知新的道理?!闭f完他將頭轉(zhuǎn)向孔子,問道:“您說是這個理兒吧?”孔子遲疑地點了點頭。
孫中山連忙說道:“我有一位朋友還在門外站著呢,他是頭一次來這里,可他卻不是一般人啊,他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使中國真正地富強起來……”他邊說邊把鄧小平請進了客廳??鬃舆B忙求教:“小平先生,你的理論是如何使中國富強起來的呀?”鄧小平微笑著說道:“很簡單,打破舊觀念,發(fā)展新思想……”還沒等鄧小平說完,孔子大有所悟道:“這就是‘溫故未必知新的道理啊!”其余三人當即齊聲說道:“對,溫故未必知新,知新需學新!”
在四個人談得正投機時,上帝回來了。他很欣慰地說道:“剛才我到人間一游,看到人類社會欣欣向榮,科技發(fā)展迅速,看來人類早已知道‘溫故未必知新的道理了,他們可比我們聰明多了?!闭f完,客廳里響起了陣陣笑聲……
點評
本文是故事新編的文體,作者構(gòu)思巧妙,“溫故而知新”是孔老夫子的觀點,這個觀點在人們思想當中已經(jīng)根深蒂固,要想將這個觀點否定就需要有強有力的論證材料。作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情境,將孔子、上帝、諸葛亮、孫中山和鄧小平等人物放在了一起,時間跨度很大,事件符合人物身份及史實,極具說服力。結(jié)尾升華了主題。此外,文中處處扣題,體現(xiàn)了作者嚴密的邏輯性。
【作者系黑龍江省鐵力一中學生,指導并置評:閆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