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一
記憶中的江南滿身沐浴著淡淡的陽光,滿目充盈著潺潺的流水,滿耳是鄰家阿婆搓衣服的聲音……在現(xiàn)代社會的繁忙和嘈雜聲中,對江南最初的記憶忽然涌上心頭。
我喜歡江南小巷中的那一米陽光。很多居住在江南弄堂里的阿姨阿婆都喜歡晴天——晴天晾衣服干得快。我也是在江南的弄堂里長大的孩子。在我的印象中,金色的陽光像碎金一樣灑下來,卻只有一條縫可以讓它們溜進來,弄堂里的陽光真的很是珍貴呢!只有在中午的時候,整條弄堂才屬于陽光。我曾貪婪地亭受正午的弄堂陽光——從巷頭靜靜地慢慢地走到巷尾,張開雙臂,正好一條弄堂的寬度,抬起頭,閉上眼睛,沐浴著暖暖的陽光,享受陽光的恩賜,體悟弄堂的魅力。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原來生活可以這樣舒緩,這般愜意,可以使人遠(yuǎn)離往常的繁雜和瑣碎。我住在弄堂里的時候并沒有格外珍惜那里的陽光,現(xiàn)在為學(xué)習(xí)所累,承受著諸多壓力,才加倍懷念小時候那無憂無慮像陽光一樣燦爛的日子。
我喜歡江南的拱橋流水,這是江南的標(biāo)志性景色。元代散曲家馬致遠(yuǎn)將江南描寫到了極致,提起江南,人們印象中就是“小橋流水人家”那般唯美的畫面。的確如此,彎彎的石拱橋橫跨在一江流水之上,一戶戶人家臨河而居,打開窗戶便是水波蕩漾,片片船影。“萬戶搗衣聲”并不只是長安的風(fēng)景,在江南也是很普遍的。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是小橋流水人家塑造了江南,還是江南造就了小橋流水人家,已經(jīng)分不清了,它們相融一體深深烙在了人們的印象中。橋,在這里,不僅僅是通行的工具,它還有許多特別的含義:它是情侶定情的地方,是游子遙望故鄉(xiāng)的地方,是送朋友上船揮手告別的地方……一座座小橋看似普通,可是它卻承載了許多年的風(fēng)刀霜劍、諸多人的悲歡離合。橋邊往往有一塊石碑,講明了這橋的來歷??墒请S著時間的流逝,碑上的字跡漸漸模糊,人們看到的青黑色的石碑同腳下的石板沒什么兩樣??蓸虻男木秤姓l能理解呢?流水更是再普通不過了,它們只不過是船夫茶余飯后的談資。我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是三里橋,那里泊著很多船,緊緊地挨在一起。我從碼頭上跳到船上,從一條船跳到另一條船,直到前面沒有船才罷休。有時,站在高高的船板上,看著河水在自己腳下靜靜流過;有時仰面躺在甲板上,呆呆地看著天上飄過的云;有時看著對岸的人們,看他們腳步匆匆,笑他們無暇欣賞身邊的景色。沒想到,幾年后自己也成為其中的一員。也許那個時候的我,潛意識中已經(jīng)擔(dān)心會和我的童年、我的流水、我的船告別了吧,才會盡情盡興地享受那段美好時光。
我喜歡江南人家沿河洗衣服時彌漫在空氣中的人情味,喜歡江南小城里走街串巷者賣棉花糖、搖撥浪鼓的吆喝聲,喜歡晚飯過后一戶戶人家搖著蒲扇、喝著大麥茶乘涼的景象,喜歡冬日的下午媽媽坐在門口織毛衣的身姿……我喜歡江南的一切。但是此刻,我又能做點什么呢?我只能無比哀傷地看著孕育我長大的江南漸行漸遠(yuǎn)。我的眼前蒙起一片霧氣,我感覺自己遠(yuǎn)離了江南,我感覺自己陷入在了無比殘酷的現(xiàn)實中。
能不憶江南?我可愛的江南!
【作者系江蘇省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xué)文冶文學(xué)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