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煥 趙宗鳳
近幾年,我校以新課改為契機,在課堂教學改革上,確立了“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改思路,試圖對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傳授與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而歷史學科是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實踐性、經(jīng)驗性、活動性課程。我們歷史組教師因循學校的教改大課題,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從新課改中尋找答案,以學生的學習心理為突破口,搭建個性化的教與學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把這種個性化的教學稱為——“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探究與展示交流相結合”。
一、“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探究與展示交流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依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確立教與學的步驟,并依據(jù)目標與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構建以學生活動為主體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新為基本特征的教學模式。其基本過程是:教師組織學生擬訂探究與學習的內容;教師指導學生自學探究;學生交流學習探究心得;教師組織課堂展示;教師總結。
1、指導擬訂探究與學習的內容,確立目標。要求教師依據(jù)課標、教材、現(xiàn)有學習資源、學生情況等,幫助學生確立好探究與學習的目標。這是該教學模式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確立的這個目標應體現(xiàn)知識點的落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
2、學生自學探究,教師適時指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求教師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學習能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只對學生中的不規(guī)范學習行為、學習習慣進行糾正。并依據(jù)實際情況建立學習小組,教師要參與到薄弱學生的學習小組中,與學生一起學習探究。這也是因材施教與個別輔導與教學的好機會。
3、學生自由交流學習探究心得。要求學生在合作小組內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學習所得、學習體會、學習疑難,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學習組長作針對性的記錄,并根據(jù)小組內的交流提出疑難點,確立組內學習、探究的目標,進行第二次學習探究。
4、課堂展示。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所學、所得用不同形式表現(xiàn)出來??梢允菍W習體會式的,課堂探究式的,學習總結式的,也可以是課本劇的表演,還可以是故事敘述,文本材料的擴寫與縮寫等等。
5、教師總結。教師針對學生的展示情況,圍繞學習目標達成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糾正學生學習中的偏差,肯定學習中的好的做法,對知識點的落實進行檢查,布置適當?shù)淖鳂I(yè),既可以是鞏固性作業(yè)(指文本中的知識),也可以是預習性作業(yè)(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容)。
二“教師指導下的自學探究與展示交流相結合”課堂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
1、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構建了以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活動、積極探索為特征的動態(tài)的開放的教學過程。從學習目標的擬訂、合作探究、學生展示交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主張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體精神、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fā)展。
2、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得到很好地發(fā)展。在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注重讓學生以自學方法參加到學習活動中。應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己獲取知識,而不是讓學生靜聽、靜觀教師的講授和操作。這樣既能使優(yōu)秀生的潛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又能使學習困難生增強學習興趣,使其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3、因材施教的傳統(tǒng)教學原則得到充分的應用。教師在各個教學指導環(huán)節(jié)中,注重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差異,進行目標分層設置,施教時分層要求,檢查分類指導,表揚分層評價,真正面向每個學生,面向每個學生的每個方面,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fā)展。
4、培養(yǎng)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5.真正把課堂學習時間還給學生。
三、該課題實踐的基本原則
1、優(yōu)化原則。在這種個性化的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師生要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最佳的活動目標,精選活動的內容,尤其是精選言語技能訓練的內容,合理運用其方式方法,對活動的程序步驟,既有精心的預設又要根據(jù)動態(tài)生成作隨機調整。要對活動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調控,以保證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2、民主原則。以學生的歷史學習為中心,強調學生的言語技能訓練活動,就必然要還學生課堂活動的權力,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與學生商量學習的目標、內容。教師要應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敢于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能力與才干。
3、實事求是的原則。一方面,學生的自學探究與展示交流要實事求是;另一方面教師的指導性意見要實事求是。教師要認真把握教材特點,落實課改精神,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指導。
4、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整合原則。剛性管理是指全員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或程式步驟,帶有強制性因素等特征。謂柔性管理主要是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管理中的信念因素、價值因素、情感因素等。歷史活動管理需要二者恰當?shù)鼗パa與相融。
四、問題與思索
我們認為,在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歷史教師要想獲得一定的解放,歷史教師要擺脫困局,最有效的途徑是在教學管理上下功夫?,F(xiàn)實的情況是仍有相當多的歷史教師缺乏管理的意識與經(jīng)驗,或有些教師還只是局限于或滿足于向學生講授自己認為或教參理解的結果,即使有點管理大多也只是讓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聽講,維持基本的紀律,還遠說不上科學管理。因而,我們整個歷史教師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