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009-06-08 08:03馬全峰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09年11期
      關鍵詞:罪過

      摘要:《紅字》中的牧師丁梅斯代爾(Dimmesdale)和《吉姆爺》的吉姆(Jim)是兩個性格和心理比較復雜的人物,他們從起初的道德沒落逐漸轉向道德升華。本文試圖通過對二者在作品中的言行表現及對待罪孽的態(tài)度和行動比較二人的從犯罪到贖罪這一過程中的相同點。

      關鍵詞:罪過;就贖;道德復活

      引言

      《紅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和《吉姆爺》(Lord Jim,1965)分別是美國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和英國作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的名篇之作。兩位偉大作家筆下的人物頗具特色、活靈活現。

      下面我們從以下幾個層面對他們的道德復活進行比較分析。

      一、魚兒咬鉤,越陷越深

      他們二人的這一相同點,可以用阿德勒德“吞鉤理論”來解釋。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是一名釣魚愛好者。一次,他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魚兒在咬鉤之后,通常因為刺痛而瘋狂地掙扎,越掙扎,魚鉤陷得越緊,越難以掙脫。就算咬鉤的魚成功逃脫,那枚魚鉤也不會從嘴里掉出來,因此釣到有兩個魚鉤的魚也不奇怪。在我們嘲笑魚兒很笨的同時,阿德勒卻提出了一個相似的心理概念,叫做“吞鉤現象”。

      “吞鉤現象”使人不能正確而積極地處理失誤,自責和企圖掩蓋失誤,造成難以磨滅和不可避免的重復的傷痕。“吞鉤現象”是神經高度緊張、情節(jié)反復廝磨的結果。每當個人對生活有順應不良的心理困擾,就會把埋藏在潛意識深層的陰影激活,制造過失。陰影總是通過過失表現出來的。無論出現什么偶然的、突發(fā)的過失,從心理學角度講,都有它的必然性、自發(fā)性。

      (一) 一念之差而犯下罪過——魚兒咬鉤。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三重人格結構學說中的“無意識”在起主導作用。丁梅斯代爾作為一名牧師,理應以身作則,普渡眾生。但由于一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欲,即無意識強大的驅動力使之突破了代表社會道德準則的超我,從而違背道德倫理,與名叫海絲特的女子犯下通奸罪過,釋放了本能沖動。把自己和被害者同時拖入了罪孽的泥潭。而作為輪船大副的吉姆是在困難面前喪失里理性和勇氣,違背工作原則,違背良心,隨同其他船員棄船上的乘客而逃。也是超我(職位的責任和社會道德)沒有能夠阻擋本我(面對極大危險,人的膽怯、怕死)的沖力,使之得以發(fā)揮作用。二人的這種錯誤其實正是表明了生活在社會的雙重身份的人一樣,他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總是在相互矛盾的斗爭和調和中。在不同的階段二者互占上風!他們兩個人的犯下罪過正式他們的自然屬性戰(zhàn)勝了社會屬性所致。

      (二) 犯錯后所持的基本立場相同——力圖掙脫魚鉤。他們都希望通過某種途徑來彌補自己的過失,來擺脫使自己痛苦的魚鉤。人有時要背對陽光而立,那是因為他們不想自己在身后留下陰影。丁梅斯代爾緊緊隱瞞自己犯下的罪過并為此每天都要暗暗祈禱,祈求上帝饒恕自己的罪孽。有時自己也會去小樹林尋求心靈的釋放,他和情人海絲特在小樹林也曾相聚,吐露自己的心聲,勾畫新的生活。這里的小樹林對丁梅斯代爾來說是一個自己訴說衷腸之地,是一個袒露自己內心痛楚,通向新的世界的殿堂。吉姆也生怕別人知道他生活的底細。他遠走他鄉(xiāng)的目的也是為了隱瞞罪過,試圖擺脫內心罪孽的煎熬以獲得寬恕。他到達的帕托森島也是他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他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追尋新的生活,那里是他的再生之地?!叭说淖匀粚傩院蜕鐣傩栽谠噲D從一方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慢慢調和到正常狀態(tài)”。[2]

      (三) 不盡相同的結局——越掙扎所帶來的痛苦越大,直到生命的終結。二者在自己罪孽的受害者面前死去。丁梅斯代爾死在了“情人”海絲特的懷中。吉姆死在了帕特森島頭領的槍下。海絲特是與丁梅斯代爾通奸的女子,她默默地忍受著因通奸而帶來的苦果,因此海絲特可以說是最大的受害者。帕妥賽島頭領的兒子,因為吉姆的保證失敗而被殺,因此頭領也是受害者。這樣,丁梅斯代爾和吉姆最后都能在受害者面前死去,在他們看來這是對受害者的一種寬慰,也是自己對自己罪孽的一種就贖。從而可以獲得心靈的慰藉,道德的升華。魚兒在多次無盡的努力后,仍然不能擺脫魚鉤,此時的魚兒已經是遍體鱗傷,精疲力竭。也是垂釣者手中的準獵物,在這種情況的死亡何嘗不是一種從痛苦中的解脫呢?

      二、皆集難以調和的矛盾于一身

      兩個人的名字都具有反諷性。首先,丁梅斯代爾的英文名字是Dimmesdale, Dimmesdale可以看成是由Dim和Dale構成,Dim的意思是昏暗、模糊不清;Dale的意指山谷。把兩個詞合到一塊就是幽暗的山谷。丁梅斯代爾作為一個牧師,他的職責是傳教授道,凈化人的道德和靈魂,點亮他們的心靈。牧師本人應該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而他自己連名字都透露著一種令人無法看清的昏暗。吉姆在文章中被稱為“吉姆爺”(Lord Jim),“吉姆”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而“爺”(Lord)是一種尊貴的稱謂,它們組合到一起本身就具有反諷意味。從他們名字的寓意,我們可以窺探到兩人的性格、處事原則,這也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

      丁梅斯代爾和吉姆都是矛盾的化身。這是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雙重身份的體現。根據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結構學說,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人一直處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矛盾斗爭和調和之中。在正常人身上這三者之間是保持平衡和協調的,當三者失去平衡發(fā)生沖突時,即導致精神病癥和人格異常[4]。梅斯代爾具有雙重身份,這也是他自身矛盾的一個體現。一方面,他是一個渴望愛情擁有激情、難免會犯錯的普通人,另一方面,他擁有“智能的天賦,道德的洞見”,是“上天派遣來的使者的代言人,應嚴守清規(guī)戒律”。[5]]犯了通奸罪之后,他試圖通過對眾人的說教去間接地向坦白自己的罪過,從而獲得心靈的解脫。然而,他越是對自己間接的譴責,越讓人們感到他的崇高與正直,因為眾人沒有真正看到他的內心,從而也越是激起了人們對他的尊重,對他的崇拜。這時他的心里又新增了無盡的負擔,這與他的職位與本意是相悖的——本我和超我發(fā)生了沖突。他一直生活在紅色的煉獄之中,直到最后被燒毀——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失去協調,心理發(fā)生異變、失常。

      吉姆那頗像水手的唬人外表也是他自身矛盾的反映。他的表現可以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那里找到合理的解釋?!皞€體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實際上也就是受“權利意志”的支配。“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生來就有一種內驅力,將人格各方面匯成一個總目標:要求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即所謂“出人頭地”。[7]吉姆作為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在步入社會后,周圍的顯貴使他內心產生了“自卑感”。這也正促使他萌發(fā)了尋找“優(yōu)越感”的念頭。吉姆的矛盾還充分表現在其理想和行為的差異上,吉姆的浪漫在于將世界理想化了,認為在這個世界上,追求超人的行為標準將會獲得成功與他人的認可。正是吉姆的理想主義使他無法面對現實,無法應付隨時出現的緊急情況。

      丁梅斯代爾和吉姆遇到的是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二人都在竭力去緩和這對矛盾。但是自己的身份和所作所為與理想中角色的差異的懸殊性,使得這對矛盾最終走向了極端。不在矛盾中爆發(fā),便在矛盾中死亡。丁梅斯代爾身上人性弱點突出表現在他的虛偽、不敢直視罪過的懦弱,這導致了他不斷地藏罪,最后無法承受的煎熬他選擇了臨死前在眾人面前坦白罪過。吉姆經歷了兩次罪過之后,感覺悔恨不已,主動請求懲罰,以直面罪過的死亡完成了道德的復活。

      三、二人的命運與作者本身的創(chuàng)作特色

      霍桑和康拉德處理這兩個角色的相同性并不是偶然的。這與兩位作家的經歷,創(chuàng)作觀以及道德信仰是密切相關的?;羯G褰掏较容厒冊切掠⒏裉m殖民地的高級官員,這使他從小就接受到清教徒思想的熏陶,認為生活中充滿了罪惡,人身上也犯有罪行,并會在適當時候表現出來。他的祖輩們因對殖民地人們的迫害而“聞名”,隨后祖上家業(yè)日漸衰敗,父親過早地死去。霍桑認為這是因果循環(huán)報應,這使他堅信:人所做的罪孽總是要得到報應的,要么是對本人的報應,要么是對后輩[6] 。無獨有偶康拉德從小生活在保守舅舅家中,頗受舅舅人生信條的影響,堅決反對理想主義,傾向保守??道滤帧⒋瑔T的工作經歷對他的創(chuàng)作、價值取向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痛恨殖民統治,在其很多作品中都充斥著受苦、贖罪、失敗與精神上的復活主題思想。這一點與霍桑不謀而合。

      霍桑對牧師丁梅斯代爾的悲慘經歷做過總結:要真誠!要真誠!一定要真誠!即使不把你最壞之處無所顧忌地顯示給別人,至少也要流露某些跡象讓別人借以推斷你的最壞之處。[2]康拉德熱情追求技巧的新穎和文體的優(yōu)美,他卻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家。他十分重視小說的道德教諭作用,認為某種“道德上的發(fā)現應該是每一個故事的目標?!盵3]

      康拉德將人分為兩類:愚人和罪人。蕓蕓眾生屬于前者,他們也許快樂但卻有點傻,受人尊敬卻也見識有限;而后者指那些由于做了某些無法挽回的錯事而受良心煎熬的人,如吉姆,康拉德最感興趣的也就是這些人。無論他們曾經做過什么,深處何種境地,他們的問題都無法避免也無法解決。康拉德的悲觀主義來自于他的懷疑論哲學觀,也拒絕被冠之以任何“主義”。

      四、結語

      著名作家老舍稱康拉德是“一個近代最為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chuàng)造者”,而霍桑也被評為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作家,擅長對人的心理描寫??道卤救苏J為,《吉姆爺》想要表達的是“對失去尊嚴的痛切感”。霍桑認為《紅字》所要傳達的主旨不是對主人公的贊美而是對其犯罪后所作所為的一種辯證的批評?;羯:涂道露紝χ趁窠y治持反對態(tài)度;他們自身都滿懷悲劇感,作品都比較陰沉、晦暗。丁梅斯代爾和吉姆都經過了光明到黑暗再到光明的一個過程,以完成道德的復活。對丁梅斯代爾和吉姆相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正是他們自身價值觀、道德觀體現。

      參考文獻:

      [1]劉炳善.《英國文學簡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466.

      [2]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第二版)[M].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3:77-78.

      [3]侯維瑞.《現代英國小說史》[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133-136,141-143.

      [4]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增補板) [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62.

      [5]周雙.從《紅字》看霍桑的救贖觀 [J]. 域外視野,2005.

      [6]于建華.試析康拉德小說的現代主義特征 [J].揚州大學學報,1998 (1).

      [7]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人民出版社,2000:449。

      作者簡介:馬全峰(Ma Quanfeng) 1982/10,男,漢族,籍貫:山東冠縣,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罪過
      不會被打敗
      行止
      “美麗中國”目標實現中的刑法短板及其克服
      結果加重犯之罪過新論
      論污染環(huán)境罪主觀面的修正構成解釋和適用
      犯罪構成之再認識
      結果加重犯的罪過形式研究
      莫讓“同情之淚”泛濫:期待可能性理論之質疑
      罪過的本質及其分類
      濫用職權罪主觀罪過探析
      蒙山县| 镇康县| 鄂托克前旗| 灵武市| 沾化县| 中阳县| 竹溪县| 工布江达县| 特克斯县| 微山县| 新营市| 雷州市| 县级市| 道孚县| 晋州市| 板桥市| 璧山县| 南城县| 扎兰屯市| 牙克石市| 富民县| 鹤峰县| 宣城市| 双鸭山市| 东港市| 布尔津县| 绩溪县| 天峨县| 铜川市| 阜康市| 安远县| 汶川县| 阜南县| 芦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丹阳市| 崇礼县| 横山县| 莱阳市| 陆良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