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晶
近幾年人工耳蝸技術在我國發(fā)展很快,給重度、極重度聽力障礙者提供了良好的聽力補償前提,許多經(jīng)過康復訓練的聾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的手術是使這些聾兒回到有聲世界的基礎,但由于耳蝸植入裝置不能完全模擬正常耳的目的,進行術后的聽力培建和聽覺語言訓練是使他們回歸和參與社會的必備條件。
很多家長看到人工耳蝸可以提供很好的聽覺補償條件,以為孩子自然地就能交流說話,不再用進行什么訓練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很多孩子為此耽誤了寶貴的時間。由于術前聾兒對聲音,特別是語音沒有什么感受,其聽神經(jīng)長期處于休眠狀態(tài),因此在接受人工耳蝸手術后,都要通過訓練才能學會聽取和分辨聲音。對于年齡較大,且完全依賴看話和手語交流的孩子,這一過程會更長一點,難度也會更大一些。從語言的發(fā)展來說,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的訓練方法沒有什么異樣,二者的區(qū)別在于人工耳蝸術后更側重于全面細致的聽力訓練,這是由于人工耳蝸提供的聽覺信息與助聽器提供的聽覺信息不同決定的,應投入最大的精力,幫助聾兒養(yǎng)成聆聽習慣,培養(yǎng)辨聽聲音和語音細微差異的能力。
聽覺訓練主要是利用聾兒的殘余聽力去傾聽各種聲音,喚醒其沉睡狀態(tài),并經(jīng)常給與刺激,反復訓練,反復強化,使聾兒逐漸適應日常各種聲音,步入有聲社會。目前,人工耳蝸術后聽力訓練過程大致遵循聲音覺察、辨別、識別和理解幾個階段。
聲音覺察是指兒童能感知到聲音的存在,是最基本的聽覺水平,這一階段應建立以運用各種聲音刺激,借助視覺、觸覺等輔助手段,使聾兒知道聲音的存在,培養(yǎng)其聽音興趣為重點的培建目標。表現(xiàn)為聽障兒童能聽到聲音,但不明白聲音的意義,當他聽到聲音時,他會抬頭或尋找,但不能確定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因為人工耳蝸可以察覺到非常細小、廣泛的聲音,所以訓練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聽覺游戲條件反應的建立;(2)自發(fā)性機警反應的建立;(3)對自然環(huán)境聲和音樂的感知。
聲音辨別,即兒童判定聽的聲音是相同還是相異而具備的一種基本的聽覺水平。這一階段建立以積累聾兒區(qū)分聲音的基本屬性經(jīng)驗和培養(yǎng)初步的聽覺分類能力為重點的培建目標,表現(xiàn)為聾兒能分辨兩組聲音是否相同,既“一樣”與“不一樣”,可包括分辨長短音(八--八--),分辨節(jié)奏(如八--八,八,八),分辨字數(shù),可用兩幅圖,如“糖”和“騎木馬”讓聾兒指出所聽到的圖畫,分辨長短詞語、句子。每次使用不同的圖畫組合進行練習,如“跳舞”“哥哥在跑步”,分辨不同韻母、聲母、句子,分辨字數(shù)相同及內容相似的句子等。
聲音識別,是兒童能夠將聽覺刺激與發(fā)聲客體進行表示的一種聽覺能力水平。這一階段建立以語音刺激,建立聲義聯(lián)結,是在有選擇或無選擇的情況下,確認是什么聲音,如封閉式測試和開放式測試,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確認數(shù)目、形狀、顏色、大小、長短、多少、高低、方位等,以后可逐漸過渡到在無選擇的情況下進行開放式訓練。封閉式辨聽,也就是給出選擇的范圍,讓他聽取其中的內容,選擇范圍應由少到多,開始只是從兩三個里面選擇,以后逐漸增加,辨聽內容應由易到難。例如,音節(jié)數(shù)量不同的詞、音節(jié)數(shù)量相同的詞、比較相近的詞、句子的辨聽、辨聽小的故事段落。開放式測聽是沒有選擇范圍的,訓練者可任意說一個內容讓兒童復述或回答。
聲音理解,是指兒童能夠通過聽覺理解語言的含義,是較高的聽覺水平,這一階段應建立以培養(yǎng)聾兒感知連續(xù)言語的能力,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言語信息能力為重點,理解能力的訓練包括聆聽和思考能力的訓練,可有交往形式的對答,增加聽覺記憶等。
人工耳蝸術后聽力訓練方法和模式與配戴助聽器后的康復訓練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由于聽力的改善,小兒已能感知從低頻到高頻的各種聲音。為使聾兒早日聽力培建,在聽力訓練時,應更強調聽,鼓勵聾兒多聽。有的聾兒過分依賴唇讀,不積極利用重新產(chǎn)生的聽覺功能,這樣會影響人工耳蝸的使用效果,如聾兒出現(xiàn)聽取困難,對某些發(fā)音很難掌握時,也可借助唇讀或其他手段,待聾兒明白、掌握后,再讓聾兒聆聽。值得一提的是,強調人工耳蝸術后聾兒訓練時聆聽的重要性,并不是禁止與聾兒的面對面交流,除每天固定的聽力訓練時間外,在家人、老師與聾兒交流時,還可采用自然的交流方式。
對每個術后的聾兒,每天都應有固定的聽力訓練時間,每次根據(jù)聾兒的具體情況可半小時或稍長。人工耳蝸無疑給那些極重度聽力障礙兒童帶來了福音,人工耳蝸植入后的效果取決于多種因素,除手術、編程、術后的康復訓練等因素有關外,還和耳聾時間長短、發(fā)生耳聾的年齡、手術時的年齡、聾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及家長對耳蝸植入是否有正確的期待值等因素有關系。由于這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所以語訓人員和家長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耳蝸植入一定能給植入者帶來一個有聲的世界。
(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