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敦煌寫本《籯金字書》研究

      2009-06-15 07:25韓博文鄭炳林
      敦煌研究 2009年2期

      韓博文 鄭炳林

      內(nèi)容摘要:S.4195v《籯金字書》,前后殘缺,存有《帝王篇第一》71個字、《諸君篇第二》50個字、《諸王篇第三》37個字、《公主篇第四》38個字,四篇共196個字。通過逐字勘比研究,其內(nèi)容與s.5604陰庭誡改編《籯金》有很多差異,而與P.3907李若立編撰的《籯金》內(nèi)容相同,應(yīng)當(dāng)是根據(jù)李若立《籯金》編撰的,是唐代敦煌教授學(xué)生學(xué)習(xí)李若立《籯金》所使用的字書。

      關(guān)鍵詞:敦煌文獻(xiàn);籯金;李若立;陰庭誡

      中圖分類號:G256.3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0-4106(2009)02-0063-06

      s.4195v,王重民《敦煌遺書總目索引》記載:“字書(當(dāng)作籯金)。說明:殘存口口篇第一,諸君篇第二,諸王篇第三,公主篇第四。每篇大約三十字,并無音釋?!秉S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敦煌寶藏》定名作“生字新詞錄(諸君篇、諸王篇、公主篇)”。施萍婷《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記載:“S.4195a大智度論九十。S.4195b籯金。說明:殘存口口篇第一,諸君篇第二,諸王篇第三,公主篇第四。每篇大約三十字?!敝袊鐣茖W(xué)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xué)會敦煌古文獻(xiàn)編輯委員會、英國國家圖書館、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編《英藏敦煌文獻(xiàn)(漢文佛經(jīng)以外部分)》第5冊定名“雜字附音義贏金字書(《帝德篇第一》——《公主篇第四》)”。敦煌寫本S.4195正面為“大智度論卷第九十”殘卷,起自“意而說因緣”止于“有得道者不須菩提言”,殘卷上大寫三個“兌”字,得知這是一件抄寫的廢經(jīng)。敦煌寫本S.4195v《籯金字書(《帝德篇第一》至《公主篇第四》)》前后殘缺,該卷上部書寫《雜字音義》,中間畫一道線隔開,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分文注有“第二祑”,當(dāng)是某個經(jīng)卷的寫競字書,主要內(nèi)容有:“乙+未,赤、赪、赭、赦,沖、凌,承、承+邑,坙,麥、璘。第二帙。翰,邕,婁,水、漿,冊,鹿、麟,身、身+冉,玳,喬、矯、罩,虜,歹、歿、殖(音蹇,尸也),廬”??赡苁恰洞笾嵌日摗返谝秽恋诙囊袅x。橫線之下是《籯金》字書殘卷,存有《籯金》第一至第四篇的字書,為了研究方便,我們現(xiàn)在將寫本內(nèi)容釋錄如下:

      (前缺)

      顓、頊、樞、嚳、淘、摯、瞽、叟、握、昭、遼、馗、鋒、操、譙、魏、厲、射、淳、歷、堯、俊、哲、舜、覆、允、薰、炫、既、晏、瑩、撫、虹、瞳、肘、欺、蠻、域、廷、溥、灑、堆、翼、羽、疇、禹、豹、附、嘉、穗、沽、羲、揆、戰(zhàn)、阪、陛、階、禎、踐、滂、扇、鑿、阪、謳、沐、澤、賒、辮、丕、寔、措。

      諸君篇第二:

      洊、疊、嗣、踵、稐、亮、渦、涶、鞭、瑤、膳、裕、柴、戟、舒、館、儲、祧、餉、廟、鬯、桂、瓊、萼、系、流、裔、潢、祚、茅、猿、巖、源、紀(jì)、崎、聳、耿、榆、帳、蹋、映、征、鸞、麗、藻、機(jī)、轂、蓬、采、兢。

      諸王篇第三:

      蔡、霍、聃、郜、雍、滕、酆、郇、植、范、囿、岫、玳、璽、碣、睢、綬、峙、茂、壤、敞、邀、侶、牧、鄒、輝、蔥、蕙、霄、疲、鑣、杰、芳、恩、綺、檀、乎。

      公主篇第四:

      娥、婺、芝、宮、掖、甓、膀、螭、援、燧、濃、緡、鈞、陶、檻、魯、口、津、洛、姿、絢、蔭、聯(lián)、規(guī)、彤、翠、曜、繪、旌、宛、翔、敖、悅、肇、蓄、榮、圳、組(后殘)

      敦煌寫本s.4195v《蘸金字書·帝德篇第一》前殘,《公主篇第四》后殘,文書所錄文字,由于《略出籯金》卷一的《帝德篇第一》至《公主篇第四》都沒有錄字部分,所以我們只能根據(jù)P.3907《籯金一部并序》和s.5604《籯金一部并序》來確定到底是哪種寫本《籯金》的字書。

      敦煌寫本S.4195v《籯金字書·帝德篇第一》共收錄71個字,起自“顓項”,止于“蹇措”。而“顓項”是屬于《籯金·帝德篇第一》中五帝條事例附注部分,S.5604《籯金》記載“帝德篇第一:三皇:伏羲,伏牛乘馬;神農(nóng),播植百谷,畫八卦;皇帝,造舟車弧矢之事。五帝:少吳、唐堯、顓頊、高辛、虞舜?!币虼耍邦呿湣敝皻埲币恍?,包括《帝德篇第二》在內(nèi)最多還有伏羲、吳、堯等7個字。我們將《帝德篇》存字與《籯金·帝德篇》字例附注勘比,還有很大出入。這些字基本上都可以從s.5604《帝德篇第一》找出來相關(guān)的錄字和敘文。s.5604錄字?jǐn)⑽碾m然不能完全對應(yīng)上,大部分的字都可以從中找到的,但往往順序不一。

      顓頊:s.5604《籯金·帝德篇第一》記載:“五帝:少昊、唐堯、顓頊、高辛、虞舜?!?/p>

      樞、嚳、陶、摯、瞽、叟、握等字,S.5604沒有記載。其中嚳,應(yīng)當(dāng)指帝嚳,《世本·五帝譜》、《史記·五帝本紀(jì)》、《大戴禮·五帝德》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唐堯,又稱陶唐,故淘應(yīng)作陶;帝嚳,即高辛?!冻鯇W(xué)記》總敘帝王:“少昊,金天氏,《帝王世紀(jì)》曰:少吳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日女節(jié),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jié)意感而生少昊,是為玄囂,降居江水,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在位百年而崩?!薄暗垲呿?,高陽氏,《帝王世紀(jì)》曰: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日景仆,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女樞幽房之宮,生顓頊于若水,首戴干戈,有圣德,生十年而佐少吳,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薄暗蹏?,高辛氏,《帝王世紀(jì)》曰:帝嚳,姬姓也,其母不覺,生而神異?!薄暗蹐?,陶唐氏?!薄暗鬯?,有虞氏,《帝王世紀(jì)》曰:舜,姚姓也,其先出自顓項,顓項生有窮蟬,窮蟬有子日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有子日橋牛,橋牛生瞽瞍,瞽瞍妻日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字都君。”

      昭,當(dāng)指漢昭帝,為漢代五帝之一。s.5604《籯金·帝德篇第一》:“漢高、文、景、昭、宣。”

      遼、馗、鋒、操、譙5字,S.5604《帝德篇第一》沒有。

      魏,S.5604《帝德篇第一》:“漢光子莊,魏武子丕”?!冻鯇W(xué)記》載魏武帝,諱操字孟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載:“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

      厲、射二字沒有記載。

      淳,S.5604《帝德篇第一》:“周宣成康至化:謂帝之德化淳善也。淳風(fēng):淳樸之風(fēng)。”

      歷,S.5604《帝德篇第一》:“金渾:渾歷?!?/p>

      堯、俊、哲、舜,堯指唐堯,S.5604《帝德篇第一》:“俊哲:言舜有深智也?!?/p>

      覆,s.5604《帝德篇第一》:“廣運(yùn):《書》謂所覆者大運(yùn)所及者廣建也。”

      允,S.5604《帝德篇第一》:“溫恭,《書》曰:溫恭允塞?!?/p>

      薰、弦,s.5604{帝德篇第一》:“南薰:舜彈七泫之琴,后漢加九弦,歌南風(fēng)之薰?!?/p>

      既晏瑩3字沒有記載。

      撫、虹,s.5604《帝德篇第一》:“天臨、海鏡、流虹:如日之臨下,如海興物朗也。撫運(yùn):言御時運(yùn)而治天下?!?/p>

      瞳、肘,S.5604《帝德篇第一》:“重瞳、八眉:堯眉八彩,舜目重瞳。四肘、四乳:湯帝四肘,文王

      四乳。

      欺,S.5604《帝德篇第一》:“殊方欺塞:言異域之方至塞邊而皆來歇?!?/p>

      蠻,沒有記載。

      域、廷、溥,S.5604《帝德篇第一》:“異域來庭:言異方之域皆來在王庭。天恩溥皇德施:天子之恩澤,普洽四海;皇王之德化,布于四方。”

      灑、堆,沒有記載。

      翼、羽,S.5604《簸金·帝德篇第一》:“九翼六羽:《帝王記》日:天皇九翼,人皇六羽是也?!?/p>

      疇、禹,S.5604《帝德篇第一》:“風(fēng)歷龜疇:《帝王記》曰:少吳氏以為鳥紀(jì)官,鳥即鳳也;又禹時神龜負(fù)文出洛水河也。”

      豹·S.5604《帝德篇第一》:“豹變龍飛:《易》日:龍飛在天,利見大人;又日:豹變君子,并喻在位。”

      附,s.5604《簸金·帝德篇第一》:“攀龍附鳳:漢光君臣化命,謂之中興,攀龍附鳳也?!?/p>

      嘉、穗,S.5604《帝德篇第一》:“神農(nóng)氏播植種食五谷,游行于上黨牛頭山,得嘉禾九穗,其子可食,使人田作活市。”

      沽,應(yīng)作活,S.5604《帝德篇第一》:“伏羲氏教人畋獵食肉,上古結(jié)繩而理,后代圣人易之,始畫八卦,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神農(nóng)氏播植種食五谷,游行于上黨牛頭山,得嘉禾九穗,其子可食,使人田作活市。軒轅氏教人衣服,代神農(nóng)氏改號取法五行,更終始相生也:書日: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畫八卦,造書契代結(jié)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nóng)皇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薄盎睢痹凇凹嗡搿敝?,“羲”字之前,是其明證。

      羲,S.5604《帝德篇第一》:“伏羲氏教人畋獵食肉,上古結(jié)繩而理,后代圣人易之,始畫八卦,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書日: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畫八卦,造書契代結(jié)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nóng)皇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伏羲兩見,當(dāng)指后者。

      揆,s.5604《帝德篇第一》:“三王:夏禹、殷湯、周文。序言:至[于]夏商周之書,雖設(shè)教不倫,雅告奧議,其歸一揆?!?/p>

      戰(zhàn)、阪,s.5604《帝德篇第一》:“天王:古者言之王者,往也,天下之所歸往,畿內(nèi)日王,諸夏稱天王,夷狄日天子,皇帝三號,并是一也?!蹲髠鳌啡眨簳x文公納周襄王,遇皇帝,戰(zhàn)于阪泉義之地,公日:吾不堪。史日:今王古帝,其實一也?!?/p>

      陛、階,S.5604《帝德篇第一》:“陛下:凡在臣下,不敢行言天子,故托陛[階]之下也?!?/p>

      禎,s.5604《帝德篇第一敘》載:“青光赤符之瑞,流虹繞電之禎。”

      踐,s.5604《帝德篇第一敘》載:“御辯握符,行踐通三之位?!?/p>

      滂,s.5604作旁,“故得欽明文思,暢至化以傍流。”

      扇、鑿、謳、沐,S.5604《帝德篇第一敘》載:“潛哲溫恭,布淳風(fēng)而遠(yuǎn)扇;耕田鑿井,承歡東戶之年;鼓腹謳歌,沐潤南薰之日?!?/p>

      澤,s.5604《箴金》作宅,“唐帝日堯,光宅遍于天下”。

      賒、辮、丕、寰、措,S.5604《箴金·帝德篇第一敘》載:“遂使殊方款塞,玄犀索翟之賒;異域來庭,辮發(fā)文身之長。啟誦莊丕之太子,窟日仁明。車劉禹魏之帝王,信稱英略,漢稱文景,周日成康,兵甲不興,事為無[事],刑措不設(shè),為而無為?!?/p>

      我們通過探討得知:

      第一,S.4195v《籯金字書》內(nèi)容超出了s.5604《籯金》,很多字在《帝德篇》中找不到相應(yīng)的事例附注或者敘文,樞、嚳、淘、摯、瞽、叟、遼、馗、鋒、操、譙、厲、射、既、晏、瑩、蠻、灑、堆等,事例附注和敘文都沒有,說明不是根據(jù)s.5604《籯金》這類寫卷的,S.5604是陰庭誡改編本的《贏金》。

      第二,S.4195v《籯金字書》少部分引文與S.5604《籯金·帝德篇》引用事例附注等排列順序不對應(yīng),這說明陰庭誡改編《籯金》幅度很大,不僅僅對部分條目刪除改編,就是事例附注內(nèi)容的順序編排也作過加工,乃至于出現(xiàn)《籯金自述》與陰庭誡改編的《籯金》對應(yīng)不上。這些內(nèi)容基本上可以與P.3907《籯金》殘卷對應(yīng)上:“(前殘)鳳首,開圖應(yīng)策,坐升四五之朝。御辯握符,行踐通三之位。故得欽明文思,暢志化以滂流,浚哲溫恭,布淳風(fēng)而遠(yuǎn)扇。耕田鑿井,承歡東戶之年。鼓腹謳[歌],沐潤南薰之日。虞君日舜,道德通于四方。唐帝日堯,光澤遍于天下。遂使殊方欺塞,玄犀素翟之賒。異域來廷,辮發(fā)文身之長啟。誦莊丕之太子//,實謂人明,車劉禹魏之帝[王],信稱英略。漢言文景,周日成康。兵甲不興,事為無事。刑措不設(shè),為而無為?!睗?,s.5604作宅,P.3907作澤,最為明顯。

      敦煌寫本S.4195v《籯金字書·諸君篇第二》收錄了清、疊、嗣、踵、籬、亮、渦、濫、鞭、瑤、膳、裕、柴、戟、舒、館、儲、祧、餉、廟、鬯、桂、瓊、萼、系、流、裔、潢、祚、茅、猿、巖、源、紀(jì)、峙、聳、耿、榆、帳、嗣、映、征、鸞、麗、藻、機(jī)、轂、蓬、采、兢等50個字,現(xiàn)將這些字與相應(yīng)的事例附注和敘文對照,還是有一定出入的。

      濤、疊、嗣、踵,S.5604《籯金·諸君篇第二》:“溽雷:濤,重,太子也。”P.3907《籯金·諸君篇第二》:“濤雷,游,重也。言其重疊,繼嗣皇家之踵也?!迸c李若立編撰《簸金》內(nèi)容接近。疊、嗣、踵三字在陰庭誡改編本中被刪節(jié)掉了。

      衡,s.5604《諸君篇第二》有語對“鶴衢”,但是沒有附注。P.3907《諸君篇第二》作“鶴筲,宮禁之名品也?!备阶⒉糠衷赟.5604中被刪節(jié)掉。

      亮,P.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作“天孫岳,前星少海,七彩車,四望車,海車:已上皆太子之異號,顯其德亮,車服之飾?!盨.5604沒有。

      渦、灌、鞭,S.5604《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渦滏:魏文帝為太子時,臨渦水題馬鞭作賦也?!盤.3907《籯金·諸君篇第二》作:“渦滋,魏武帝為太子時,臨渦水題馬鞭為賦?!眱烧哂涊d相近。

      瑤,s.5604《籯金·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瑤山:顓頊為太子時習(xí)樂之處也?!盤.3907《諸君篇第二》作“瑤山,顓頊為太子時,習(xí)樂之所?!眱烧哂涊d相近。

      膳,S.5604《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問安侍膳:周文王為太子時?!盤.3907《諸君篇第二》作“問安侍膳:魏文帝為太子時孝敬,嘗侍膳問安于其父母者也”根據(jù)本篇敘文“魏明對日之辯,神授靈機(jī);周文侍親膳之勤,天資人孝?!睉?yīng)當(dāng)以周文王為是。S.5604本條事例附注刪節(jié)甚多,必能卒讀。

      裕、檠、戟,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春誦夏弦、王裕、銀柴、承業(yè)、崇正、副君:太子?!睕]有記及戟字。P.3907《諸君篇第二》作“春誦夏泫。太子春即順時受業(yè)于太傅,夏乃順時調(diào)雅琴于宮帷。主裕,太子之小字,以學(xué)庶同也。銀綮,太子宮前之柴戟也。承業(yè),太子承父之帝業(yè)也。崇正,太子延士之館名也。副君,太子為國儲君,故言副君也?!鼻罢呤÷允吕阶?,所以沒有記及戟字。

      舒,二者都沒有記述。

      館,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博望苑、崇賢館、畫堂、甲帳:漢明帝為太子時,有已上等宮?!盤.3907《諸君篇第二》作“博望苑,古之苑名者也。崇賢館,魏太子宮館也。畫堂,儲君之堂,皆畫飾也。甲觀,漢明帝為太子時,所居宮觀?!倍邇?nèi)容多寡有差,由此可以看出陰庭誡改編的刪節(jié)程度。

      儲,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儲君:太子?!盤.3907《諸君篇第二》作:“副君,太子為國儲君,故言副君也。儲后,同上釋,后亦君也。”儲后,陰庭誡根據(jù)李若立《篙金》事例附注而直接將其改作儲君。

      祧、鬯,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承祧、主鬯:太子?!别A、廟沒有記述,而P.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承祧,承家之大餉宗廟,祧亦祭名者也。主鬯,亦祭名,太子匡持祭拜也?!?/p>

      桂,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淮南王:有小山桂。”P.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作:“小山桂,淮南王有小山之桂?!鼻罢邔⑹吕÷浴?/p>

      瓊、萼、系,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瑤枝瓊萼:言王親貴。”沒有記及“系”。P.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作:“瑤枝瓊萼,此譬帝之子孫比瑤瓊之貴系。”

      流、裔、潢、祚、茅,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派裔、五潢:言王者派瀾于天下。祚土分茅:尚書日:王者,有五色土也?!绷鳎瑳]有記述。而P.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流裔、五潢,派流千載,以灌潢池,無有斷絕。祚土分茅,《尚書》日:封王祚土,五色土也,分茅,亦封王之號?!倍哂浭鱿辔呛?。

      猿、巖,S.5604《諸君篇第二》有事例附注:“猿巖兔苑:梁王有之?!盤.3907《諸君篇第二》事例附注作:“猿巖兔園,梁王有此官苑之盛?!倍哂浭錾杂胁顒e。

      源、紀(jì)、峙、聳、耿、榆、帳、鷦、映、征、鸞、麗、藻、機(jī)、轂、蓬、采、兢,源字以下都是敘文內(nèi)容,S.5604((諸君篇第二》:“敘日:重海疏源,鏡玉津而紀(jì)地;少陽流景,飛璧彩而光天。守器之禮既弘,承祧之業(yè)方大。天孫岳峙,聳蓮勢于仙峰;帝子星分,耿榆光于清漢。升畫堂而佇端士,登甲帳而禮正人。既疏博望之園,復(fù)辟崇賢之館。澄澄明月,夜瑛龍樓,行行征云,恒臨鶴籬。鸞歌鳳舞,雅度瑤山之陰}麗藻清詞,雄文飛于渦水之曲。魏明對日之辯,神授靈機(jī);周文侍親膳之勤,天資人孝。七彩飛蓬之轂,響鄢濤雷;四望流水之車,[波]驚少海?!背鋈氡容^大者,采作彩,兢字沒有記述。P.3907((諸君篇第二》:“敘日:重海疏源,鏡玉津而紀(jì)地;少陽流景,飛壁彩而光天。守器之禮既弘,承祧之業(yè)方大。天孫岳峙,聳蓮臺于仙峰。帝子星分,耿榆光于清漢。升畫堂而(后缺)?!?/p>

      通過對比,S.4195v《麓金字書》內(nèi)容與S.5604陰庭誡改編《篡金》出入很大,與P.3907李若立編撰《篙金》基本相符,每個字都可以找到對應(yīng)的文字內(nèi)容,只是部分順序不一。

      《諸王篇第三》存字蔡、霍、聃、郜、雍、滕、酆、郇、植、范、囿、岫、玳、璽、碣、睢、綬、峙、茂、壤、敞、邀、侶、牧、鄒、輝、蔥、蕙、霄、疲、鑣、杰、芳、恩、綺、擅、乎等,s.5604((諸王篇第三》記載事例附注比較簡單:“昔周封諸王于管、蔡、成、霍、魯、衛(wèi)、毛、聃、郜、維、曲、滕、畢、原、酆、郇、文、昭、宋、凡、蔣、邢、茅。昨祭周公之禮,胤邦晉應(yīng);韓武之穆,維城磐石:已上并事。漢梁孝王:有仁孝,好賢良。魯恭王:有文學(xué),好宮室。長沙王:有機(jī)辯也。楚元王:禮賢愛士。東平王:崇善恭士,愛士禮賢。陳思王:魏文帝弟,名植,有七步才。西園、東苑、猿巖、龍岫、兔園、修竹林、玳瑁、金璽、碣石、睢園:以上王宮館苑之名也。”S.5604成、維、曲、昨,根據(jù)《左傳》應(yīng)作廊、雍、曹、胙。兩相比較,其中蔡、霍、冉、郜、滕、雍、酆、郇、玳、璽、碣、睢等字見于s.5604事例附注中。除了綬字之外,其余峙、茂、壤、敞、邀、侶、牧、鄒、輝、蕙、霄、疲、鑣、杰、芳、恩、綺、擅、乎均見于敘文之中:“敘日:乾文著象,帝子之星耀于天;坤氣標(biāo)儀,嗣天孫之岳峙。刑于折茂,資茅土而疏封;瓊?cè)~分陰,藉桐璉而列壤。曹滕畢原酆郇之穆胤,宗社長隆,管蔡成霍魯衛(wèi)之昭宗,維城永固。睢園博敞,斜通修竹之林,碣石幽清。傍[邀]文雅之容。玳筵交瑛,侶郭樂而友牧鄒;金璽含耀輝,禮穆申而接應(yīng)。蘭宮曉侍,時歌獵蕙之風(fēng);桂菀霄游,即賦流天之月。亦有望美宗枝,地鄰磐石。西園飛蓋,追逸賞而忘疲;東苑騰鐮,契嘉游而不極。雍容文雅,俊杰方駕于猿巖;仁孝恭勤,英彥連芬于龍岫。芳筵頓舞,恩益封而陳機(jī);綺閻溫書,相雄才而獨(dú)擅。本枝百代,可不然乎!”雖經(jīng)改編,但是敘文內(nèi)容還是被基本保存下來了。

      《葺c金字書·公主篇第四》:娥、婺、芝、宮、掖、甕、膀、螭、援、燧、農(nóng)、緡、鈞、陶、欄、魯、口、津、洛、姿、絢、蔭、聯(lián)、規(guī)、彤、暈、曜、繪、旌、宛、翔、敖、悅、輦、蓄、榮、圳、組(后殘)。S.5604((麓金·公主篇第四》沒有事例附注,僅僅保存了敘文內(nèi)容,從魯字以后諸字如口、津、洛、姿、絢、蔭、聯(lián)、規(guī)、彤、暈、曜、繪、旌、宛、翔、敖、悅、肇、蓄、榮、圳、組等,基本都見于敘文:“[敘曰:山降彩,哄神婺于星津;洛雪呈姿,絢仙娥于月路,藉銀河而清潤;承慶紫庭,蔭瓊?cè)~而聯(lián)輝;奉規(guī)彤史,暈暈[彩]曜。飾彩繪于云旌,宛宛翔鸞,回翔臨于月鏡。鴛臺玉管,流音簫史之家;金膀魚軒,飛蓋張敖之弟。悅輩絲而蓄妙,龜章與螭綬交榮;崇圳組詢,祖織成轟蠱聾而推工,[蘭掖]共芝宮而牙馥。漢明忠正,館陶息望于仇郎;光武仁恭,舞陽情乖于尚主。宋尚書之內(nèi)敬,江侍中之[臺]儀,競怪糟糠,不損荊布而以(已)?!庇纱苏f明,李若立編撰之《篇金》敘文之前,還有很多內(nèi)容。

      敦煌寫本P.2524((類書語對》,保留王、公主、公卿、刺史、縣令、朋友、人才、文筆、談講、勤學(xué)、高尚、貧賤、送別、客游、薦舉、報恩、兄弟、父母、孝養(yǎng)、喪孝、孝行、孝感、孝婦、喪葬、婚姻等,其中公主部分很多條目可以同本卷《公主篇》的內(nèi)容對應(yīng)上,只有少部分《類書語對》沒有記載。

      娥,P.2524《類書語對》,公主“仙娥,恒娥也”。

      婺,P.2524((類書語對》,公主“婺女,基名也,并喻公主”。

      芝宮、膀,P.2524((類書語對》,公主“椒房、芝宮、瓊井、金膀。并公主居處”。

      掖,P.2524《類書語對》,公主“蘭掖,宮名”。

      螭,P.2524《類書語對》,公主“螭綬。大帶也”。

      援,燧,P.2524《類書語對》,公主“玉梭金燧,以金飾爐”。

      裱,P.2524(類書語對》,公主“農(nóng)李,華如桃李”。

      緡鈞,P.2524《類書語對》,公主“釣緡,音泯,絲緒。釣魚綸者也”。

      甓、陶、檻、魯4字,除了陶可能為管陶之外,

      其余3字沒有相應(yīng)的事例。

      盡管S.4195v《薏[金字書》前后殘缺,仍然保留了很多信息,我們得知,目前保留在敦煌文獻(xiàn)中的《篇金》殘卷,除了P.3907《篇金》與本卷《贏金字書》接近之外,其他《篇金》殘卷都與其出入較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S.4195v《篇金字書》中有很多內(nèi)容超出了s.5604《簸金》,如《帝德篇第一》中的樞、嚳、淘、摯、瞽、叟、遼、馗、鋒、操、譙、既、晏、瑩、蠻等,s.5604《篙金》沒有記載相應(yīng)的內(nèi)容。《諸君篇第二》中有疊、嗣、踵、舒、餉、廟、系、流等字,S.5604《篙金》沒有記載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兢字在敘文中沒有出現(xiàn)?!吨T王篇》雍,S.5604誤作維;苑,本卷誤作范;另外囿、綬,S.5604沒有記載。《麓金字書·公主篇第四》事例附注如娥、婺、芝、宮、掖、甓、膀、螭、援、燧、裱、緡、鈞、陶、檻、魯?shù)?,S.5604《麓金》沒有保留。出入最大的主要是事例附注部分,而敘文部分出入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篇金字書》的內(nèi)容完全可以同P.3907《篇金》對應(yīng)上,它們之間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經(jīng)過我們研究認(rèn)為陰庭誡改編撰的《篇金》,很可能就是根據(jù)里李若立《簸金》編撰的,是唐代敦煌學(xué)校配套學(xué)習(xí)李若立《簸金》所使用的字書。

      第二,順序不對或者顛倒,《諸君篇第二》中轂、蓬、采順序與敘文不一致:“七彩飛蓬之轂,響鄢濤雷?!边@種情況比較少。

      第三,部分文字互有錯對。如沐澤賒之澤,S.5604《篙金》和P.2537《略出篇金》并作宅,而P.3907《簸金》與《篙金字書》同:“鼓腹謳(歌),沐潤南薰之日。虞君日舜,道德通于四方。唐帝曰堯,光澤遍于天下。遂使殊方欺塞,玄犀素翟之賒?!便遄种螅d字之前,只有光澤?!吨T王篇第三》之范應(yīng)是苑之誤,而s.5604將雍誤作維。以上《薏c金字書》的特征,表明可能是根據(jù)李若立《篙金》原本編撰的。

      第四,從《薏c金字書》得知李若立編撰《篙金》的規(guī)模以及陰庭誡改編刪節(jié)了哪些內(nèi)容。開頭顓項、樞、嚳、陶、摯、瞽、叟、握,只有顓頊記載于S.5604《篇金·帝德篇第一》五帝附注中:“五帝:少吳、唐堯、顓頊、高辛、虞舜?!倍鴺?、嚳、陶、摯、瞽、叟、握等字沒有記載。根據(jù)《初學(xué)記》總敘帝王之論,顓項之母為女樞,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少吳帝名摯,帝舜父瞽瞍,母握登。這應(yīng)當(dāng)在五帝附注中,但是S.5604沒有任何記載,表明陰庭誡在改編《箐c金》時將事例的附注部分做了大量刪節(jié),使其盡可能地簡單。

      郑州市| 崇仁县| 潮州市| 会昌县| 冀州市| 赤水市| 阳信县| 棋牌| 井冈山市| 塔城市| 嫩江县| 双流县| 朔州市| 祁阳县| 甘南县| 铜梁县| 夏津县| 双辽市| 陆丰市| 建昌县| 黎平县| 新乡县| 奇台县| 含山县| 德钦县| 漳州市| 通渭县| 车致| 疏勒县| 应城市| 辉县市| 林甸县| 达尔| 武山县| 马公市| 汉沽区| 阜南县| 安徽省| 兴和县| 镇坪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