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永泰
所謂人民政府,就是指政權來自于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人民利益至上,權力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各項民主權利的國家政權機構。人民政府的稱謂直接表明了政權的人民性,突出人民的主體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人民的含義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不同的。這點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多次論及。1957年2月,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毛澤東又總結指出:“拿我國的情況來說,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日本帝國主義、漢奸、親日派都是人民的敵人。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美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資產階級、地主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都是人民的敵人;一切反對這些敵人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在現(xiàn)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
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都曾建立過黨領導的政府。有代表性的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和華北人民政府。其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經選舉產生、以工農為主體的人民民主政權,即中央工農民主政府。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抗日民主政府。這兩個政府都是民主政府,但在名稱上沒有使用“人民政府”的表述。毛澤東在1940年1月16日陜甘寧邊區(qū)農業(yè)展覽會上的演講詞中曾說:“有兩種政府,一種只知道刮刮刮,另一種則幫老百姓的忙——邊區(qū)政府就是這種幫忙政府?!雹俚刺岢龊褪褂谩叭嗣裾狈Q謂。那么,“人民政府”的稱謂是由誰最早提出的和怎樣提出的呢?
謝覺哉在1944年2月29日的日記里寫道:“前日座談會上,吳滿有稱邊區(qū)政府為‘人民政府?!雹谇叭占?月27日,座談會即憲政問題座談會,延安《解放日報》1944年2月29日頭版頭條報道稱:“延安各界憲政促進會,于二十七日假邊府交際處舉行憲政問題座談會,各界出席者有朱總司令、周恩來同志、林主席、李副主席、吳玉章、續(xù)范亭、徐特立、謝覺哉……吳滿有、烏蘭夫、周揚、陳伯達、艾思奇、范文瀾、喬木、蔣南翔等五十余人,包括延安各界及華僑代表、朝鮮代表、國內少數(shù)民族代表等,濟濟一堂。會議自上午十一時開始,直至夜晚八時始散,發(fā)言者共達十九人,因時間已晚,尚有多人未及發(fā)表意見?!炜偹玖钤跓崃业恼坡曋兄v話。接著,勞動英雄吳滿有微笑發(fā)言,他首先說:‘今天我吳滿有,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能參加這個座談會,和林老吳老李老坐在一搭兒討論問題,在一個桌上吃飯,老百姓不怕政府和軍隊,這就是民主。人民的政府力量大,咱們八路軍、政府、老百姓聯(lián)在一起,男男女女都是一條心,就啥也不怕,荒山也會變成金山。吳滿有提出一個要求和一個建議,他說:‘一個要求,不要封鎖邊區(qū),讓我們的報紙發(fā)出去,叫全國大家都看看,咱邊區(qū)怎樣實行民主的,我們的辦法對不對,對的就接受,不對的可以提意見。一個建議給蔣委員長,請他照陜甘寧邊區(qū)一樣,建立民主政府,把老百姓都組織起來,開荒、種地、紡線線,那一定能把事情辦好,把日本打出去。最后吳滿有說:‘民主就是要老百姓先吃飽飯,現(xiàn)在后方有好些地方好多老百姓都餓著肚子,那叫啥民主?那就不叫民主。……最后喬木同志提議:延安憲政促進會應將今天各個人的意見,加以整理,使之成為代表的意見,以便將來發(fā)表,當經全場一致同意,座談會遂圓滿結束。”《解放日報》的這則報道以很長的篇幅引述了吳滿有的發(fā)言,從一個農民的口中道出了邊區(qū)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是“人民政府”名稱的首次表達。
吳滿有,陜甘寧邊區(qū)的種田能手。1942年在大生產運動中帶頭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努力開荒生產,成績顯著,成為陜甘寧邊區(qū)的特等勞動英雄。1943年1月11日,延安《解放日報》發(fā)表社論,號召全區(qū)農民開展“吳滿有運動”,掀起了學習吳滿有、大力開荒生產的熱潮。毛澤東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從蘇聯(lián)歸來,也拜吳滿有為師,上“吳家棗園的勞動大學”。1945年4月至6月,吳滿有作為陜甘寧邊區(qū)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1946年4月至1947年3月任延安縣參議會副會長。
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一個不識字的農民當時這么講雖不具有高度的權威性,但畢竟是在正式場合說的,代表了邊區(qū)人民的共同心聲。邊區(qū)憲政促進會召開座談會,從上午11時開到晚上7時,與會者除了黨政領導及文化界和社會名流外,還有農民,這就充分表明實行憲政、建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吳滿有的發(fā)言樸實而含蓄,引起邊區(qū)參議會副議長兼政府秘書長謝覺哉的注意并被永久地記錄在日記中,恰恰說明一個政府是不是人民政府,不在于自我標榜而在于老百姓的口碑。
毛澤東首次關于“人民政府”的提法出現(xiàn)在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報告和結論中。他明確指出:“我們政權的階級性是這樣: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但不是僅僅工農,還有資產階級民主分子參加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問題的提法,在我們黨內有一個歷史發(fā)展過程?!薄拔覀兪侨嗣衩裰鲗U骷壵家由稀嗣穸?,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以示和蔣介石政權不同?!彼€提出:“戰(zhàn)爭第四年將要成立中央政府。這個政府叫做什么名字,或叫臨時中央政府,或叫中國人民解放委員會,其性質都是臨時性的中央政府。究竟叫什么,到那時再定。”③毛澤東的講法不僅代表了黨的主張,而且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意志和要求。由此,“人民政府”的稱謂基本確定下來。
不久后的1948年9月26日,中國共產黨和黨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統(tǒng)一的人民民主政府——華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啟用銅質“華北人民政府之印”。當選為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在9月20日至24日召開的華北人民政府第一次委員會的開幕詞中指出:“人們說,二十世紀是人民的世紀。在二十世紀前,歷來都是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少數(shù)人剝削多數(shù)人。資本主義國家內資產階級所說的民主,是舊民主主義的民主,實際上仍是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到了蘇聯(lián)十月革命勝利,蘇聯(lián)勞動人民推翻了舊的統(tǒng)治,廢除了剝削制度,人民才真正翻了身,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真正實現(xiàn)了人民的民主?!瓖湫碌娜嗣裾嗟慕?,是二十世紀政治上的特色?!薄拔覀冞@次代表大會,體現(xiàn)了我們解放區(qū)的政權是革命的政權,是人民的政權,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權?!雹茉?月26日就職大會上,他特別指出:“我們是人民選出來的,我們要向人民負責,人民要求我們辦事要有制度、有紀律,無制度無紀律一定辦不成事情。”⑤當選為政府委員和司法部長的謝覺哉在1948年9月26日的日記中寫道:“就職會上我講話:人民政府——以前沒有過,沒人敢這樣稱呼過。資產階級國家自命民主,但膽怯,不敢叫他的政府為人民政府,怕人民戳穿他。只有無產階級當政的蘇聯(lián),才叫他的政府為人民委員會。少數(shù)人不是人民,多數(shù)人才是人民。”⑥“人民政權,不只說政府能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服務,而且是人民直接組織政權與管理政權。政權是人民自己的?!雹呷A北人民政府在政權名稱表述里首次采用了“人民”二字。至此,人民政府的名稱及其實體躍然紙上。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綜上,可得出一個初步結論:“人民政府”的名稱最早是在延安時期由陜甘寧邊區(qū)的農民吳滿有首先說出來的,時間是1944年2月27日;由毛澤東在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向全黨正式提出和確定下來,并為黨和政府的其他領導人所闡發(fā)引用,不久即變成現(xiàn)實。而第一個貫以“人民政府”稱謂的“華北人民政府”闊步走進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誕生,各級人民政府隨之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
注釋:
①《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二卷),第626頁,原載《新中華報》1940年2月3日。
②《謝覺哉日記》(上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2頁。
③《毛澤東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137頁。
④《董必武傳》(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598頁。
⑤《董必武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頁。
⑥⑦《謝覺哉日記》(下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6—1257、1257頁。
作者系復旦大學中共黨史專業(yè)博士生,延安大學政法學院講師
■ 責任編輯: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