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蕓燕
[摘要]目前我國正在努力發(fā)展有特色的職業(yè)教育,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與此同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暴露出來。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強調以應用能力為目的,以實用為主,以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因此,應該以《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要求》)為準則,共同探索改革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現存的一些問題,就此提出一些優(yōu)化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改革英語教學手段教材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51-01
一、高職高專存在的幾個問題
1.教材方面:在我國,教材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工具,是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社會對人才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傳統(tǒng)的英語教材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因此,改革傳統(tǒng)教材,給高職學生提供質量高又合適的教材勢在必行。
2.師資方面: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和學生人數的增加,師資不足和師資隊伍不穩(wěn)定成了高職院校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就導致了英語教學任務過于繁重,在一些院校,普遍存在一個英語教師既擔任英語專業(yè)的各門英語課程又擔任非英語專業(yè)的基礎英語,過重的教學任務占去了教師們用于科學研究、進修培訓的時間和精力,使得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和提高。
3.教育模式和學生現狀:傳統(tǒng)的課文教學是見什么講什么,上課時間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這種“教師講、學生聽,一本教材、一根粉筆、一張嘴”的單一的授課模式,忽略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能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種費時卻低效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
4.教學設施:目前,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但許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設施方面還是投資不足和重視程度不夠,致使許多基礎教學設施還處于簡陋、落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如語音設備簡陋,就是一臺錄音機,沒有多媒體設施,教學參考資料缺乏等,這就導致英語教學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新的辦學理念的需求,從而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二、優(yōu)化改革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現代的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敖處熤v、學生聽,一本教材、一根粉筆、一張嘴”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往往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把抽象、枯燥的語言利用現代技術融入圖象、聲音、動畫,使之與語言文字相結合,形成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采用多媒體授課,還可以大大緩解師資短缺和備課資料不足的矛盾,豐富和完善了教學內容,使課堂時間利用更充分,課堂信息量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此外,學校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自己水平的舞臺,如每周選一個晚上作為英語競技時,學生可以講故事,表演節(jié)目,唱歌,或就當前熱門話題組織一個辯論賽,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道作業(yè),讓學生走出校門,采訪一些外國人等等,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建設高職英語教師隊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面對當前高職高專教師的情況,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完善和充實師資隊伍:
首先,學校要為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知識,可定期組織老師相互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好的教學方法,也可讓老師相互之間聽課,吸取其他老師上課的優(yōu)點,合理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其次,學校要不斷鼓勵教師繼續(xù)深造,如考研,讀在職碩士學位,考博等,不斷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英語教學人才,還要鼓勵教師搞科研,教研。
再者,要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接納新的教學理念。
(三)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高職高專的教學目標與其它院校的教學目標不同,它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的。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基本要求》中規(guī)定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經過180~220學時的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yè)務資料,在涉外交際的日?;顒雍蜆I(yè)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繼續(xù)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打下基礎。”根據這一要求,結合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應做出相應的調整。
首先,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更注重讀寫能力,而忽略了聽說技能,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社會對人才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求已越來越高,“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聽說技能的訓練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調整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再者,高職高專教學目標與其他院校的教學目標不同,它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為目的。這就要求在貫徹國家“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育方針的前提下,既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也應強調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涉外業(yè)務工作的能力。此外,在英語教學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實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
(四)英語教材改革。眾所周知“高質量的教材是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的基本保證”,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和教學的基本工具,是知識傳播的主要的、必須的工具之一,高職高專教材對學生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雖然現有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種類繁多,可選擇的空間大,但還沒有完全符合高職高專教學特色要求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實踐性強的教材,現有教材大多內容多,理論深,遠遠不能滿足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慎重選擇教材,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實用性、科學性,學校也可以派一些專業(yè)老師和英語教學骨干到工廠里實踐和學習,然后相互交流,在現有教材基礎上進行增減,真正做到遵循“以應用為目的,適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
總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精神,使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沿著正確軌道發(fā)展。我們應該不斷進取,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把高職英語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為培養(yǎng)合格的高等職業(yè)技術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戴煒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一條龍”體系,《外語與外語教學》.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試行),2000.
[3]韋德爾、劉潤清,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英漢對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束定芳,外語教學與改革問題與對策[M].北京: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