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思美
摘要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閱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提倡少做題,多讀書??梢?語文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活組織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1 推薦有益的閱讀內容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開卷有益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但我們要說開卷并非都有益。對學生來說,他們的課外閱讀內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應該做必要的引導。教師在選擇、推薦閱讀內容時,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性標準而選擇反映學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當代少年閱讀口味的書籍。為此,筆者注意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注意課外閱讀內容與課內內容的溝通,將課內教育教學的內容當作是點,把課外的相關閱讀當作是面,由點到面的拓展閱讀,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形成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外溢于課外的“漣漪效應”。
二是注意課外閱讀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課外閱讀是學生與人類最富于智慧,最充滿個性的思想者的對話,要善于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從他們的思想和經(jīng)驗中吸取有益的營養(yǎng),積累更多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三是注意各學科內容的融合。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應該更清楚地認識到:學生不只需要學習語文,還要學習更多更新的東西。根據(jù)初中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知識面,我們可以設計“套餐”方案。即為學生增加喜聞樂見的古典小說、具有時代氣息的科幻小說、科普書籍和適合學生閱讀的歷史、地理、天文書籍等。這樣,使學生的閱讀內容做到文學與自然科學共重,使文學作品滋養(yǎng)學生倫理情感,用自然與社會科學知識豐富其知識世界,為構建學生完善的知識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教給有效的閱讀方法
培根在《論求知》中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于少數(shù)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我們也可對課外閱讀的方法大體分為兩種,即略讀和精讀。略讀,就是簡略地讀,涉獵性地讀。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看目錄、讀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斷讀等方法來了解圖書、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有用的信息。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有重要作用的內容,則要采用精讀的方法。精讀,可以理解為積累性的閱讀或探究性的閱讀,更注重內容的內化和運用。精讀時應引導學生采用品讀、背誦、摘錄、寫體會、編手冊等方法促進對精讀內容的理解、積累乃至運用。精讀和略讀并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的。精讀往往建立在略讀的基礎之上。如一本書值不值得一讀,常常是先瀏覽一番,通過逐步了解、感知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讀的內容。比如當讀到某段話對自己人生有很大啟迪時,就可以細細品讀,深入感悟;如果讀到十分優(yōu)美的語句,對自己習作有幫助,不妨把它摘錄下來,背一背。這樣,略讀和精讀有機結合起來,既能保證有較大的閱讀量,又能確保閱讀的效果。
3 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
(1)小組閱讀。閱讀小組一般由學生自由組合而成,人數(shù)可在4—6人之間。可考慮方便性、相似性、補償性等因素。這樣,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補等良好小群體的心理原則可落實:學生個體內在的“群體感”、“親和感”、“友誼感”等能在社會交往中得到較好體現(xiàn);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群體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應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但是組成閱讀小組的這些優(yōu)勢不是自然而然地體現(xiàn)的,還需要學生主動地、協(xié)同地進行閱讀,學會彼此傾聽、共同討論、相互借鑒、吸收,達到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實現(xiàn)小組成員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發(fā)展、提高。
(2)閱讀比賽。我設計了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外閱讀評比表”,一周進行一次小結,一學期進行總結,看誰讀得多,看哪個小組讀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
(3)成果展示??梢越栌没顒诱n時間,讓學生通過朗讀、背誦、講故事、談讀后感、講與課文相關的知識等形式匯報閱讀的成果,以檢驗大家的閱讀效果。這樣,學生就可在閱讀的質和量上求得發(fā)展。
4 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可以說,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我們知道,課外閱讀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成的內在機制。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文本與與生活之間實現(xiàn)著多種視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克服,產(chǎn)生新的視界;隨著閱讀的深入,往往會產(chǎn)生出更加深邃的、新穎的、富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但是這種思維常常只是混亂、粗疏、零碎而飄忽的,還不能算是閱讀者自己的東西,必須經(jīng)過自己的重新篩選、組織。否則,一切書籍的閱覽、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為過眼云煙。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寫下課外閱讀內容的提要、體會、報告、編寫、擴寫、改寫、組寫等等,還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時在課外閱讀的內容、感想等方面與學生進行交流、切磋。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可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指點,并及時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充分感受到閱讀積累對于自身提高的作用,從而長久地保持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