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 程
你是否想過,一位司法官(法官和檢察官)的心理狀況可
能會如何?應(yīng)當以怎樣的標準來評價他的心理健康程度?應(yīng)當以怎樣的機制來維護他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這些都直接關(guān)系到法律的實施,社會的安定,甚至每個普通人的生存。我所說的當然不必然指涉司法官全體,而是哪怕只有一位司法官的心理狀況有問題,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問題。
據(jù)《南方都市報》報道,吳保全因網(wǎng)上發(fā)帖揭露鄂爾多斯市的違法征地,不僅遭警察的跨省追捕,以誹謗被處行政拘留10天,而且因繼續(xù)發(fā)帖被正式逮捕,并被判“誹謗政府罪”,上訴后,不僅“誹謗罪成立”竟又加刑一年。這篇報道引起了熱烈的評論。耐人尋味的是法官們對記者采訪的反應(yīng)。據(jù)報道,鄂爾多斯市中院一名法官說,這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肯定摻雜了政治因素。如果嚴格遵照法律判決,結(jié)果不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安还馕医忉尣磺宄?,領(lǐng)導來了也解釋不清楚?!眳⑴c合議吳案的該院刑事庭副庭長劉銀福稱:“這個沒法說。” 東勝區(qū)法院一名法官私下表示:“很難說,不好說,說了會惹麻煩。吳保全有罪證據(jù)很少,基本沒有。憑我的良心,憑法律原則,我都認為他無罪。”東勝區(qū)檢察院一名檢察官透露,在提起公訴之前,曾開會討論是否起訴,“當時在會上,我們簽字是無罪,后來領(lǐng)導說,這是市里的案子,我們管不了?!弊钣幸馑嫉氖?,那位劉副庭長面對追問,“多數(shù)時間保持沉默,一會擺弄打火機,一會扯過一沓報紙似看非看”,心情一定很復雜。
中國政法大學何兵教授認為:“政務(wù)活動不受法律上的名譽權(quán)保護,政府根本沒有名譽權(quán)?!睂τ谒痉ü賯冞@本來是常識,他們自己也坦率地說了,如果是“單純的法律問題”或者“憑法律原則”,吳案的是非原本都很簡單。司法權(quán)是指只接受監(jiān)督而不接受指揮和命令的權(quán)力。也就是說司法官只忠實于法律而不是外界的指令??墒牵斠晃凰痉ü僬f“這是市里的案子,我們管不了”,說“肯定摻雜了政治因素”,說“不好說,說了會惹麻煩”,他在接受外界的指揮和命令而必須背叛自己的良心,他已經(jīng)成為地方權(quán)力罔顧法律而公然任意懲治不聽話的公民的暴力工具。他的恐懼和軟弱,他的麻木和冷漠,他的自欺和逃避,都是嚴重的心理問題。法官無法解釋法律判決的結(jié)果為什么“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這時候“保持沉默”完全就是一種低自尊感的心理防衛(wèi)策略。認為自己不行,自己的力量是沒用的,就只好閉上嘴巴。
遇到了“沒法說”和“很難說”的東西,一個正常人的基本自尊感在此時此刻非常容易喪失,司法官當然也不例外。低自尊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首先表現(xiàn)為一種無力感,你看,“憑我的良心”行不通,“憑法律原則”不管用,結(jié)果我們只有聽命于那個“沒法說”和“很難說”的東西。當然在這時候基本的社會公正已經(jīng)遭遇嚴峻挑戰(zhàn)了,而這里我們要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問題。一個在骨子里認為自己很沒用的人,他內(nèi)心的壓抑感和憤怒感都是需要宣泄的,罵老婆、打孩子,回到家關(guān)起門來作威作福,這還是輕的;把一腔子無名火都發(fā)到普通公民身上,在無辜者那里耍耍司法官的威風,也并非不可能的。這其實是一個低自尊感的神經(jīng)癥患者在為自己的良心之死而抓狂,在扭曲的神情背后的真實傷口,是他仍然無法接受自己更深層面的無能和無意義。
選擇自欺和逃避當然是一種常用的心理防衛(wèi)策略,但這并不是唯一的應(yīng)對方式。低自尊感的人會認為一切似乎都是無法改變的,他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他也將以低自尊感的方式造就自己的兒女,他的孩子除非遭遇奇特的教育因緣,否則很難擺脫他的負面的精神傳統(tǒng),也很難真正成才。再說,更可怕的是,假如一個司法官在職業(yè)生活中選擇自欺和逃避,難道普通公民能否獲得基本的公正要依靠純粹的幾率或偶然性?另一種比較積極的應(yīng)對方式是承擔。怕“惹麻煩”,就不該在判決書上簽字??追蜃诱f“狷”是有所不為,既不能行中道,又不能狂得起來,“有所不為”總可以吧?如果連最基本的拒絕簽字的勇氣都沒有,完全任由那“沒法說”和“很難說”的東西所支配,那么,照理說,就該由在判決書上簽字的幾位法官,在公訴書上簽字的幾位檢察官,共同承擔任何枉法事件的歷史責任。這就叫責任倫理。在這里,善與惡全都能落實到具體的個體,有名有姓,與那“沒法說”和“很難說”的東西何干?
社會心理的整體和平與安定是一件相當微妙的事情,它需要基本的平衡、暢通與寬松。道理很簡單,社會的機體是活的,負面能量必須得到宣泄。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吳保全們倘若有話無法說,有怨無處訴,內(nèi)在的負面能量就會轉(zhuǎn)移到機體的那些不被注意的地方,起個疹子或者生個癤子。發(fā)聲不被許可的話,就流膿、流血,在一些突發(fā)的“群體性事件”當中我們注意到,暴力和叛逆其實是人類表達情緒和意見的方式之一,不過是自暴自棄的那種。說到這里,想特別標示出司法官們的心理健康對社會心理的整體健康的特殊意義,他們的職業(yè)尊嚴感和人格獨立性,他們的操守和良知,其實是絕不能失落的,在社會心理的正常與瘋狂之間,那是臨界的閥門所在?!?/p>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