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華
到祖國的寶島臺灣去走一走看一看,這一美好的愿望讓我夢寐以求了四十多年。
從小就知道臺灣有個阿里山、日月潭,那里風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四面鄰海,四季如春,是一個美麗的寶島、一個神秘的地方。
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變遷,我們不僅聽到了許多來自臺灣的報道,還結識了不少來自臺灣各地的朋友。品嘗著臺灣的水果,聽著鄧麗君唱的歌。于是,對臺灣的印象也漸漸清晰明朗,因而,對寶島的美麗與富饒也產(chǎn)生了更大的好奇和興趣。隨著兩岸開放到臺灣觀光政策的落實,親自到臺灣去走一走,成為了現(xiàn)實。
5月28日,恰逢端午節(jié),我們從香港機場飛到臺灣的桃園機場(在臺灣呆七天,環(huán)島一周游)。從臨近寶鳥的上空俯瞰,蔚藍的海面泛起層層漣漪;優(yōu)美而流暢的海岸線盡收眼底;綠油油的整齊稻田、縱橫交錯的交通線和密集的民居清晰可見;眼下的一切都讓我感到是那么地新鮮而又熟悉。臺灣寶島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頃碧波的海洋之上。她天然的美深深地吸引和打動著每一位親近她的人……
我們每天的路程都是環(huán)饒著海岸線,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從地圖中可見:臺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在臺灣的七天,我們沒有身處異域之感,倒是兩岸同胞語言相同、血脈相通、根根相連的一家人的情感處處可現(xiàn)。彼此猶間如同胞相見、姐妹重逢,顯得那么親切、那么和諧。一路上,我們品著果汁、嚼著檳榔、談論的是相通的話題;崇拜的是共同的偶像。我們從蔣先生的老家奉化到他的臺灣士林官??;從宋氏三姐妹的智慧到宋美齡的養(yǎng)生之道;從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精美談到北京故宮的博大;從臺灣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登陸談到大陸對臺的惠臺政策……
歷史的淵源和人物的關連,無一不是中華大家庭里發(fā)生的事情,這中間有斗爭,有恩怨,但“甲子看似年頭久,相逢一笑寫春秋”。如今,海峽兩岸實現(xiàn)“三通”,交通及人員往來更是十分便利。我們親身來到臺灣身臨其境地體驗臺灣同胞的熱情,品嘗臺灣特色的風味美食,感受著風光旖旎的寶島風情,傾聽寶島人民的共同心愿……
光陰如舊,歲月如煙,祖國統(tǒng)一,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