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平
唐人張固的《幽閑鼓吹》中載有一則趣聞:李賀以歌詩謁韓吏部,時為國子博士分司,送客歸。極困。門人呈卷,解帶旋讀之。首篇《雁門太守行》曰:“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卻援帶命邀之。
李賀僅憑詩歌的頭兩句就打動韓愈,由此可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常常是以開篇取勝。而高考作文要得高分,同樣也必須要用最直接的方式吸引評卷老師的眼球,使評卷老師眼前一亮。就像清代李漁所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p>
我們要寫好議論文開頭,首先要論點明確。要讓讀者一下子知道你要說什么。其次要簡潔明朗。第三要美。只有美,才能吸引讀者。
那么怎么做到美呢?在寫作時除了大家熟悉的開門見山法,直入話題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運用一些技巧,巧妙靈活地引出話題呢?
下面以近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為例,談?wù)勛h論文開頭方法:
第一組
例一:
一名重病之人對畫家說,當藤蔓上最后一片葉子落下的時候,我便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于是畫家畫了一片綠葉綁在藤上。暴雨過后,畫家去世了,病人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畫家,用他的畫筆向病人傳遞了求生的意志,也傳遞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謂薪盡火傳,大概就是這樣,人的骨肉最終必會化為塵土,但是人類偉大的精神卻可以遞至萬世地傳下去。這便是人類偉大之處的體現(xiàn)。傳遞,是生命最熱烈的燃燒。(07年廣東卷《薪盡火傳》)
例二:
傲然挺立于飛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楊,創(chuàng)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跡,它們追求的是與沙漠抗爭的堅強與不屈,卻從不向往微風吹拂、細雨飄落的江南水鄉(xiāng)。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們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
人生亦如此。人應(yīng)該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認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06年河南卷《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 》 )
以上兩篇作文都是采用事例開篇法。開頭先簡要敘述某種社會現(xiàn)象或典型事例,為文章的議論樹立靶子,然后借題發(fā)揮,引出觀點。
例文一以小說《最后一篇藤葉》中的畫家畫了一片綠葉,使病人堅強地活了下來這一事例引出話題“傳遞”從而點明 “生命可滅,但精神萬世傳遞”的論點。例文二以胡楊樹為例,指出它不同于江南植物,是在與沙漠抗爭中,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保持了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
事例開篇法使文章的開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使用這一方法應(yīng)注意選取事例要典型,例如“狂”這一話題用“尼采”就比用“李白”更典型。因為是在開頭,事例敘述還必須簡練。
這一方法可總結(jié)為:敘議典型好借力,簡明扼要點主題。
第二組
例三: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毙强找蚱淞壤铄?,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圣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08年遼寧卷《堅守心中的道德律》)
例四:
我們知道,生活有著太多的曲折,也有太多的意外,但是,“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認定的,就要去堅守,不要輕易說“不”。(08年廣東卷《不要輕易說“不” 》)
以上兩篇作文是引用詩文開頭。例三直接引用康德的名言點明論點:道德值得堅守。例四引用汪國真的詩句點出主題:不要輕易說“不”。
名言警句、名家名作、詩詞對聯(lián)或諺語俗語往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高度的語言技巧,以及深刻的哲理性。在寫作過程中,恰當?shù)匾米鳛殚_頭,可以加強論述的權(quán)威性,表現(xiàn)深厚的文化積淀功底,顯示出“萬物皆備于我”的大家氣概。
引用名言警句詩文時應(yīng)盡量選擇新穎的,如寫“志氣”這一話題時,引用蘇軾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作為開頭,比引用劉秀的“有志者事竟成”更讓人眼前一亮。
這一方法可總結(jié)為:引用詩文來入題,不落俗套顯功底。
第三組
例五:
曾幾何時,在眾說紛紜中彷徨,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曾幾何時,在他人的只語片言中迷茫,缺一雙飛離困惑的翅膀;
曾幾何時,沒有選擇堅守抑或聽取的膽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陽光——朋友,別把心灰,別把氣喪,請聽取心靈對真善美的呼喚,讓心靈之燈為你導航! (08年江西卷《聽取心靈的召喚》)
例六:
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蕩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
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
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
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羈留之苦,早已映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 06年湖南卷《談意氣》)
以上兩篇文章都使用了修辭手法來開篇。例五使用暗喻再加排比的句式,例六運用排比句再加反問,這樣就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和氣勢,彰顯了文采。
這一方法可總結(jié)為:修辭開篇文采溢,鋪排點題有氣勢。
第四組
例七:
為什么服裝設(shè)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shè)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么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chuàng)新?為什么一座座拔地高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fā)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chuàng)新的動力。
跳出圓圈的枷鎖,創(chuàng)造新穎的風格,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05年福建卷《跳出枷鎖創(chuàng)造風格 》)
例八:
什么坎最難跨?楊利偉乘坐航天飛機跨越了天地之坎;霍金用驚人的意志力跨越了科學之坎;丘吉爾用堅持與奮斗帶領(lǐng)英國人民跨越了戰(zhàn)爭之坎。對人類而言,還有什么坎?答案是文化沖突之坎。(07年上海卷《必須跨過這道坎》)
以上兩篇作文是用設(shè)問開頭。例七開篇提出時裝為什么要更新,科技為什么要創(chuàng)新,高樓為什么要改變風格一系列問題,吸引讀者,而后給出答案。采用設(shè)問,自問自答,層層追問的方式,得出觀點,巧設(shè)懸念發(fā)人深思。
使用這一方法應(yīng)注意:設(shè)問的根本性是“無疑而問”,問題的答案都必須指向觀點。 所謂“無疑而問”,是指作者提問時必須心中有數(shù),只是為了引人思考而故意無疑而問,通過問題得出觀點。
這一方法可總結(jié)為:巧設(shè)疑問有玄機,步步追問奔主題。
其實議論的開頭方法還有很多,在議論文開頭時最好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如排比+比喻,排比+設(shè)問,排比+引用。同時還要切記,各種方法的使用都只是為引出自己的觀點服務(wù),不可為方法而方法,導致觀點不明晰。在議論文寫作時,學生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寫作風格和作文要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開頭形式,開一個好頭,寫出優(yōu)秀的議論文,奪得高考作文的制高點。
(李平 淄博市臨淄二中2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