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入香織是東京板橋區(qū)立常磐臺小學三年級學生,暑假的到來讓她十分高興。香織早和媽媽商量好,放假要去農(nóng)村的姥姥家住上一陣子。姥姥家在山形,有農(nóng)田,種了土豆和洋蔥等作物。每年香織去后,總要帶回好多土特產(chǎn)。農(nóng)村的生活和東京完全不同,捉昆蟲、去河邊撈魚、爬山采摘山菜等都是都市里無法體驗到的,這些讓她十分著迷。香織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現(xiàn)在暑假作業(yè)很少,幾天就能做完,比寫作業(yè)更重要的是社會觀察,這也是暑假作業(yè)之一。
原來,日本的公立學校除了少量書面作業(yè)外,還要求學生進行社會觀察或自由研究。所謂社會觀察題材不限,可以是暑假的一次旅游,也可以是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只要和社會有關就行。學校還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觀察用書面或圖畫、照片等形式描述下來,開學時全班的作品都會被公開展示,讓學生很有成就感。此外,暑假期間有些學校要求學生讀書,寫一篇讀后感,其中部分作文還能被推薦參加作文比賽。有的學校還要求學生一定要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或每天記錄圖畫或日記等,形式多樣。這些比天天趴在桌上寫作業(yè)更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情趣和動手能力。
暑假對公立學校的學生來說是值得向往的,但對于私立學校的學生、上私塾的學生來說并不輕松,不但得不到休息,甚至比上學還要緊張。那些面臨升學考試的學生更慘,為了備考幾乎沒有休息日,從早到晚都被拴在各種特別培訓班里。最近,日本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所下降,教育部門認為可能是輕松教育所致,開始加強對公立學校學生的教學要求,還把暑假時間縮短了一個月。但是,這樣做是否有效,還是未知數(shù)。▲ ?。▽O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