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健
顏邁先生雖已退休5年,可是好像誰也沒有感覺到他已退休。近5年來,他每年不僅要承擔500學時以上的教學,而且要到省外的烏魯木齊、赤峰、北海、西雙版納等地講學,組織或參與多種學術(shù)會議和支教活動……他的人師風范和學術(shù)成果猶如一面綴滿閃光數(shù)字的彩旗,為現(xiàn)代漢語這艘巨輪航行探索出一條通往理想之路的方向。
筆耕不輟
長期以來,顏先生不斷從教學的角度探索研究,從研究的角度從事教學,不斷發(fā)現(xiàn)、思考和研究現(xiàn)代漢語領(lǐng)域的新問題、新方向,不斷提煉自己教學的新見解、新觀點,在現(xiàn)代漢語理論上有很多突出的建樹。
貴州教育學院籌辦校慶30周年慶典的資料中,有一項“2000年以后科研成果(專著及教材)登記表”,已退休5年的顏邁先生填了6部著作,其中有5項都是他退休以后的成果。他在41年的教學生涯中,著述愈1000萬字。
作為他的學生,筆者感到無比敬佩和嘆服:一位65歲的退休教師,哪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哪來那么強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在校學習期間,就知道他的教學、科研、學識、人品堪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沒想到他退休后,竟然還能如此思如泉涌,筆耕不輟。
在他的著作中,最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是《中國篆刻大字典》。該書的第三版增訂本已經(jīng)出版。在經(jīng)過10余年的修訂、增補之后,此書又以全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古色古香的精裝四卷本,重量竟達11.5千克。出版社的同志說,此書不是暢銷書,卻是“長效”書。
具有較強現(xiàn)實意義的是他獨自編寫的《現(xiàn)代漢語》教材。這種教材,在全國恐怕不下數(shù)10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編審袁曉波先生獨具慧眼,從此書中發(fā)現(xiàn)了作者在這個學科領(lǐng)域的巨大潛力,特請顏先生為該社寫一部《現(xiàn)代漢語開放教程》。其思路是,教材同時以三種形式呈現(xiàn):一本紙質(zhì)教材、一張光盤、一張上網(wǎng)卡。紙質(zhì)教材40萬字,簡明扼要,易教易學,師生不會覺得負擔太重;光盤約150萬字,要求拓展思路,縱橫比較,從對全國同類教材的特點、優(yōu)點、缺點的比較研究中,建立起一個開放的體系;上網(wǎng)卡則與該社的電子資源庫掛鉤,師生可以從網(wǎng)上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料,擴大學科視野。光盤和紙本體現(xiàn)了一種“深入淺出”的互補關(guān)系和新穎獨特的編輯理念。顏邁先生把最先完成的語法一章寄到高教社后,該社負責人說,此章可命名為《現(xiàn)代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與應(yīng)用》,獨立成書先期出版。
有人說,顏先生的運氣真好,科研成果的問世總是一路順風。其實,他的親人、同事、同學、學生都知道,這位花甲老人天天宵衣旰食、焚膏繼晷,時時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才贏得了智慧女神的青睞!
講壇生輝
作為教師,比科研更加深入人心的是教學:教學態(tài)度、教學質(zhì)量、教學藝術(shù)、教學效果。41年的教學生涯,顏先生給成千上萬的學子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他從事現(xiàn)代漢語教學和研究的最大特點是在勤學深思、博采眾長的研究探索實踐中不斷吐故納新,把現(xiàn)代漢語理論上的深透、知識上的全面和邏輯上的清晰融會貫通,從而形成獨特見解和研究風格。他不僅是現(xiàn)代漢語學科領(lǐng)域的專家,還是博覽群書的學者。因此,講起課來總會縱談古今,旁征博引,厚積薄發(fā),使學生在輕快的氣氛中領(lǐng)悟到深刻的哲理,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啟迪。有人說,他的課像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美聲的、民族的、流行的、原生態(tài)的都能享受到;有人說,他的課像高雅睿智的詩歌,邊塞的、田園的、婉約的、豪放的都能品味到。因此,在顏先生的課堂上,常常多出許多學生:貴大的、貴師大的、貴州民院的、貴陽學院以及本院其他系的,都是慕名而來。
對顏先生教學藝術(shù)、教學效果的評價,貴州人民出版社前主編盧惠龍在他的散文集《獨自憑欄·穿越寂寞》中有一段生動的描述:“顏邁一走上講壇,他浩闊的心靈空間像洶涌的思維的噴泉,此起彼伏,如蕩如漾。于是,口若懸河,妙語連珠,復(fù)雜的理論舉重若輕,桀驁的句式化繁為簡,一切雜念排空,一切怨艾消遁。他以哲人般的犀利與透徹,對語言這個變幻無窮的魔方進行剖析。生命與語言和諧,語言與生命共振?!敝u論家丁聰點評說:“一個高大的、脫俗的、對現(xiàn)代漢語這個寂寞的領(lǐng)地如癡如醉,投入了宗教般的巨大熱情的語言圣徒的形象,活脫脫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焙芏鄬W生都感覺到,顏先生不僅教書,而且育人。2007年,貴州教育學院青年教師韋丹以顏先生的師德榜樣為演講內(nèi)容參加全省高校師德演講比賽時說:“從顏先生那兒學到的不僅是學問,更多的是做人的態(tài)度?!薄八麨槿藥煴?,人格高尚,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師德表現(xiàn)?!?/p>
在顏先生的教學生涯中,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破格”。他作為“文革”中畢業(yè)的大學生,“破格”調(diào)進了貴州教育學院(該院當時規(guī)定只進“文革”前的大學生);“破格”評上了副教授、教授;“破格”享受國務(wù)院津貼。他曾被評為貴州省優(yōu)秀教師,還被推選為全國高等師范院?,F(xiàn)代漢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會長。他的影響,早已跨越省界,走向全國了。
一眨眼,顏先生就要向古稀之年靠近了。20年前,他還年輕,曾在《黃昏遐想》一詩中表達了他的人生追求:“定天邊線做我的目標吧,它永遠地永遠地在我們的前頭!”20年后,“恐年歲之不吾與”的他,又將屈原、蘇軾、李煜的詩句集成了一副自勉自勵的對聯(lián):
華發(fā)早生兮,望崦嵫而勿迫:
朱顏既改兮,恐鵜鶘之先鳴。
這樣的“年既老而不衰”的學者風范,怎能不引起后學的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