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偉宏
華章溢彩
黃河頌(節(jié)選)
光未然
我站在高山之巔, /望黃河滾滾, /奔向東南。/金濤澎湃, /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 /結成九曲連環(huán);/從昆侖山下, /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 /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 /從你這發(fā)源;/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邊扮演! /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xiàn)在亞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 /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品讀
苦難給中華民族刻上了斑駁的傷痕,然而苦難也使這個民族涅槃更生。面對欺凌,我們正想哭泣宣泄時,莽莽荒原上那黃色的圖騰卻流進每個人的心中,于是,淚水變成了吶喊,這就是《黃河頌》。在雄健磅礴、深沉渾厚的詩篇里,英雄的人民鑄成黃色的脊梁;在布局講究、語言凝練的表達中,不屈的魂魄勾勒出不屈的形象。黃河燃燒了炎黃子孫的激情,于是有了澎湃的詩情,有了這首民族覺醒的禮贊。
素材小卡
古詩詞中描寫黃河的句子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2.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唐)劉禹錫《浪淘沙》
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
4.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唐)李白《寄遠》
5.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唐)李白《贈裴十四》
6.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唐)杜甫《黃河》
7.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
(唐)李商隱《河陽詩》
8.勁催雙櫓渡河急,一夜狂風到海邊。
(明)李東明《過黃河》
9.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癁閴m。
(元)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10.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元)張養(yǎng)浩《潼關懷古》
華章溢彩
《壺口瀑布》(節(jié)選)
梁衡
黃河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龍槽,穿過霧靄,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當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tài),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
品讀
小小的壺口瀑布透視著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審視這精雕細刻,豐姿綽約的文字,我們也許不再流連那稻谷飄香的錦繡江南,不再向往那牧草連連的蒼茫塞外,我們的心胸中早已承載了那雄渾壯闊的八百里秦川。柔中有剛,壓而不彎,遇強則抗,勇往直前,這是壺口嗎?這是黃河嗎?其實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生存誓言!作者愛這片土地,用細膩的情懷寫出了黃河的意境之美,謳歌了千古黃河的潤澤力量。是的,在那華夏大地流淌的是中華的血脈,是民族的圖騰。
素材小卡
欣賞描寫黃河的文字,你是否感受到黃河就是民族的根,華夏的魂?
1.放眼望去,壺口外的平灘上在舉行一個社稷,濃郁風情的表演又深深顫動了我的心臟。這是怎樣的一群漢子,扛著雄獅,舉著巨龍,再加上無數(shù)纏著紅綢帶的威風腰鼓,在黃土的映襯下,把黃河韻味和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龍、獅、鼓手、鑼手,前后進退,左右開合,張弛有序,其形如風卷殘云、雨打枯葉、兵刃相交;其聲如驚雷滾動、刀劍相擊、山呼水嘯。真是威風八面,攝人心魄。人們壺口瀑布氣勢磅礴的形象所煥發(fā)出的精神力量,已經植根于我們民族的文化,融入了人民的血脈。
(選自散文《壺口斷想》)
2.夕陽與這河道是如此的相稱,一個將陷入夜幕,一個將面臨干燥與冰冷。三千年前,流域內的游牧居民為了保護河岸的草甸,他們經常揮舞著彎刀與異族廝殺。白刃鋒利,瞬時間尸橫遍野,勝利者用血祭奠英雄,而不休的征戰(zhàn)中,直到死的人越來越多,葬禮變得越來越簡單。終于有一天,冷月照在交橫、僵硬的尸首上,一個女子在狼煙彌漫的山坡上,高唱《詩經》中的那首叫作《君子于役》的歌,于是多種的血液融在一起,無法分離。滲進黃沙,變成黃土,冰冷的沙,有了身體的溫度。
(選自散文《暮里黃河》)
3.夕陽在西天上燃燒成火紅的石榴,晚霞在狹窄的河面上跳躍,反射著夕陽的余輝。我一點點地下了山坡,一點一點地接近了我夢寐想念的黃河。我走下了河岸,小心翼翼地踩在黃色的泥土上。泥土并不是想像中的柔軟。她是僵硬的,不容隨意踐踏的,如中國人的脊梁。這里本來應該是黃河的身體,黃河的肺腑,我終于走進了黃河,或者說,我融入了黃河,我的血液融進了黃河的血液。
(選自散文《黃河之行》)
4.有幾盞星星一樣的燈,從黛黑的遠方飄飄搖搖地漂下來。那燈在靜靜流淌的水聲里,一點一點明明滅滅地近了。漸漸就聽見那悠閑緩慢的搖櫓擊水聲。像一雙母親的手,輕拍著靜靜睡去的黃河,充滿慈祥,充滿愛撫。有幾只水鳥,冗長地啁啾著,羽翅的扇動聲和在舒緩的水流里,像是幾聲悠遠的古箏聲韻,幽幽地流遠了。船近了。但看不清是烏篷,還是舢舨,只是漂著。有纏綿的漁歌月光似的飛落過來,那歌聲輕纖,淡泊,含著溫馨的水汽,和著水流的起伏,輕風一樣地婉轉著。
(選自散文《傾聽黃河》)
5.天地茫茫,關山疊疊。世間一切山崩地裂的生死興亡,水中一切龍盤虎踞的怪石險灘,都未能阻止她的浩浩蕩蕩前行。黃河,因為流動而存在,它的流動,給寄生于周圍的人類造成說不完的故事。黃河,它決口,泛濫,帶來恐怖與災難。歷史上黃河屢屢改道,使人類繪制的版圖一次次改寫。黃河,以桀驁不馴的姿勢,顯示出炎黃子孫自強不息的圖騰。以傲立不屈的形象,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強悍、奮勇的民族!
(選自散文《感悟黃河》)
同題鏈接
《黃河之水天上來》(散文)作者:劉白羽
《黃河的主人》(散文)作者:袁鷹
《傾聽黃河》(散文)作者:李雪峰
《西行二首》(散文詩)作者:侯金波
綜述
我想,誰面對黃河,誰都會成為詩人的。黃河長,背負歷史的滄桑;黃河黃,承載民族的驕傲。光未然的黃河,是戰(zhàn)斗的號角;梁衡的黃河,是激情的放懷。無論你從怎樣的時空去切入,黃河都會融入到你的血脈;無論你用什么技法去表達,黃河給你的詞匯永遠是震撼。詞匯不重要,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黃河,你是否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