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華
詞串教學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獨有的一種識字課文。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讀不出詞串所營造的情境,優(yōu)美的詞串竟成了一個個單獨的詞語,毫無關聯(lián)。一年級的小學生不能領悟,還是哪個環(huán)節(jié)錯了?我是這樣教學的: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在具體形象的情境中,讀書體驗。通過各種感官參與感受詞語,讓抽象語言還原于畫面。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識字5》這課教學中,在朗讀詞串之前,我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即邊讀邊想象事物的形狀、聲音乃至色彩、味道等?!睂W生說:“讀第一行時,我感到天氣很熱、很悶,忽然天暗了下來,刮起了臺風,人在風中都站不穩(wěn),緊接著閃電開始,豆大的雨點開始落下來。讀第二行時,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因為我聞到桃子的香味,還感到桃子脆脆的;紫紅的梅子酸酸的;紅紅的西瓜甜甜的……”在此基礎上,我再次詢問學生:“你們打算如何讀?把你的感覺讀出來,讓我們也能感受到你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好嗎?自己先試試?!敝笇W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張開想象的翅膀。帶著各自的感受,學生讀得非常投入,從那一張張充滿感情的小臉上,我知道學生已經(jīng)進入詞串的情境。
其次,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領學生進入詞串的情境中。
適時適當?shù)姆蹲x,能夠很好地引領孩子學會朗讀的方法,感受朗讀的樂趣。詞串課文的朗讀有一定的節(jié)奏,教師通過范讀,把詞串包含的情韻朗讀出來,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范本。
第三,用體態(tài)語言輔助朗讀。
在低年級的感情朗讀訓練中,體態(tài)語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一年級下冊《識字5》《識字6》教學中,熟讀詞串后,加上一系列的動作,能增進學生的朗讀深度。對于詞語的感受不盡相同,他們所演示的體態(tài)動作也各有差異。如“西瓜”一詞的動作中,有的學生用“又圓又大”的體態(tài)動作,有的用“香甜可口”的體態(tài)動作,可以看出他們讀時所聯(lián)想到的事物是什么樣的。
有時體態(tài)語言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某些不常見、不熟悉的事物,在《識字2》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體育運動、體育器材等詞串名稱,有學生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當學生模擬那些動作時。他們的腦海里就能產(chǎn)生相應的運動形態(tài),同時也掌握了一系列的動詞用法。由此看來,體態(tài)語言不光是教師的教學語言,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學習語言。在朗讀時,讓學生恰當合理地配上一些動作,能更好地輔助他們理解課文,讀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