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
我真的喜歡無事靜坐,有福讀書這種狀態(tài),空閑時隨手從書架抽本書,“豈待開卷看,撫弄亦欣然”,可以讓心靈找到憩息的港灣。
我的“容足齋”曾掛過一副對聯(lián)“有茶清待客,無事亂翻書”,算是我的座右銘。平日忙碌,靜下心來看點書還真不容易。春節(jié)放假,妻兒外出,落得清靜,這個時候才真正體會到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所說“有功夫讀書,謂之?!钡牡览怼?/p>
如今網(wǎng)絡(luò)時代,崇尚快餐文化,又是快節(jié)奏的生活,人們放松休閑方式已多元化,我沒什么愛好,除了書法之外,就好個看書、買書。我并未覺得這有多么高尚,讀書也沒讀出什么名堂,用女兒的話說:至多算是半俗半雅之人。我一直覺得讀書只是興趣使然,如同養(yǎng)魚種花、遛鳥弈棋。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就像旅行,不在乎目的,只在乎沿途的風(fēng)景和看風(fēng)景的心情。南窗之下,冬日暖陽,手捧書卷,品味書香,與古人晤對,不失為人生快事。記得鎮(zhèn)江前輩書家、詩詞名家李宗海老先生曾教導(dǎo)我:學(xué)習(xí)書法不可不讀書,功夫在字外,書讀多了,字里行間自然會多一份書卷氣。老先生寫給我“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條幅至今掛在書房,始終陪伴著我。
明代大儒陳繼儒說:“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得享世間清福,未過于此?!边@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以前條件所限,住房擁擠,除去家什,僅能容足,一直渴望擁有自己的書齋。直到2007年買了新房,才了了心愿。住在帶電梯的八樓,本想書齋可改為“凌云閣”之類的雅號,誰知八平米的書齋,除去整面墻而立的書柜,加上一張畫案,還是“僅能容足”。但畢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看著滿架的圖書,倚窗而讀,我復(fù)何求?那滿架的書籍猶如我的小妾,滿心的歡喜。偶與老婆辯嘴,她最厲害的一招便是:“你再啰嗦,把你書扔樓下去?!蔽抑挥谐挤?/p>
以前愛讀書之人被稱為“窮書生”,因為所讀之書要花銀子去買,書生除了讀書的本事,沒其他掙錢的能耐。難怪陳繼儒要說“有資能讀”是世間清福之一。我的零花錢大半用于買書,二十多年來也累有數(shù)千冊矣。說起讀書人的淘書經(jīng)歷也是各不相同,樂趣不同。記得我的第一本藏書是1982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唐寅畫集》,雖只有2.4元,但也是一周的伙食費。在南京上學(xué)時,一次到省美術(shù)館看到一本鄭板橋《城隍廟碑》宣紙拓本,愛不釋手,可書價還是讓我猶豫不決,營業(yè)員跟我說:喜歡就買下,要不你以后會后悔的,現(xiàn)在魚多少錢一斤?。窟@一席話我還有不買之理嗎?歸來后,認(rèn)真把營業(yè)員的話記在了書上。后來,每當(dāng)有欲買之書,又覺得貴時,總會給自己找個“送禮”的理由。
書對于讀書人來說永遠(yuǎn)是貴的,好在這幾年我工資增長的速度還算跟得上書漲價的速度。但總是買書,老婆還是會心疼,時不時要數(shù)落幾句:“書柜里這么多書,你看得完嗎?”呵呵,現(xiàn)在看不完,等退休了慢慢看。為了怕挨罵,我往往把買來的大摞的書放在辦公室,然后偷偷往家順。但她打掃書房,看到書柜的書又漲了,而且是刷新的,還是露了餡,少不了又是一頓數(shù)落。有時我會對女兒說:等你長大嫁人,老爸沒什么好送,就把書當(dāng)嫁妝送給你吧。女兒聽了這話倒還是挺開心的。
鎮(zhèn)江是小城市,新華書店里難得有兩本適合自己的好書,所以無論到哪個城市,只要時間允許,書店必逛,總免不了捎上幾冊。去年九月份,送女兒去北京上學(xué),順便去了趟王府井書城和中關(guān)村書城,書城那個大,讓我明白了什么叫“浩如煙?!?。逛著書城,心里想著古人的話“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狠狠地買上一捆,手拎得再酸也開心。回來一本本打開,書香撲面,小心地在每本書上題簽,蓋上藏書印,那就屬于我的了。說到藏書印,我有好幾個,除了“容足齋藏書”“致中藏書”,還有“佳書如玉”“致中至愛”“好書到手不論價”“不薄今人愛古人”等。這些印有的是自己所刻,有的是道兄湯真洪、何連海等所刻,他們可是篆刻界的名人。
我所讀之書比較雜亂,書畫篆刻,碑帖印譜,詩詞楹聯(lián)文學(xué),瓷器古玩鑒賞,還有佛教之類的雜書。蘇東坡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相信是有道理的?!皯巡湃缤瑧言小保紝俨灰?,需要有長時間的孕育,才華才得以顯現(xiàn)。我沒指望能讀出什么功名,但我真的喜歡無事靜坐,有福讀書這種狀態(tài),空閑時隨手從書架抽本書,“豈待開卷看,撫弄亦欣然”,可以讓心靈找到憩息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