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男
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說,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條路。后來還有很多人也說這句話,但方式不同。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兩個鎮(zhèn)給失業(yè)家庭發(fā)放50美元補助,一個鎮(zhèn)宣布為“救濟金”,一個鎮(zhèn)宣布為“保險金”。前一個鎮(zhèn)的失業(yè)家庭覺得太少,充滿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個鎮(zhèn)的失業(yè)家庭覺得從此沒有了后顧之憂,開始努力去尋找工作。同樣是50美元,但效果卻是判若霄壤。
你聽過兩個推銷員被派到非洲賣鞋的故事嗎?其中一個推銷員在拍回公司的電報上寫道:“立即返回,這里沒有人穿鞋?!绷硪粋€人則寫道:“絕佳機會,將能賣出100萬雙,因為這兒還沒有人有鞋子穿?!?/p>
當你看到半杯水時,你會怎樣形容它?是一杯半滿的水,還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當你想到交通信號燈時,你先想到紅燈還是綠燈?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如赫拉克利特筆下提到的那兩種不同的路,而且必須作出選擇:上坡,還是下坡?關(guān)鍵要看我們面朝哪個方向。如果不用心體會,人們很難感受到生活之路兩端高度差的不同。有一位母親干脆把這種差別放大,一端高聳入云,一端就在腳底,為的是讓人觸目驚心。她給隨夫遠在異鄉(xiāng)極度無聊的女兒回信說:“有兩名囚犯從獄中眺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泥巴,一個看到的是星星?!?/p>
女兒把母親的話看了又看,覺得自己很慚愧?!昂冒?”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p>
于是她不再抱怨屋外的高溫,走出屋外,和鄰近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請他們教她如何織東西和制作陶器。剛開始時,彼此還有點生疏,但是當他們了解到她對這些真有興趣,他們也真誠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歷史、語言及所有有關(guān)印第安的事物,這塊曾讓她感到痛苦的地方變得神奇美麗。
當我們感到無興趣時,就應(yīng)想到生活的另一種可能,等于把自己走路的方向轉(zhuǎn)換了180度。意識到這種轉(zhuǎn)彎,或許能將我們委靡的人生提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高度。
(選自《讀寫天地》)
靈犀一點
這是一篇富含生活哲理的短文?!吧掀碌穆泛拖缕碌穆肥峭粭l路”,一端通向坡頂,一端伸向坡底,你說這是上坡的路呢,還是下坡的路?如果認定是上坡的路,你就會費力去攀登,盡管汗流浹背,最終將爬上坡頂,到達新的境地;如果認為是下坡的路,你順路而走,可能省力些,但很快就陷入了坡底。同樣,對待生活,也得把握住“面朝哪個方向”,一定要朝上,朝向積極的方向,這樣才可能將我們委靡的人生提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高度。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