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婷
我們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買了鋼琴。和我同歲的小表姐每個星期天都要拉小提琴,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拉得她小小年紀就喊活著沒意思。經(jīng)常有人問我媽媽:“你兒子學(xué)什么?”媽媽回答:“學(xué)玩?!眿寢尶傉f要讓我有個快樂的童年,她和爸爸都不要我成為什么神童。有段時間我愛畫畫,媽媽就買了一大堆蠟筆、彩色鉛筆和水彩。過了一段時間,我扔下畫筆去剪紙,媽媽又給我買小剪刀和彩紙。再后來我迷上踢足球,媽媽就辛辛苦苦陪練。當(dāng)過真正的足球運動員的爸爸,有時忍不住出現(xiàn)在陽臺上,居高臨下地把媽媽的腳法批評得一無是處。來我家的叔叔們常問我長大了想干什么,像媽媽當(dāng)個詩人?我才不呢!當(dāng)作家整天趴在桌上多沒意思,我要當(dāng)司機。媽媽爸爸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媽媽從國外給我?guī)У耐婢呷歉鞣N汽車,現(xiàn)在我的機動車輛有六七十種,媽媽說等夠一百部了,就開個汽車博覽會。
讀后感悟:
本文以五歲兒子的視角來寫作者自己,文章新穎獨特,不落俗套。從選文可以看出,舒婷教育孩子的理念很先進,她覺得孩子首先要“學(xué)玩”,目的是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作者在文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小表姐每個星期天都要拉小提琴,拉得她小小年紀就喊活著沒意思;而“我”卻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還得到媽媽的大力支持。通過對比,突出了“我”童年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