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高中第三冊第二單元所選篇目的比較學習,看《詩經》《楚辭》的寫作手法即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風格對漢樂府以及魏晉文人詩的的影響。
【關鍵詞】比較閱讀 文學作品 表現手法 文學傳承
高中第三冊第二單元所選篇目按時間順序編排,分別選取了《詩經》《楚辭》樂府詩和漢魏晉時期文人詩的優(yōu)秀詩篇。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這些作品在結構、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通過比較學習,我們還發(fā)現文學前后傳承的特點是非常明顯的。下面就以曹操的《短歌行》的內容和結構為例談一點自己的粗淺看法。
通過對《短歌行》內容、結構和表現手法的把握,看文學的傳承。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短歌行》中曹操的思想變化。
從思想內容來看這首詩體現了當時思想對作者的影響。詩人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開頭表達自己因人生無常的情緒帶來的深沉憂思。從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我們知道這幾句詩其實體現的是中國古代文人對生命真相的哲學思考。兩漢時期是中國古人生命悲劇意識全面覺醒的時期,漢王朝的興盛繁榮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而對世俗生活的留戀也讓人們越發(fā)覺得生命的短暫。所以,從中不難看出這種思想對他的影響,由此看來曹操的這種思想是有一定的文化土壤的。曹操當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中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憂,隱含的是積極昂揚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但緊接著又寫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借此表達他要招攬賢才、統(tǒng)一天下的壯志豪情。這一感情的的變化,情緒由低落到高昂,在詩歌的結尾處,卒章顯志讓讀者體會到詩人用對理想、對事業(yè)的不懈追求驅散了此前縈繞在心頭的憂思愁緒,格調也變得慷慨激昂起來。
從表現手法上看文學的傳承。
首先,運用了《詩經》中常用的比興的手法。比興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思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如用“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來起興表明優(yōu)待賢才的態(tài)度?!盀貔o南飛”中以烏鵲比興來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流露詩人惟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詩末“山不厭高”等句子以山高海深比招納人才的闊大胸懷,又以虛心對待賢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象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招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自古以來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有的是因為歲月蹉跎,不知老之將至而感嘆;有的是因富貴榮華未及盡享而嘆惋;也有的是因貪生畏死而惆悵。曹操《短歌行》開頭也發(fā)出了時光短促,人生幾何的感慨。但我們讀過全詩,就會感到,作者發(fā)此感慨,是因為他感到年紀已高,時日見淺,而眼下大業(yè)未成,匡扶濟世之才又極為難得,是緊迫感、焦灼感使他這樣,實際上曹操又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于消失,歲月流逝已經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
其次,詩經中的詩篇也對作者表達感情提供了有力的資料支持。也就是說,本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扒嗲嘧玉?悠悠我心”,這一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本來在《詩經》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沉吟的思念對象。借此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求?!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選自《詩經·小雅·鹿鳴》?!堵锅Q》詩表現的是天子宴請群臣的盛況和賓主之間融洽的溫情。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蘋。我有高貴賓客,吹笙鼓瑟使賓朋歡悅。這四句詩信手拈來,卻與全詩融為一體,說明賢良才若來投奔我,必將極盡禮節(jié)招待他。“周公吐哺”化用周公旦的傳說,說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周公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是說他惟恐因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人才。曹操在這里和周公比較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
總之,這一單元在作品的安排上,采用了時間順序,從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文學的傳承。后世的文學作品也不斷的從中汲取營養(yǎng),才形成了我國文學的蔚為大觀。
★作者簡介:錢玉花,河北省正定縣第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