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艷
高中生物學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需要記憶的重要知識也很多,特別是有些知識比較抽象,給同學們的記憶增加了一定的負擔。如果巧妙設計記憶方法,便可激發(fā)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把生物知識記憶方法概括為“對口聯(lián)姻(音)巧做(作)媒”,即“對比法”、“口訣法”、“聯(lián)想法”、“諧音法”、“巧列表法”、“作序法”和“媒體法”。
一、對比法
對比法即對所記憶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其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通過比較法的學習,可使我們的觀察、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有所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會促進和推動對知識的掌握。如在學習“育種方法”時,可對幾種常見育種方法的原理、使用藥劑、操作方法、明顯優(yōu)缺點等一一對比,輕松記憶。另外在記憶“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異同點”、“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點”、“DNA和RNA的異同點”及“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特點”時,效果也特別明顯。
二、口訣法
口訣法就是將生物學知識編成“順口溜”,讀起來朗朗上口,印象頗深,不易遺忘。例如在判斷遺傳病的顯性或隱性關系時,用“無(病)中生有(病)為(該遺傳病為)隱性(遺傳病)、有(病)中生無(病)為(該遺傳病為)顯性(遺傳病)”就能準確作出判斷。
三、聯(lián)想法
聯(lián)想法能讓大家?guī)е鴳夷畎迅鞣N誘人的設想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或形成一個假設的場景,從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細胞的分裂”一節(jié)中,列舉了幾種常見生物細胞染色體數(shù):水稻12對、果蠅4對、洋蔥8對。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假如我們午飯吃的是米飯。上面是炒洋蔥,再上面呢……肯定有的同學馬上會接著說:“洋蔥上面落了一只果蠅”。(這可是大家的主意啊!)接著分析一下:果蠅在最上面一層,4對染色體;第二層是洋蔥。8對染色體,即二個4對;第三層是水稻,12對染色體,即三個4對。
四、諧音法
諧音法主要是利用漢語中同一讀音往往有多個形義不同的漢字的特點,巧妙運用諧音將一些生物知識濃縮,采取“偷梁換柱”的手法幫助記憶。如利用“鐵門碰醒銅母驢”記憶對應的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Fe、Mn、B、zn、Cu、Mo、CI”,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詼諧幽默,大家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加以記憶。
五、巧列表法
通過巧妙設計列表法很方便地對易混知識點加以區(qū)別記憶,減輕記憶負擔,增強記憶效果,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是最常見的一種記憶方式。如在學習光合作用時,通過觀察、分析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后,進行列表比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場所、條件、物質和能量變化。另外在學習“水分代謝和礦質代謝”、“線粒體和葉綠體”、“體液調節(jié)和神經(jīng)調節(jié)”、“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等內容時,用此法的效果也特別明顯。
六、作序法
作序法是指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順序、有規(guī)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如在記憶原腸胚特點時,可記憶“一二三”,即一個胚孔、兩個胚腔、三個胚層;在記憶DNA的分子結構時,又可歸納為“一二三四五”,即一條規(guī)則雙螺旋結構、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反向互補)、三種基本成分(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四種基本單位(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五種組成元素(C、H、0、N、P)。
七、媒體法
媒體法即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其圖曳并茂、聲色俱全、更直觀、更具沖擊力、全方位展示所要表達的內容等特點幫助記憶。如在記憶“八種必需的氨基酸”時,可用Powerpoint軟件制作了一個多媒體“小課件”——把一個笑話和所記內容有機地“嫁接”在一起,一邊播放一邊解說:“蘇軾和佛印是一對好朋友,兩人經(jīng)常在一起切磋。這一天,蘇軾前往廟里找佛印閑敘。當他走到門口時(屏幕顯示蘇軾來到廟門的畫面),忽然靈機一動,想戲弄一下老朋友佛印和尚(屏幕顯示從蘇軾頭頂出現(xiàn)聯(lián)想字框‘今天,我要亮一亮我們蘇家賴諧本色。)。他對著門大喊:‘禿驢何在?可哪想那佛印不是等閑之輩,隨口答道:‘東坡吃草。……”大家盯著聯(lián)想字框‘亮一亮蘇家賴諧本色。然后將屏幕切換成另一畫面,把“亮”、“一亮”、“蘇”、“家”、“賴”、“諧”、“本”、“色”字下加點,并分別點擊顯示出所對應的“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賴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這樣可以長時間記憶。
當然記憶生物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肯動腦、大膽想象,就能創(chuàng)造出許多巧記妙法,生動有趣,記而不忘,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習效率,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