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人
婚姻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結婚。
第三重境界:和一個自己所愛的人及他(她)的習慣,還有他(她)的背景結婚。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白頭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結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飯店里,在親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與一個自己所愛的人結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兩人經過幾年磨合,互與對方的習慣結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與對方的各類親情結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結婚與第一次比,有很大的不同。沒有隆重的婚禮,也沒有親友祝賀,唯一在場的是雙方的默契。而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發(fā)生在最后的兩次。
沸騰的水能殺死細菌。熱戀和沸水一樣,也能殺滅當事人身上的缺點和不足。那些熱戀中完美無缺的白馬王子和小鳥依人的姑娘,進入婚姻這杯不溫不火的水之后,缺點和不足會像細菌一樣重新回來。
這時你必須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習慣結婚,接納和包容他(她)的缺點和不足。
婚姻進入第二重境界之后,就很少有人把離婚掛在嘴上。在心理上,他們已接受了對方性格中的不足,有的甚至還把對方的這種不足變成自己的一種關懷。這時的婚姻是甜美和溫馨的。
然而,婚姻的溫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穩(wěn)固。穩(wěn)固的婚姻還需要第三次升華,那就是與對方的各類親情結婚。
也就是說,把你對他(她)一人的愛擴展到他(她)的父母和親友,并且在這種愛中,對婚姻有了智慧的領悟:你的另一半不單單屬于你,他(她)還屬于他(她)的父母和朋友,甚至還屬于他(她)自己。
如果可以對號入座,那么請審視一下自己的婚姻吧,或者它早已到了需要升華的時候。
(劉暢摘自2009年7月26日《廣州日報》)
他們愛了糖果
一向只愛看韓劇從不關心籃球的她,忽然開始每天鎖定體育頻道的籃球賽事,從NBA到CBA,看得津津有味。不僅觀看,還收集關于籃球賽事和球星的各種信息……很快,她成了真正的鐵桿球迷,球賽日程、比賽進度、國內外球星的名字,經歷、愛好甚至家庭背景等。了然于胸。
愛好的改變有些突然也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原因卻很簡單,她喜歡上一個男子,那男子,是籃球迷,她付出那么多努力,只是為了和他擁有共同的話題。
她的改變,是因為她愛了。
一年四季穿休閑裝的他,忽然讓朋友陪他去買了中規(guī)中矩的西裝、白襯衣、領帶和皮鞋。只是他還不會打領帶,笨拙地跟著朋友學了好多遍才學會。然后,他把毛刺刺的板寸留長,修剪成整齊的短發(fā)。
他這個樣子很好看很文氣,甚至有幾分優(yōu)雅,只是有點不像他。為了適應這裝扮,他走路時自覺放慢腳步,吃飯時不再吆五喝六、推杯換盞……連笑容都收斂,像變了一個人。
他的改變不是無端,是因為他喜歡的女孩說過的一句話,她說她更喜歡穿西裝的優(yōu)雅男子。因為這句話,他改變了自己多年的生活習慣。
他的改變,是因為他愛了。
她從小愛睡懶覺,上學時,要家人喊很多遍才爬起來。上班了,自己住公寓,為了不遲到買了3個鬧鐘,每天早晨此起彼伏地叫個不?!?/p>
可是從某一天起,她忽然成了一個早起的入,每天6點鐘準時起床,甚至無須那些鬧鐘來喚醒。起床后,她便去離住處不遠的學校操場跑步——用同事的話說,她哪根神經錯亂了。
她卻面帶歡喜,她無意中知道自己喜歡的男子每天早晨去那個學校的操場跑步,她毅然改掉了這么多年貪睡的習慣,只是為了在每天早晨碰到他,說一聲你好,一同跑上一段距離,期待那個美好故事的發(fā)生。
她的改變,是因為她愛了。
他是南方人,吃米飯長大,對面食從無興趣,他覺得吃面根本吃不飽,也不好吃。卻忽然有一天,他的餐桌上開始出現(xiàn)饅頭、花卷、水餃、面條……反倒是他吃了近30年的米飯消失不見了。沒聽他說吃不飽,每一頓也都吃得津津有味——他的女友是陜西人,不愛吃米飯,熱衷各種各樣的面食。她喜歡吃的,他就讓自己跟著喜歡,然后好像真的就喜歡上了。
他的改變,是因為他愛了。
沒錯,她愛了,他愛了,他們愛了。愛情從來就有些不可理喻,會讓一個人心甘情愿地改變,放棄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向心愛的人靠近。他們愛了,他們不再是從前的他們。他們愛了,他們慢慢變成另外一個人,變成他們所愛的人。
這樣的改變,叫做愛情。
(韓東摘自《人生與伴侶》2009年8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