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濟 慈 查良錚
霧氣洋溢、果實圓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陽成為友伴。
你們密謀用累累的珠球,
綴滿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樹背負(fù)著蘋果,
讓熟味透進果實的心中。
使葫蘆脹大,鼓起了榛子殼,
好塞進甜核。又為了蜜蜂,
一次一次開放過遲的花朵,
使它們以為日子將永遠(yuǎn)暖和,
因為夏季早填滿它們的黏巢。
賞析
分不清是從哪一縷風(fēng)開始,季節(jié)完成了從夏及秋的轉(zhuǎn)變。盛大的夏日逐漸落下了它重重疊疊的帷幕。
此時人們的心中,難免不涼意忽生。因此,自古詠秋之詩,多肅殺凄然之氣。
但也有人不這樣認(rèn)為。劉禹錫說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秩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逼湟曇爸_闊,其_境之豁朗,令人有撥云見日、暢快淋漓之感。
可見,境由心轉(zhuǎn),有什么樣的心境,就會有什么樣的秋天。
而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筆下,秋日更是一幅熱情洋溢,繽紛絢爛的迷人景象。
秋像一個勤勞忙碌的姑娘,房前屋后地跑著,張燈結(jié)彩,興致勃勃。她一會兒命令果實們成熟,儲滿蜜汁、掛上枝丫;一會兒讓花朵們趁著暖陽,再多開一遍。她,仿佛是在迎候一位尊貴的客人駕臨。
這便是自然之子濟慈的秋天,大地的秋天,——它的美麗值得炫耀,它的甜蜜,值得貯藏。
(小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