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貞
新課程實施的目標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問題教學法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努力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如何把問題教學法應用到物理課堂教學中去,筆者就以教學應用中的幾個例子進行說明。
一、指導預習
讓學生通過自習,帶著引領性問題進行文本閱讀,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預習提綱。在平拋物體的運動一節(jié)中,筆者是通過課本上的例題來設置問題,指導學生預習的。
出示例題:一架老式飛機在高出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102k./h幾的速度水平飛行。為了使飛機上投下的炸彈落在指定的目標上,應該在與轟炸目標的水平距離為多遠的地方投彈?不計空氣阻力。
根據題目,筆者提出以下問題:①只受重力的作用下水平投出的炸彈所做的是什么運動?
②該運動可以分解成哪兩個方向上的分運動?
③分運動的運動規(guī)律公式是什么?
根據筆者所設置的預習提綱,學生們通過對課本的學習很快得出結論。
二、問題教學
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習情趣,強化學習動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發(fā)現、分析并解決問題。在學生了解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后,筆者讓學生就所學內容的深化和應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疑問。有的學生提出:①如何驗證平拋物體運動中分運動與合運動的等時性?②如果在水平飛行的飛機下相隔一定的時間投下物體,站在地面的人會看到物體排成一條拋物線還是一條直線?問題提出后,筆者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們找到了解決方法。此外。用書本上所提供的儀器演示豎直方向的運動和平拋運動。用聽兩個金屬球同時落地只發(fā)出一個聲音的方法,來判斷分運動與合運動的同時性。根據物體平拋運動的特點,水平方向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站在地面上看到拋出去的物體是一條直線。
三、設問練習
設問練習就是在問題教學的基礎上,教師結合課程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要求,設計一些練習和問題,讓學生互相幫助進行練習和解答。
例如,在學習了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后,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在拔河比賽中有一方勝一方敗,雙方的作用力大小關系如何?如果想要取勝,關鍵在于什么?這樣學生會聯系到以前所學的摩擦力的知識。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實驗:在只有一條橡皮筋的情況下,如何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四、回顧反思
指導學生回顧反思,簡要歸結,在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又形成新的拓展,深化探究問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新內容,進入新的學習階段。
例如,完成“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測量后,引導學生討論小結: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嘗試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在測定周期時,可以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也可以從擺球到達最大位移時開始計時,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綜上,新課程物理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大致經歷上述四個環(huán)節(jié)。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經歷一些困難。首先,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師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具備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以及駕馭課堂的能力。特別是問題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握全局,避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著實際漫無邊際,以致于一節(jié)課就在糾纏不清的問題中過去了。其次,還要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能一刀切,不同層次的學生,各人提出的問題可能千差萬別??梢砸龑W生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允許有差別。問題教學法,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使它成為每一個學生終生受益的方法。
教師做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把握好新課程理念,并把理念落實到教學課堂中,使問題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煥發(fā)它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