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宣宗:從“智障人士”到強(qiáng)勢帝王

      2009-09-14 03:18王者覺仁
      百家講壇 2009年16期
      關(guān)鍵詞:宦官天子

      王者覺仁

      在唐朝的22個皇帝中,唐宣宗李忱無疑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

      因為從小到大,他一直被視為“智障人士”。

      在整個長安城,幾乎所有認(rèn)識他的人都這么認(rèn)為。

      從他出生的元和五年(810年)起,到他登基的會昌六年(846年),整整36年間,他幾乎從未享受過真正的親王待遇。而且當(dāng)武宗皇帝病危、大明宮的各派政治勢力正在為新君人選展開激烈較量的時候,他卻一無所知地在遠(yuǎn)離長安的某個地方云游和漂泊……

      然而所有認(rèn)識他的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間,歷史老人的詭譎之手就把這位曾經(jīng)的“智障人士”一舉推上了大唐帝國的金鑾殿,讓他搖身一變,成了唐朝的第十八位天子!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李忱即位之后,忽然爆發(fā)出前所未有的膽識、智慧和魄力,不但一舉消滅了為患帝國長達(dá)半個世紀(jì)的“牛李黨爭”,而且極大地遏制了一貫囂張跋扈的藩鎮(zhèn)勢力和宦官勢力,最終還把淪陷于吐蕃人手里將近百年的河湟失地全境收復(fù),締造了唐朝中晚葉絕無僅有的最后一抹輝煌。

      從“智障人士”到流亡者,再到游方和尚,最后又君臨天下,成為一代強(qiáng)勢帝王……唐宣宗李忱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完全超乎人們的想象。

      那么,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李忱是唐憲宗李純的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天子的皇叔。如此尊貴的一個宗室親王,怎么會在整個前半生都被當(dāng)成傻子呢?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李忱原名李怡,他雖然是憲宗的親生兒子,后也被封為光王,但卻是庶出——母親鄭氏只不過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宮女。由于母親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親王那樣的榮寵,只能在一個無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獨成長。所以他從小就顯得落落寡歡、呆滯木訥,往往與其他親王群居終日而不發(fā)一言。長大成人以后,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愈發(fā)嚴(yán)重。人們紛紛猜測,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間遭遇的一次驚嚇有關(guān)。當(dāng)時光王人官謁見懿安太后,不料剛好撞上官人行刺,雖然是有驚無險——此事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從此以后光王就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十六宅(李唐宗室親王的聚居地)的皇族宗親們于是認(rèn)定,這個本來就呆頭呆腦的家伙這回肯定是嚇傻了。

      此后無論大小場合,光王就成了專門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對象。有一次,文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請諸王,席間眾人歡聲笑語,唯獨光王悶聲不響,文宗就拿他開涮,說:“誰能讓光叔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諸王一哄而上,對他百般戲謔??蛇@個光叔始終都像一根木頭,無論大伙如何戲弄他,他甚至連嘴角都不動一下??粗悄鎭眄樖艿哪樱娙嗽桨l(fā)開心,文宗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眾人也不斷哄堂大笑。

      可是就在這時候,有一個年輕的親王卻忽然止住了笑容。

      這個親王就是后來的武宗李炎。

      雖然李炎剛才戲弄光王的時候也很起勁,可現(xiàn)在他忽然在想——一個人居然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不為一切外物所動,他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測!

      李炎忽然有點兒不寒而栗,他下意識地覺得,光王很可能屬于后者。

      到了李炎登基之后,多年前那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武宗李炎越來越覺得,光王內(nèi)心深處極有可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倘若真的如此,那他這個天子就不能對此無動于衷了。

      身邊留著這么一個“深不可測”的人,遲早是個禍害!

      于是,后來種種“意外事故”就頻頻降臨到光王身上。要么是和皇帝一起玩馬球時突然從馬上墜落,要么就是在宮中走著走著,忽然被什么東西絆倒,一骨碌從臺階上滾了下去……總之沒有一次不是摔得鼻青臉腫、滿身傷痕。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午后,光王和諸親王隨同天子出游,其間眾人又在一起聚宴暢飲,酒后回宮時天色已晚,大家都有些醉眼朦朧。沒有人注意到,那個倒霉的光叔又一次從馬背上“意外”跌落,昏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漫天飄飛的鵝毛大雪很快就把他層層覆蓋。

      武宗李炎料定——“失足墜馬”的光叔這次肯定是回不來了。

      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人們就在十六宅里看見了光王——一個活的光王。

      盡管走路的時候一瘸一拐,臉上青一塊紫一塊,可一個活生生的光王還是出人意料地站在了武宗李炎的面前。

      他好像死不了,無論怎么折騰就是死不了!

      武宗李炎最后終于橫下一條心。

      他不想再煞費苦心地制造什么“意外”了,他決定一勞永逸地翦除這個潛在的禍患。

      隨后的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內(nèi)侍宦官綁架,不由分說地關(guān)進(jìn)了永巷,幾天后又被捆得像個肉粽一樣扔進(jìn)了宮廁。內(nèi)侍宦官仇公武對武宗說,這種賤骨頭沒那么容易死,干脆給他一刀,一了百了。武宗點頭同意。仇公武隨后趕到宮廁,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奄奄一息的光王撈了出來,隨即用糞土覆蓋在他身上,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他運(yùn)出了宮。

      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的光王,從此離開長安,流落民間……

      后來的許多筆記史都稱光王隱姓埋名,跋山涉水,一路逃到了浙江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的安國寺落發(fā)為僧,法名瓊俊。二百多年后,北宋的大文豪、著名的佛教居士蘇軾途經(jīng)此處,追憶唐宣宗李忱的這段傳奇人生,特地留下了一首詩:“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豈為龍顏更分別,只應(yīng)天眼識天人?!?/p>

      會昌六年春天,唐武宗李炎病危,他的幾個兒子都還年幼,帝國沒有儲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就在這個微妙的時刻,早已被世人遺忘得一干二凈的光王,忽然在宦官仇公武、馬元贄等人的簇?fù)硐拢鋈艘饬系鼗氐搅碎L安。

      這一年暮春,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而且改名李忱。

      所有人都知道,在“皇叔”的稱謂中多了一個“太”字,就是儲君的象征。當(dāng)年的智障人士,居然馬上就要成為金鑾殿上的真龍?zhí)熳?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難以置信和不可思議。

      可是他們很快就回過神來了。

      因為光王是宦官仇公武等人帶回來的。而宦官們需要的就是一個傀儡——一個可以任由他們擺布的窩囊廢和應(yīng)聲蟲!既然如此,光王當(dāng)然就是不二人選。在李唐宗室的諸多親王中,還有誰比光王更適合充當(dāng)這個傀儡呢?

      在皇太叔李忱接見文武百官的儀式上,宦官仇公武的臉上一直蕩漾著一個心花怒放的笑容。

      是的,他有理由這么笑。好幾年前他就知道,自己從臭氣熏天的宮廁中撈出的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傻子,而是一塊舉足輕重的政治籌碼!他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夠把他拱上帝座,然后順理成章地掌控朝政!

      而今,一切終于如愿以償,仇公武當(dāng)然有理由笑得這么燦爛。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當(dāng)李忱開始著手處理政務(wù)時,仇公武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眼前的李忱忽然變得無比陌生。他神色威嚴(yán),目光從容,言談舉止沉著有力,決斷政務(wù)有條不紊,看上去和從前判若兩人!

      仇公武既震驚又困惑。

      難道說,這才是光王的本來面目?

      難道這36年來他一直在裝瘋賣傻,一直在隱藏真實的自己?

      直到此時,仇公武才恍然大悟,原來武宗當(dāng)年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這個“傻子光叔”置于死地,是因為在他那愚癡木訥的外表之下,隱藏著常人莫及的才干和韜略。

      可現(xiàn)在明白已經(jīng)太晚了,因為生米已經(jīng)做成了熟飯,仇公武悲哀而無奈地意識到——自己處心積慮所做的這一切,到頭來只是替李忱做了一回嫁衣!

      宣宗李忱剛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隱忍了大半生的他,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將武宗李炎所建立的一切徹底推翻。

      首當(dāng)其沖者,就是武宗一朝的強(qiáng)勢宰相李德裕及其黨人。李忱正式執(zhí)政的第二天就罷免了李德裕,此后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宣宗李忱就把所有重要的李黨成員全部貶出了朝廷,用行動全盤否定了會昌政治,同時迅速拔擢了一批新人,完成了對中樞政治的換血,建立了他自己的宰執(zhí)班子。

      李忱執(zhí)政的大中時代之所以被后人譽(yù)為“小貞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宣宗李忱的自律和勤政。

      登基不久,宣宗李忱便命人把《貞觀政要》書寫在屏風(fēng)上,時常站在屏風(fēng)前逐字逐句地閱讀。此外他還命翰林學(xué)士令狐絢每天朗讀太宗所撰的《金鏡》給他聽,凡是聽到重要的地方,便會讓令狐絢停下來,說:“若欲天下太平,當(dāng)以此言為首要。”

      還有一件事也足以證明宣宗的勤政確實非一般君主可比。有一天,宣宗忽然對令狐絢說:“朕想知道文武百官的姓名和官秩?!卑俟偃藬?shù)多如牛毛,天子如何認(rèn)得過來?令狐絢頓時大為躊躇,只好據(jù)實稟報:“六品以下,官職低微,數(shù)目眾多,都由吏部授職,五品以上,才是由宰執(zhí)提名,然后制詔宣授,各有簿籍及冊命,稱為‘具員?!?/p>

      宣宗隨后便命宰相編了五卷本的《具員御覽》,放在案頭時時翻閱。

      勤政的君主總是喜歡事必躬親,并且總能明察秋毫,宣宗李忱在這一點上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有一次他到北苑打獵,遇到一個樵夫。李忱問他的縣籍,那人回說是涇陽(今陜西涇陽)人,李忱就問他縣官是誰,樵夫答:“李行言。”李忱又問:“政事治理得如何?”樵夫說:“此人不善通融,甚為固執(zhí)。他曾經(jīng)抓了幾個強(qiáng)盜,這些強(qiáng)盜跟北司的禁軍有些交情,北司就點名要他放人,李行言不但不放,還把這幾個人殺了。”

      李忱聽完后一言不發(fā),回宮后就把此事和李行言的名字記了下來,釘在了柱子上。事情過去一個多月后,恰逢李行言升任海州(今江蘇連云港)刺史,入朝謝恩,宣宗就賜給他金魚袋和紫衣。有唐一代,這象征著極大的榮寵,尤其在宣宗一朝,這樣的賞賜更是絕無僅有。李行言受寵若驚,同時又大惑不解。宣宗說:“你知道為什么能穿上紫衣嗎?”李行言誠惶誠恐地說不知道,宣宗就命人取下殿柱上的帖子給他看。

      還有一次,宣宗到渭水狩獵,路過一佛祠,看見醴泉(今陜西禮泉)縣的一些父老正在設(shè)齋禱祝,祈求任期已滿的醴泉縣令李君爽能夠留任。宣宗將這個縣令的名字默記在心。過后懷州刺史出缺,宣宗遂親筆寫給宰相一張條子,將此職授予李君爽。宰相們愕然良久,不知道一個區(qū)區(qū)的醴泉縣令何以能上達(dá)天聽,得到皇帝的青睞。隨后李君爽入朝謝恩,天子將此事一說,宰相們才恍然大悟。

      久而久之,朝臣們就明白了,皇上表面上是外出游獵,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深入民間、了解民情,并且實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

      但是天下之大,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為此他特意想了個辦法,秘令翰林學(xué)士韋澳將天下各州的風(fēng)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編為一冊,專門供他閱覽。天子將其命名為《處分語》,此事除了韋澳之外無人知曉。不久,鄧州刺史薛弘宗入朝奏事,下殿后忍不住對韋澳說:“皇上對本州事務(wù)了解和熟悉的程度真是令人驚嘆啊!”韋澳當(dāng)然知道,天子掌握的資料正是出自《處分語》。

      在這種目光如炬洞察一切的天子面前,如果有人心存僥幸,那他就要遭殃了。有一次主管財政的大臣在奏疏中把“漬污帛”(被水浸濕污染的布帛)中的“漬”寫成了“清”,樞密承旨孫隱中就把那個錯字盼筆畫修改了一下。不料宣宗拿到奏疏,一眼就看見了那個被涂改過的字,頓時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涂改奏疏的人。孫隱中隨后便以“擅改奏章”的罪名遭到了處罰。

      宣宗李忱的事必躬親還不僅僅體現(xiàn)在治理朝政上,就連生活中的一些瑣碎事務(wù)也是如此。宮中負(fù)責(zé)灑掃的那些雜役,宣宗李忱只要見過一面就能記住他們的姓名和各自的職能,所以不管宮中要做什么事、派什么活,天子往往隨口就能點名讓人去干,而且每次派任都毫無差錯,讓宮中的宦官和差役們咋舌不已。

      宣宗一朝,原本甚囂塵上的“牛李黨爭”終于偃旗息鼓,其原因除了兩黨的黨魁相繼離世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宣宗李忱駕馭百官的智術(shù)、心機(jī)和手腕均非前幾任天子可比。

      早在大中初年,人們從宰相馬植旋起旋落的命運(yùn)中就已經(jīng)明白了一點——要在這個宣宗皇帝的朝廷上結(jié)黨,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馬植是在大中二年(848年)五月人相的,本來干得好好的,可到了大中四年四月,馬植突然被一紙詔書貶出了朝廷,外放為天平節(jié)度使。

      此次貶謫在事前毫無征兆,所以人們對此感到難以理解。后來他們才知道:原來是一條寶玉腰帶惹的禍。

      這條寶玉腰帶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賞賜給了左軍中尉馬元贄。眾所周知,宦官馬元贄是擁立宣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所以,不管天子在內(nèi)心是如何看待這個功高權(quán)重的宦官,但在表面上,還是對他極盡恩寵和禮遇之能事,從登基之后便賞賜不斷,這條腰帶只是為數(shù)眾多的賜物之一。

      可忽然有一天,在朝會上,宣宗李忱卻赫然發(fā)現(xiàn)——這條腰帶系在了宰相馬植的腰上。

      這個發(fā)現(xiàn)非同小可。天子立刻產(chǎn)生了極大的懷疑和警覺。他當(dāng)場質(zhì)問馬植,這條腰帶是不是馬元贄送給他的。馬植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不敢隱瞞,只好道出真相。第二天,宣宗李忱就毫不留情地罷去了他的相職,并將他貶出朝廷。

      因為一條腰帶而罷去一位宰相,這種事情乍一看會讓人覺得荒謬??稍谛诶畛揽磥恚@件事一點兒也不荒謬。

      他的理由是:馬植與馬元贄本來就是同宗,而他們一個是當(dāng)朝宰輔,一個是得勢宦官,具有這種關(guān)系和身份的兩個人原本就應(yīng)該主動避嫌而不能走得太近,如今馬元贄居然把天子的賜物轉(zhuǎn)送給馬植,那就證明他們已經(jīng)越過了雷池,天子就完全有理由認(rèn)為他們有結(jié)黨的嫌疑。

      退一步講,就算馬植與馬元贄沒有結(jié)黨,可僅僅是“禁中與外廷暗中交通”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對登基未久的天子構(gòu)成某種潛在的威脅了。宣宗李忱絕不會讓自己像文宗那樣受制于強(qiáng)勢宦官仇士良,也不可能像武宗那樣事事聽從于強(qiáng)勢宰相李德裕。

      因為,李忱是一個強(qiáng)勢天子!

      宣宗李忱在位期間,除了以強(qiáng)硬手腕消滅黨爭、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囂張氣焰之外,還有一項巨大的歷史功績不可不提。

      那就是河湟的收復(fù)。

      自從安史之亂以來,河、湟地區(qū)(今甘肅及青海東部)已經(jīng)被吐蕃占據(jù)了將近百年之久。玄宗之后的歷任天子,尤其是憲宗李純,雖然大都懷有收復(fù)河湟的志向,但始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藩鎮(zhèn)之亂連年不絕,朝廷不得不屢屢用兵,而且朝政又被黨爭和宦禍搞得烏煙瘴氣,使得李唐王朝自顧尚且不暇,更不用說騰出手去對付吐蕃人了。到了武宗會昌年間,形勢開始發(fā)生逆轉(zhuǎn)——吐蕃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內(nèi)戰(zhàn),其國內(nèi)政局紊亂,人心離散。

      上天似乎注定要把收復(fù)河湟的歷史功績送給宣宗李忱。

      因為吐蕃開始走向衰亡的時候,正是他登上歷史舞臺的前夕。

      李忱即位后的大中三年二月,原本在吐蕃控制之下的秦州、原州、安樂州,以及石門、驛藏、制勝、石峽、木靖、木峽、六盤等“三州七關(guān)”在一夜之間全部歸降大唐。

      本來三州七關(guān)的收復(fù)就已經(jīng)夠讓大唐臣民出乎意料了,沒想到短短兩年之后,所有河湟失地竟然又被一個叫張義潮的人一一收復(fù),全部回歸了大唐版圖。

      不可否認(rèn),百年失地的收復(fù)并不是宣宗的武功,而是一時的機(jī)運(yùn)。如果說消滅黨爭、遏制宦官和整頓吏治的確是出于宣宗的個人努力的話,那么收復(fù)河湟卻顯然是上天的饋贈。但不管怎么說,自從安史之亂后,已經(jīng)在內(nèi)憂外患的灰暗歷史中艱難行進(jìn)了近百年的大唐帝國,畢竟還是在宣宗李忱的手里閃耀出了一抹輝煌。

      宣宗時代,帝國雖然稱不上是太平盛世,但起碼也算是承平之局?!按笾兄巍甭湎箩∧缓?,歷史給予了李忱很高的評價:“宣宗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jǐn)節(jié)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適于唐亡,人思咪之,謂之‘小太宗!”

      由于宣宗李忱的勵精圖治,使得我們在時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夠在9世紀(jì)混亂不堪的歷史迷局中,有幸瞥見一抹盛唐的余暉。

      然而,當(dāng)李忱轉(zhuǎn)過身去之后,黑暗便無情地吞噬了我們的目光。當(dāng)大唐王朝在宣宗李忱的手中完成最后一個華麗轉(zhuǎn)身,各種內(nèi)憂外患便紛至沓來,帝國終于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亡……

      編輯楊志慶

      猜你喜歡
      宦官天子
      詩可以觀:關(guān)于《商頌》為商代詩歌的幾個疑問
      天子當(dāng)屏而立
      宋徽宗《瑞鶴圖》中物象表達(dá)淺析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
      無字碑隨想
      論北魏西郊祭天
      公平交易是外交準(zhǔn)則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下)
      朝鮮為何沒有宦官亂政?
      對西周王權(quán)衰微的分析
      尤溪县| 渝中区| 孟连| 航空| 集贤县| 大埔区| 泸州市| 高陵县| 定边县| 阿合奇县| 美姑县| 西昌市| 潢川县| 大荔县| 乌兰浩特市| 隆安县| 奉贤区| 邵东县| 镇康县| 南康市| 惠来县| 揭东县| 玛沁县| 铜山县| 鹿泉市| 安陆市| 广河县| 西藏| 三门峡市| 莱芜市| 佳木斯市| 日土县| 普兰县| 六枝特区| 高要市| 南投市| 华亭县| 榕江县| 西畴县| 渝中区|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