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精神頓悟”與“重要瞬間”

      2009-09-19 09:15:58李新博
      文藝評論 2009年4期
      關鍵詞:意識流喬伊斯伍爾夫

      李新博

      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席卷歐美,象征主義、未來主義、意象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和超現實主義等多家流派爭奇斗艷,各領風騷,其中意識流小說經久不衰,至今仍在展示著其獨有的藝術魅力。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和美國的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被并稱為西方文壇上的“意識流小說三杰”。“精神頓悟”和“重要瞬間”分別是喬伊斯和伍爾夫早期現代主義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關鍵概念和主要技巧,為他們日后現代主義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登峰造極的意識流技巧奠定了基礎。因此,比較這兩個概念內涵的異同,對于解讀現代意識流小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喬伊斯的“精神頓悟”(epiphany)有三層涵義:首先,“頓悟說”是喬伊斯“真正具有新意的理論觀點”,他認為作家應該“極其小心地記錄”那些平時并不起眼的人、事、物在特殊時刻突然生成的“稍縱即逝”的精神靈光與啟示意義,并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進行藝術加工,呈現普通人物在這一特殊時刻對現實和人生的瞬間頓悟,并把讀者也一并“導入精神感悟的狀態(tài)”。其次,“精神頓悟”是喬伊斯在小說創(chuàng)作生涯初期運用的一種實驗性的創(chuàng)作技巧,在揭示人物瞬間的意識反應和心理變化方面與后來的“意識流”技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這兩種技巧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第三,喬伊斯的“精神頓悟”意指在人生某個“最微妙、最短暫的時刻”產生的“一種突然的精神顯靈”:身為普通人的主人公在經歷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事件和心理體驗之后,終于在頃刻之間靈光閃現,猛然醒悟,獲得了“一種猝然的心領神會”,頓時看清了自己真實的生存處境(窘境或困境),并從中悟出了生活的本質和人生的真諦。

      伍爾夫的“重要瞬間”(moment of importance)又稱“存在瞬間”(moment of being),同樣具有三層涵義:第一,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論,“瞬間說”源于伍爾夫的生命觀——她“相信生命中只存在著為數不多的那種至關重要的瞬間”,認為“生命的精髓在于重要的瞬間”。第二,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技巧,伍爾夫的“重要瞬間”是對傳統(tǒng)“寫實”技巧的徹底顛覆,她的各類意識流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即人物在一個“重要瞬間”的意識反應和心理變化。為了在片刻之間捕捉到永恒,伍爾夫以巨大的心理時空超越有限的物理時空,用細膩的筆觸深入探察人物復雜的精神結構,通過意識流的再現來詮釋內心的真實,通過瞬間的感悟來揭開生活的面紗。第三,伍爾夫的“重要瞬間”意指在一個特定時間與空間內,許多“生活的原子”突然激活了“沉睡在心靈底壁上”的一連串記憶、思想和情感,進而觸發(fā)人物剎那間的印象感覺、飄忽思緒和聯(lián)翩浮想。無論是內心直覺感受的瞬間還是感性與理性相交融的瞬間,這一時刻都演變成了重要的瞬間或生存的關鍵時間,因此時此刻人物正在對現實世界做出真實的反應,其多維性的意識流動中囊括了對往昔的回憶、對現時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想,使這一刻升華為“歷史、現在與未來相融合的一個交點”,過去在現在復活、未來在當下顯現。于是,人物在這一瞬間突然感悟到了某種生命的哲理。

      喬伊斯的《一朵浮云》講述了一個典型的“精神頓悟”故事,而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則向讀者展現了敘事者突發(fā)遐想的一個“重要瞬間”。通過比較這兩部頗具代表意義的短篇小說,我們可以發(fā)現,作為一種呈現人物剎那間的情緒波動和思想轉折的敘事技巧,喬伊斯的“精神頓悟”和伍爾夫的“重要瞬間”在本質上具有三個顯著的共性:

      第一,“精神頓悟”和“重要瞬間”都屬于心理瞬間,揭示人物在某一時刻對現實和人生的突然感悟。

      第二,“精神頓悟”和“重要瞬間”都需要外部客觀對應物的刺激與配合,通過某些事件或某種情境喚起人物對外部世界的心理反應,并在悟出真相、茅塞頓開之后,超越人物個人的狹隘的自我認識,獲得更具廣泛象征意義的生命認識和存在解讀。

      第三,“精神頓悟”和“重要瞬間”都真實地反映了人物的“在場”意識,通過描摹人物感知生活的內心世界來剝離客觀幻象、折射主觀真實。

      在《一朵浮云》中,喬伊斯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沉悶和齷齪的生存環(huán)境、毫無品位與溫馨的家庭生活以及昔日好友加拉赫海外發(fā)跡歸來時的趾高氣揚給主人公小昌德勒帶來的一系列“在場”刺激和心理體驗,使這個碌碌無為卻又不甘沉淪的“小男人”在羞憤、幻滅與絕望之中猛然意識到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反差以及自己家庭與事業(yè)的雙重失敗,只能無奈地涌出“悔恨的淚水”?!秹ι系陌唿c》同樣僅僅擷取生活中的一個“碎片”來展開敘述,只是伍爾夫幾乎完全聚焦于此刻的心理瞬間,全程記錄了墻上斑點這個外部客觀物突然觸發(fā)的敘事者的意識躍動過程,而這一瞬間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此時此刻的翩翩思緒能使我們超越現實表象、感悟人生真諦。

      作為一種對人類存在的實驗性的觀照方式,喬伊斯的“精神頓悟”和伍爾夫的“重要瞬間”在敘事結構上有著三個明顯的差異:

      第一,“精神頓悟”故事采用線型狀結構,與情節(jié)和行動(即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這種感悟不是突如其來、出乎意料,而是具有前因后果的邏輯關系,即事件觸發(fā)感受、感受催化頓悟;“重要瞬間”故事則運用蛛網狀結構,呈現的不是傳統(tǒng)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刻畫和因果邏輯關系,而是由某個外部刺激物誘發(fā)的敘述者對不同哲理性問題的一系列浮想,主題包羅萬象、時空交叉重疊,在一個“重要瞬間”中其實蘊涵著無數個更短的瞬間,通過思緒的“出發(fā)—旅行—返回”的不斷重現,來創(chuàng)造一種“關于現實與真理本質的復雜的話語”。

      第二,“精神頓悟”發(fā)生在主人公思想轉折的關鍵時刻,具有突發(fā)性和即時性的特點,瞬間的頓悟帶來了故事的高潮,而敘事也在這一高潮中戛然而止;與之相反,“重要瞬間”沒有高潮,完全是一條翻騰流淌的意識之河,整篇故事只是客觀地全程記錄人物在沉思冥想中內心意識流動跳躍的一個過程,具有超時空、流動性、碎片性的特點,是意識更為自然的流露,敘事則隨著人物意識活動的結束而突然終止。

      第三,“精神頓悟”具有社會層面和道德層面的反思與批判意義,而“重要瞬間”則關注心理現實,與道德評判無關,僅限于描寫個體的感知與體驗,通過人物由具象到抽象的無限遐想來揭示現代人意識與思維的實質。

      仍以《一朵浮云》和《墻上的斑點》為例。喬伊斯的《一朵浮云》運用“赴約途中→酒吧重逢→回到家中”這一線型狀結構來展開敘事:八年前,小昌德勒送別了決定出國闖蕩的加拉赫,如今他應這位事業(yè)有成的老朋友之約去本地的一家酒吧相會,一路上充滿了投奔老友、實現夢想的憧憬與期待,然而事與愿違,發(fā)跡后的加拉赫已是判若兩人,狂妄自大且俗不可耐,于是,此次別后重逢順理成章地只能造成小昌德勒的徹底幻滅,而他在垂頭喪氣地回到家后,還得面對哭鬧的孩子和焦躁的妻子,這些無法逃避的凄慘現實必然使他在絕望的瞬間突然大徹大悟,整篇敘事就在主人公的這番精神頓悟中達到了高潮并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了回味、感悟與自省的廣闊空間。此外,這篇小說還以寫實的手法展現了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沉悶、齷齪的市井生活圖景,并在這一背景下觀照主人公作為普通小職員既渴求生活情趣又無力逃避現實的窘境和心態(tài),以此諷喻現代人精神癱瘓的悲劇式生存狀態(tài),進而催發(fā)讀者的反思與頓悟。

      與此相反,《墻上的斑點》則是一種蛛網狀的輻射式敘事結構,體現了意識流小說“重靈魂而輕身體、重主觀感受而輕客觀事物、重心理時間而輕物理時間”的創(chuàng)作原則:伍爾夫在這里完全擯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刻畫和因果邏輯,創(chuàng)造性地以“墻上斑點”這個外在意象為客觀媒介來激活敘事者的意識與遐想,并同樣以這個小斑點為軸心來輻射出五條展開聯(lián)想的“射線”,使整篇小說的敘事結構宛如“一幅精美的意識圖案”、一朵盛開的思維之花。從主題意義上看,“墻上斑點”這個具象觸發(fā)了敘事者關于戰(zhàn)爭與死亡、自然與秩序、藝術與人生、理性與感性、必然與偶然等重大問題的一系列抽象聯(lián)想和哲學思考,由此可見,這篇小說呈現的是一次以“墻上斑點”為起點和終點進行往返巡回的心靈之旅,伍爾夫不僅以其細膩的情思和神奇的技巧瞬間釋放了心中郁積的豐富情愫,而且在意識和現實反復剎那交錯之際展現了意識與存在的關系,揭示了現代人紛亂復雜的心理結構和內心世界。在小說結尾處,一個外人的出現和話語猛然打斷了敘事者的超越時空的飛揚思緒,讓他(她)最終發(fā)現墻壁上的這個斑點原來是一只蝸牛,這時,小說的敘事便隨著人物意識活動的結束而就此終止。但是,生活中這一悠然獨處、靜坐冥想的短短“瞬間”卻無疑是我們在飄忽不定的意識靈動中觀照精神世界、展開心靈對話、透視生活本質、感悟生存意義的“重要”時刻和“關鍵”時間。

      真實的現實不是反觀于外部的客觀世界,而是根植于內心的感覺世界。頓悟的瞬間盡管只是生活的一個片斷,卻蘊含了“全部生活的意義”:喬伊斯的“精神頓悟”揭示了現代社會的精神癱瘓和現代人的精神創(chuàng)傷,引發(fā)了主人公對自我、對人生的重新認識和大徹大悟;伍爾夫的“重要瞬間”則演繹了人物思緒的往返巡回,展示了現代人意識流動的多維性以及心理時空的巨大包容性和結構能力。這兩位現代意識流小說大師擯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文本形式和敘事技巧,借助對人類存在的實驗性的觀照方式和敘事模式,不僅讓讀者隨著小說人物一起突生靈悟并獲得精神啟示,而且開啟了現代小說“向內轉”的全新視域和創(chuàng)作思路。

      (作者單位:廣東商學院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參見殷企平等《英國小說批評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5頁。

      {2}李維屏《論〈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頓悟”》,《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3}劉星《光與影的世界——伍爾夫的〈邱園記事〉》,《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年第2期。

      {4}胡妮《精神頓悟與重要瞬間——〈一朵浮云〉與〈墻上的斑點〉之比較》,《時代文學》2008年第4期。

      {5}蔣虹《“精神頓悟”與“重要瞬間”——試比較喬伊斯的〈死者〉和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6}李維屏《英美意識流小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7}張媛媛、柯群勝《永恒而真實的瞬間——評弗·伍爾夫的〈墻上的斑點〉》,《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猜你喜歡
      意識流喬伊斯伍爾夫
      中國古代“飛翔”意象審美意識流變史建構
      齊魯藝苑(2022年1期)2022-04-19 13:56:56
      論維柯對喬伊斯小說詩學的影響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不給善良增加負擔
      喬伊斯·卡洛爾·奧茨作品綜述
      當邊緣遇上意識流——寫在呂紅《美國情人》發(fā)表十周年之際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論英美文學的意識流文本的現代批判
      伍爾夫《黛洛維夫人》的意識流技巧
      喬伊斯《小云朵》中的敘述聚焦形式研究
      外語學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10
      通榆县| 麻城市| 贞丰县| 商都县| 石嘴山市| 衡阳市| 临猗县| 文成县| 开江县| 通山县| 江阴市| 郸城县| 汽车| 凤冈县| 望奎县| 海林市| 清丰县| 岱山县| 湘阴县| 修水县| 岱山县| 徐州市| 彩票| 潜江市| 永嘉县| 武胜县| 龙岩市| 永嘉县| 泸溪县| 兴宁市| 永嘉县| 清丰县| 灯塔市| 庆安县| 肃宁县| 甘孜县| 铜陵市| 金堂县| 衡水市| 汉寿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