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時勝
“大理三月好風(fēng)光,蝴蝶泉邊好梳妝……”
一部《五朵金花》,一首《蝴蝶泉邊》,讓人們心馳神往于由神話中的彩蝶、溪澗中的靈泉和大山中的古木所構(gòu)成的斑斕意境之中。
其實,早在300多年前,蝴蝶泉就已蜚聲天下了。
300多年前的徐霞客就曾說:“蝴蝶泉之異,余聞之已久?!辈⒃谒挠斡浿袑懙溃骸啊铰从袠浯蠛媳?,倚崖而聳立,下有泉,東向漱根竅而出,清洌可鑒。稍東,其下又有一樹,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luò)繹,五色煥然。游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p>
看了這樣的文字后,連當代著名作家馮牧先生也不禁贊嘆道:“這是一幅多么令人目炫神迷而又美妙奇麗的景象!無怪乎許多來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設(shè)法去觀賞一下這個人間奇觀了?!?/p>
蝴蝶泉在蒼山十九峰的第一峰云弄峰下,距大理市下關(guān)40公里左右。穿過一座鐫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的大理石牌坊后,你很快就會看到在綠樹掩映中,有一泓用大理石圍砌的泉池。池壁的西面嵌有郭沫若手書的“蝴蝶泉”三個大字,池底汩汩地涌流著清碧的泉水,泉水逶迤東下最終匯入洱海。泉水清冽甘美,取之可飲。有諺曰:“喝點蝶泉水,夠你萬年醉?!?/p>
馮牧先生在《瀾滄江邊的蝴蝶會》一文中這樣略帶遺憾地寫道:“雖然去晚了,但我并沒有像徐霞客那樣悵然而返。我還是看到了成百的蝴蝶在集會。在一泓清澈如鏡的泉水上央,環(huán)繞著一株枝葉婆娑的大樹,一群彩色繽紛的蝴蝶正在翩翩飛舞,映著水潭中映出的倒影,確實是使人感到一種超乎常態(tài)的美麗?!?/p>
不知道馮牧這位對云南的一草一木畢生傾注深情的大作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最后一次來大理的時候,是否再次探訪過這片心儀的風(fēng)景?我倒希望先生沒有成行,只留意念中一個永遠的夢境、永遠的向往、永遠的遺憾!因為那次大理之行后不久,先生便在北京溘然長逝了!先生大概是有預(yù)感的,記憶中他用沉重的語調(diào)對我們說:“這也許是我最后一次來云南了……云南很美……”先生是在林業(yè)部舉行的一次筆會上為我們授課時發(fā)出這樣的悲音的!當時先生有些疲憊、有些黯然的神情,至今回想起來,仍然讓我心痛——尖銳的痛!難以釋懷的痛!
著名詩人郭沫若于20世紀60年代初到大理游蝴蝶泉時,聽到過一個凄美的故事——
蝴蝶泉又叫無底潭。古時候,云弄峰下有個叫羊角村的地方,住著一位如花似玉,心靈手巧的姑娘雯姑。她的勤勞和美麗使小伙子們做夢都想得到她純真的愛情。云弄峰上有個英俊的白族年輕獵人名叫霞郎,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為人善良。有一年,雯姑與霞郎在三月三的朝山會上相逢,一見鐘情,互訂終身。蒼山下住著一個兇惡殘暴的世襲領(lǐng)主榆王,他得知雯姑美貌無比,打定主意要雯姑做他的第八個妃子。于是派人把雯姑搶入宮中。霞郎知道后,冒著生命危險,潛入宮內(nèi)救出了雯姑。榆王發(fā)覺后,立即帶兵窮追。他倆跑到無底潭邊時,已精疲力竭,帶著刀槍火把的追兵已到眼前,危急中兩人雙雙跳入無底潭中。次日,打撈霞郎和雯姑的鄉(xiāng)親們沒有找到兩人的尸體,卻看見從深潭中翻起的一個巨大氣泡內(nèi)飛出了一對色彩斑斕、鮮艷美麗的蝴蝶。彩蝶在水面上形影不離,蹁躚起舞,引來了四面八方的無數(shù)蝴蝶,在水潭上空嬉戲盤旋。從此,人們便把無底潭稱為蝴蝶泉。盡管這是一個傳說,然而每當農(nóng)歷四月,山花爛漫之時,確實有成千上萬,形態(tài)各異的蝴蝶到泉邊相聚。
聽完后,詩人滿懷激情地即興寫下了長達76行的《蝴蝶泉》詩,開篇是:“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shù)。首尾聯(lián)接數(shù)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五彩繽紛勝似花,隨風(fēng)飄搖朝復(fù)暮。蝶會游人多好奇,以物擊之散還聚?!痹跀⑹隽诉@對青年的愛情悲劇后,詩人感慨道:
四方蝴蝶盡飛來,首尾聯(lián)作千秋舞。
從此年年蝶會開,四月廿五年一度。
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賦。
低首自惜來太遲,期以明春不再誤。
對于大詩人郭沫若來說,蝴蝶泉的蝴蝶盛會依然是一個向往中的夢境,只有“低首自惜來太遲,期以明春不再誤”!然而,匆匆一去,詩人再也沒有時間探望他向往中的佳境。
當代著名畫家徐悲鴻游覽過清碧溪,并留下了優(yōu)美的文字,但似乎沒有去過蝴蝶泉。我曾經(jīng)無端地為他扼腕嘆息。假如他來過蝴蝶泉,又有幸觀賞到了蝴蝶盛會,這位天才畫家的筆下是否會誕生如同《駿馬》一樣著名的《蝴蝶》呢?我想,完全有這種可能!
雖然蝴蝶泉的種種奇觀,自有其科學(xué)成因,但我們依然堅信雯姑和霞郎的傳說有存在的必然。因為它寄寓了一個民族對美的禮贊,對惡的鄙棄;它蘊含了一個民族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燦爛生命的尊重。這個智慧的民族用一個美麗的生靈蝴蝶作載體,向世界宣告了自己對生活、對愛情、對生命乃至對世界的闡釋和理解。
凄艷的神話故事為絢爛的自然奇觀注入了律動的靈魂,讓美昭示愛,讓生命詮釋美,這有什么錯呢?
《五朵金花》也罷,郭沫若的詩篇也罷,馮牧先生的美文也罷……不都是對美的生命的禮贊、對美的生活的謳歌嗎?明代楊慎《蝴蝶戲珍珠》詩中的“漆園仙夢到綃宮,栩栩輕煙裊裊風(fēng)。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和清代詩人沙琛在《蝴蝶泉》詩中所贊嘆的“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不也是這樣嗎?
1981年6月21日,《四川日報》刊登了一則消息:冷清多年的大理蝴蝶泉,今年意外出現(xiàn)了五彩繽紛的蝶群。蝴蝶會前半月,蝴蝶泉畔就開始有蝴蝶來潮。正會這天(農(nóng)歷4月15日),古老蒼勁的蝴蝶樹,花團爭艷,芳香誘人,彩蝶聞香而來。大蝶呈白黑色,巴掌般大,小蝶是金黃色,銅錢般大,多達百種,棲樹時,簇擁成團?!泵磕甏合闹?,風(fēng)和日麗,萬木吐翠,百花爭艷,蝴蝶泉所在的山麓凹處,氣候適宜,花繁草茂,成千上萬的蝴蝶歡聚于此,追逐嬉戲,千嬌百態(tài),斑斕繽紛。彩蝶越聚越多時,數(shù)十只彩蝶,連須勾足,結(jié)成一長串,懸掛于合歡樹的枝條上,構(gòu)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觀。
據(jù)記載,蝴蝶泉最近的一次蝴蝶大聚會,是1991年5月23日。此后的多年里,蝴蝶泉在人們的記憶中,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蝴蝶首尾相接、簇擁成團的奇觀。
2004年1月1日,蝴蝶泉公園新落成的“蝴蝶大世界”開館,3萬多只人工飼養(yǎng)繁殖而出的彩蝶撲閃著美麗的翅膀,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久違的蝴蝶又重新讓寂靜多年的蝴蝶泉煥發(fā)出了勃勃生機。
而今,每一位到蝴蝶泉游覽的游客,不會再為看不到蝴蝶而空留一腔遺憾。每天都為游客欣然開放的“蝴蝶大世界”,集蝴蝶養(yǎng)殖、博覽、科普及觀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從蝴蝶的幼蟲到破蛹成蝶、生息繁衍的整個過程都能在這里看到,是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培殖蝴蝶種類最多的蝴蝶場館之一。館內(nèi)已培育出紅鋸?fù)惖?、中華枯葉蝶、金斑蝶、斐豹蛺蝶、尾鳳蝶等100多個蝴蝶品種。工作人員每天在館內(nèi)放飛3萬只蝴蝶,野外放飛2000只蝴蝶。無論你什么季節(jié)來到蝴蝶泉,蝴蝶泉公園給你的,都會是一個有著透明的泉水和美麗的愛情傳說,充滿了“會飛的花朵”的清冽而靈動的記憶。
然而,人工放飛的3萬個美麗的倩影終究會隨風(fēng)而去,空留一個絢爛的夢境讓善良的人們久久緬懷!
蝴蝶泉啊,曾經(jīng)的你為什么美得那樣易碎?美得那樣難以呵護?美得那樣不可企及?又美得如同斷臂的維納斯那樣讓人心痛?
曾經(jīng),自然懷抱中的蝴蝶泉對于徐霞客、郭沫若、馮牧……來說永遠是一個遺憾,一個未完成的宿愿。
如今,人文懷抱中的蝴蝶泉對于我們所有的人來說,永遠是一個斑斕的夢境,永遠是一處心靈翩飛的疆域。
如果說洱海是一枚
璀璨的珍珠
輝映了南國的意境
那么蝴蝶泉就是
一粒透明的味精
佐料了蒼洱的風(fēng)景
使很多南來北往的游客
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依然
向著蒼山云弄峰的方向
一邊喟然長嘆
一邊有滋有味地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