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元
燕子是一種象征著吉祥幸福和美好的益鳥,素來逗人喜愛。古往今來,歌詠燕子的詩詞佳句數不勝數。諸如“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小時候,我的故鄉(xiāng)到處都有飛翔的鳥兒。麻雀、鐵鏈夾、豆丁鳥、斑鳩、黑頭翁、白頭翁、八哥、咕咕鳥等等,但就是難得見到燕子。要是誰家有一巢燕子,總是令人羨慕不已。鄉(xiāng)親們會說:“看呵,連燕子都住到他家去了,他家的日子肯定過得滋潤??!”于是,我們一家人都盼望著,要是哪一天,家里也能住進一窩小燕子來那該有多好啊。母親特意在我家堂屋的門楣上,釘上兩顆長長的大鐵釘,再在釘子上綁上一塊長方形的小木板,耐心地等候著燕子有朝一日來筑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燕子飛到我家,就在母親預備好的小木板上筑起巢來……從此,我們家里便住進了一窩小燕子,我們一家老小那個歡喜勁兒就甭提了。
事隔多年,我長大后,離開養(yǎng)育自己的小村莊,去到遠離故鄉(xiāng)的另一個村莊里教書。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五六月間,我忽然聽到一件新鮮事:在故鄉(xiāng)縣城東郊的一片桉樹林里,不知從哪兒飛來了許多燕子。不計其數的燕子棲息在桉樹林的枝葉間,一串一串的燕子,墜得樹枝直往下垂,嘰嘰喳喳的叫聲響成一片……好一派“萬燕來棲”的壯觀景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鄉(xiāng)親紛紛前來觀賞。那時,交通不便,去看燕子的人,除了少數人騎自行車,都是靠步行,好多人要跑二三十里的路。我的許多學生也特意抽周末去看那些多得嚇人的燕子……老人們都無比驚奇:從來沒見過,也沒聽過,會有這么多的燕子!一時間,那片桉樹林,那些多得讓人奇怪的燕子,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人們在作著種種猜測:這些燕子到底是從哪里飛來的?會不會是為了躲避災難而來的?會不會歇歇腳就飛走呢?這里是不是要發(fā)生什么地震災害了?還是這預示著人們的日子要變得富裕了呢?……
以后,那些燕子,每年都在四五月間鋪天蓋地地飛來,冬天的時候又悄悄地飛走。就這樣過了好幾年。不知什么時候,學校新建教學樓三樓的天花板上,竟然有了幾個大大的新燕子巢。只見一只只黑色的小燕子歡快地飛進飛出。
慢慢地,常在縣城外那片桉樹林里棲息的這些燕子,大都住進了縣城,成為故鄉(xiāng)縣城一道無比美麗的風景。它們或在縣城南環(huán)路,或在縣城新橋、桑園河公園、紅綠燈岔路口,或在縣城東街,或在縣城北街……他們在空中翩翩飛舞,或在行道樹的枝葉間打鬧閑玩,或一長串一長串像黑色的算盤珠子兒一樣,整整齊齊地在電纜線上列隊受閱,譜寫著一串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音符……它們在空中穿梭飛舞起來的景象尤其蔚為壯觀。數以萬計的燕子,一忽兒像一陣黑色的旋風,一忽兒像一道黑色的閃電,一忽兒像一片黑色的蝴蝶,給人以一種巨大的力與美的享受。
如今,無論什么時候,你若走在故鄉(xiāng)的田疇、山岡、河邊、果園、村莊……總是能看見燕子的身影。它們總是那樣三五成群,成百上千,快樂地歌唱著飛舞著嬉鬧著……這時,無論你有著多么晦暗的心情,都可能會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起來,激越起來,快樂起來,明亮起來,你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唱起歌來。
今年三月初的一個周末,我隨妻兒仨回岳父岳母家。一進家門,只見滿園都是濃郁的春色。柿子、桂圓全都發(fā)出了滿樹碧綠耀眼的嫩葉。桃樹上結滿了一串串大如指頭的小毛桃子兒,向陽的一面,桃子皮上已泛出一點點淡紅。石榴樹上綴滿了碧葉繁花,好一派榴花如火的熱鬧景象。抬頭一看,堂屋門楣上方陡峭的板壁上,出現了一只燕巢。確切地說是半只巢,上半只還在構筑中。一只小燕子正蹲伏在巢里,像是在小憩。岳母笑呵呵地說:“終于有一窩燕子肯飛到家來筑窩了。自從我嫁到這里,五十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有燕子來家里筑巢呢!你們看看,在這么陡滑的板壁上也能筑巢。燕子聰明得很,這樣貓和老鼠也傷不著它的巢。它也不容易啊,看看那些稀疏的泥點,它從右向左,一路地試著筑過去,直到現在位置才筑成功了。這下可好了!”我仔細一看,真的有那么一長串稀疏的泥點,呈斷斷續(xù)續(xù)的“一”字形排列著,像一長串省略號似的,無聲地傾訴著小燕子筑巢的執(zhí)著和艱辛……
聽了岳母的話,我腦子里先是跳出一句俗語:“燕不入寒門!”接著,又跳出兩句名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難怪岳母從語言到神色,都流露出一股抑制不住的喜悅自豪勁,她是看到一個無比美麗的春天已經來臨了??!
小小的燕子,帶給人的竟是恒久的喜悅與自信!我愛燕子,我愛燕子留戀的家園。
(人與自然主持 楊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