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朝
初知李賀,緣于“嘔心瀝血”這一成語;后讀李賀,果然覺得他的詩作確是“嘔出心”而成,不由不產(chǎn)生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震撼。閱讀他的詩篇,猶如走進(jìn)一幅幅幽深奇詭的畫卷。
《雁門太守行》
軍情急,狼煙四起,烽火騰空;敵情重,烏云壓城,危城撼動。夕陽下,守城士兵的鎧甲閃著耀目的鱗光?!皢琛碧柦锹曧懫?,撕裂長空滿天飛揚(yáng);“殺一”怒吼聲響徹天空,伴隨秋風(fēng)陣陣悲壯。這場鏖戰(zhàn)從白天持續(xù)到夜晚,戰(zhàn)士們胭脂般殷紅的血跡在夜幕下凝成一片紫色。
紅旗半卷,馳援部隊(duì)乘著夜色,滿懷“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豪情直逼易水。無奈夜寒霜重,鼓面凍裂,再無法敲起那雄壯的鼓聲。但將士們毫不氣餒,只愿報答君王招賢納士的深恩厚意,手握寶劍奮勇殺敵獻(xiàn)出寶貴年華!
讀完這首“有硬度和鋒芒”的詩,我做了一場夢,一場悲壯慘烈而又奇詭難測的夢。在夢中,我看到一幅色彩斑斕、奇麗炫目的畫面,一幅氣勢恢宏的邊防將士守城圖。我看到17歲的詩人李賀年少得志,一手舉旗,一手擂鼓,沖鋒陷陣,以死報答君主知遇之恩、報效國家信托之重。然而,夢醒,卻聽到他“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的一聲喟然長嘆。
《蘇小小墓》
空谷中,一株小小的幽蘭傲然迎風(fēng)而立。
鏡閣內(nèi),一位清麗的女子寂然倚窗而立。
你在望什么,蘇小小?你在望那輛被夕陽染成金色的油壁車,它將載你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會?可你知道,曾經(jīng)歡樂融融的西陵已是風(fēng)凄雨零。你在望那支翠燭,它會映紅你和情郎嬌羞的面龐?可你知道,燭下無人,暗淡的燭光在風(fēng)中搖曳,徒勞燃燒……
“無物結(jié)同心”,于是,你將自己化為那株空谷幽蘭。你,蘭露啼眼,風(fēng)裳水佩,草茵松蓋,懷著纏綿不盡的哀怨在冥路游蕩……“無物結(jié)同心。”詩人李賀穿越時空隧道,與你一起發(fā)出這飽含幽怨的長嘆。你的不幸在于真情被人棄,美麗無人憐;李賀的不幸在于奇才異能無人賞,滿腔抱負(fù)無人識。
19歲,27歲。你們的人生之幕過早謝下,卻給后人留下了一曲由真情和唯美演繹的千古絕唱。
讀長吉鬼才的詩,不得不折服于其大膽、詭異、新穎的想象。震撼于其熾熱如焚的肝膽、空寂幽冷的心境。那滿天秋色,塞上胭脂卷紅旗,振奮了一代代男兒報國的雄心壯志;而那如茵綠草,似露啼眼,還有西陵松柏下那場浪漫的約會,引得多少人用一生去追尋……
鏈接中考
1.“黑云壓城城欲摧”一句人們一直喜歡吟誦,試賞析其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雁門太守行》多用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蘇小小墓》一詩作者借蘇小小這一形象表達(dá)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黑云壓城城欲摧”構(gòu)思新奇,形象飽滿?!昂谠啤币辉~形容敵軍的來勢洶洶,氣勢浩大;與第二句“甲光”一詞相對,顯示了守城壯士雄姿英發(fā)。
2.這首詩用濃艷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diǎn)的邊塞風(fēng)光和瞬息變幻的戰(zhàn)爭風(fēng)云,顯得很妥帖。
3.詩人通過蘇小小的形象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在綺麗濃艷的背后,有著哀愁孤憤之思。透過凄清幽冷的外表,我們不難感受到詩人熾熱如焚的肝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