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艷
作文是一種情感性極強的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真實的流露,是學生心理特點和情感的體現(xiàn)。因此要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生活,寫真事,抒發(fā)自己真實感情。
一、教學生寫“生活”
學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繁重的學習任務使他們生活單一、枯燥,較少機會接觸社會,自認為沒有東西可寫。其實,作文并非一定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否則哪來的“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真情”?所以我在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的同時,還鼓勵學生善于從身邊選材,指導學生對發(fā)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作及時、客觀的報道。我班學生盧歡在上學的路上拾到一個包,里面有現(xiàn)金、證件等。盧歡平時是個淘氣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撿到的包交到我手里。我緊緊抓住這個好機會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作文課,向?qū)W生介紹這個包的樣子及里面所裝的財物。學生一聽就來了興趣,一連串的問題提了出來,如:誰撿的?你當時是怎么想的?你的身邊當時又沒有旁人?……盧歡同學都一一做了回答。當同學們沒有問題時,我說話了:“你們問盧歡同學在撿包的時候是怎么想的,錢為什么不自己要?他又是怎么說的?你們以為他這個人怎么樣?”一位同學是這樣說的:“撿到東西他不要,說明他不占便宜?!绷硪粋€同學接了一句“這叫‘拾金不昧?!弊詈笪医o同學做總結(jié):“同學們,這件事就發(fā)生在我們生活中,你們想不想把它寫下來?”同學們異口同聲:“想!”接下來就是“沙、沙、沙”的寫字聲了。經(jīng)過這一堂作文課,學生們恍然大悟:原來作文就是寫自己的生活,真有意思。
二、教學生學會“表達”
所謂表達,就是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把看到聽到或經(jīng)歷的事情表現(xiàn)出來。我認為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條最重要,就是以教材為主,抓住每篇課文表達的特點,加以仿寫訓練。吳增祺說:“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边@是指文章體式上要加以模仿學習。語文學科具有很重要的工具性,例如:有的文章過渡很突出;有些文章的標點符號很典型;有些文章的結(jié)構(gòu)很清晰;還有的文章修辭方法運用生動準確……我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有選擇地讓學生仿寫,通過各種仿寫訓練,達到會寫的目的。慢慢地,學生把學到的表現(xiàn)形式、手法不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
我認為作文就是寫生活,既然生活是現(xiàn)實的,作文也就應該是真情實感的體現(xiàn)。我在一個下雪天指導學生即興作文時,讓學生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凝視著窗外飄揚的雪花,觀察了五分鐘,然后讓學生以《雪》為題寫一篇短文,描寫雪中的景色,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有的學生寫雪花自由自在地飄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雪花一樣自由,不受拘束;有的學生寫雪花落到地上,像回到家一樣,找到了歸宿;還有好動的學生希望雪花快快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雪仗……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景物,觀后卻有著不同的感受。由于這些都是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體驗,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實感人。
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而作為一種對生活真實地描述,對真情自然地流露時,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妙筆生花。而這些所有的關(guān)鍵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思,激活學生的日常生活積累,使其進入一片生動形象,輕松活潑的新天地,寫作也因此成為一種本能。
作者單位:河北省香河縣城內(nèi)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