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運用地圖列舉福建主要災害種類,并嘗試以滑坡、泥石流為例構建自然災害知識體系。
課時安排:1課時
板書設計:
《福建主要地質災害與防治》
滑坡泥石流
1.分布 2.成因 3.危害 4.防治措施
災情 孕災環(huán)境 致災因子 受災體
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陳群瑩:介紹學生運用鄉(xiāng)土地理知識自主學習的過程及取得的成績,為小教師上臺做好鋪墊,引入讓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收獲。
一、福建主要災害種類
學生顏雅婷:首先讓我們通過福建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特點一起來了解一下福建省的自然災害種類。
(示福建地形圖)(示中國自然災害區(qū)劃圖)與同學互動讀圖總結出福建主要災害種類及其關聯(lián)性:臺風→洪澇→滑坡泥石流;
教師陳群瑩:(提問顏雅婷)福州內澇的自然原因?(氣候、地形等),再比較廈門與福州地形條件的差異?
福建省內從沿海到內陸活動斷裂帶貫穿了全省,山地面積大,加上不穩(wěn)定的季風氣候以及臺風引發(fā)的暴雨等的影響,在福建也經(jīng)常會有滑坡、泥石流的發(fā)生。那么滑坡、泥石流是怎樣的呢?下面就有請小蘭同學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有請。
學生謝小蘭:(示新聞報道、滑坡泥石流照片)以新聞告訴同學山體滑坡等等地質災害就在身邊。
教師陳群瑩:(提問謝小蘭)俗話“山剝皮”和“出龍”指的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在災情是取決于——孕災環(huán)境、致災因子、受災體三者共同作用,接著讓我們從孕災環(huán)境、致災因子、受災體的角度來構建知識體系。
滑坡泥石流
1.分布 2.成因 3.危害 4.防治措施
災情 孕災環(huán)境 致災因子 受災體
接著我們來講一下人為因素,在人類活動中,會對泥石流產(chǎn)生什么影響呢?請看一組小實驗。
實驗:滑坡泥石流的發(fā)生機制
學生王圻梨:(實驗)現(xiàn)在由我?guī)ьI大家通過一組實驗,更直觀地了解人類活動對致災因子的影響。(即人為因素的影響)
漢城和海緣同學模擬他們各自家的后山所造的兩座小山丘。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這兩坐小山丘有什么不同之處,大家仔細觀察下實驗中兩座小山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看到,當暴雨來臨時,植被覆蓋率低的這座小山丘滑坡泥石流現(xiàn)象嚴重。而海緣家,因為植被覆蓋茂盛,現(xiàn)象卻是不典型的。
教師陳群瑩:(參與實驗讓學生觀察)當我們加大雨量、提高坡度的時候,他們各自間現(xiàn)象的對比更加的明顯。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人類活動可以通過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來影響致災因子,“擴大”或者“縮小”災情。接下來我們還是請小蘭帶領我們繼續(xù)學習滑坡、泥石流的其他相干知識。
學生謝小蘭:(示案例)請同學們看一則案例來進一步分析滑坡泥石流會造成哪些危害?
滑坡泥石流既然帶來這么大的災害,我們應該如何加以防御呢?接下來請圻梨上來為我們講解。
學生王圻梨: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就得出了結論,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來防止或者減少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發(fā)生。所以防治措施的第一點是:(板書)A.增加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
【示護坡工程圖】請大家看,這是福廈高速公路旁的護坡工程。請問,為什么我們要在高速公路旁建設護坡工程呢?
(板書)B.建設防災減災工程
我們都知道當災害發(fā)生時,首要的救護對象是人。當我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自救呢?
【示滑坡、泥石流試題】【同學回答滑坡、泥石流試題】在陳老師的要求下,嘗試根據(jù)課標的要求設計了一道綜合題,大家請看。與同學互動完成自己根據(jù)課標設計的練習。并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介紹“農(nóng)民在施肥的時候也是會提高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我是比較有體會的。我們家有茶山,我爸爸在施肥的時候,為了能讓茶樹充分地吸收施下去的肥料。在施肥前就會把茶樹周圍的草先鋤掉,而這樣就會破壞了草被,就會加大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p>
好了,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聽講。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注重新理念,在把握新課標的基礎上,大膽嘗試讓學生模擬教師自主構建地理知識結構。同時準確運用地理語言上臺講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讓聽課的教師耳目一新,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興趣也得到有效地激發(fā);教師幾次問題的適時插入,猶如一粒小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既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探究,同時也活躍了課堂,讓課堂氣氛一直高漲,師生、生生互動良好。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于小實驗還有待增強有效性,學生教師由于緊張而出現(xiàn)的口誤,提醒今后多加注意。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