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漢源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從實際出發(fā),降低教學要求,使他們學有所得;教會學英語的方法,使他們逐步會學。
關(guān)鍵詞:鼓勵學英語 降低要求 授予方法
英語教師要積極鼓勵每個學生學習英語,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特別關(guān)注后進生。近幾年我們學校的后進生越來越多,能不能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的確關(guān)系著整個班的成績。有些后進生會轉(zhuǎn)化為好學生,學習成績會大大提高。做好這個工作需要從許多方面去努力。眾多方面中,我認為從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努力來提高后進生的英語水平顯得更為重要。
一、鼓勵學習英語
信心不足或沒有信心是后進生與好學生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在轉(zhuǎn)化英語后進生的過程中,應把培養(yǎng)后進生信心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特別是英語科,在小學階段已分化出后進生。要完成這一任務,教師要做到熱愛、關(guān)心、體貼后進生。后進生總覺得教師對他們不滿意,所以產(chǎn)生距離感和陌生感,進而心理孤獨和感覺無助。后進生冷漠心靈的呼喚,離不開教師的感情作媒介,更需要教師借助愛的力量去撞擊,才情通理達。后進生信心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幫助、指導后進生正確地認識自我。由于成績差、紀律表現(xiàn)不好,后進生往往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甚至破罐子破摔。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關(guān)心、幫助他們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礎(chǔ)較差、努力不夠、上課不夠?qū)P穆犞v等),同時教師也要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潛能。這樣就能使他們改變對自己的評價,認識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學好的,能成才的。教師不僅向?qū)W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教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管教育對象是誰,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教師忽視尊重后進生,教育中經(jīng)常隨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評學生,批評、教育中不考慮教育方式、教育語言、教育時機等,這樣做的結(jié)果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還會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更大的對立,從而不利于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課間或課后走到他們中間去,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鼓勵他們學好英語。如果他們喜歡英語教師,那么他們自然就會喜歡聽他的英語課。
二、降低要求并附予壓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后進生。針對后進生的學習實際,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解目標,降低難度的方法。很多后進生學習上不想學,學習勁頭不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習上有困難、有障礙。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對后進生的目標教學不能太籠統(tǒng)、抽象,而是要分解目標。所謂分解目標,就是為了不使后進生知難而退,我把他們確定的終極目標分解為若干個階段、層次的目標,把大目標分解為若干個階段、層次的小目標。這樣對人的壓力就不那么大,并且較容易實現(xiàn),而這些近期目標的實現(xiàn)又使人產(chǎn)生成就感,進而產(chǎn)生征服更多目標的氣勢和欲望。英語后進生的學習目標可分解為若干階段的小目標。具體分為:平時上課要求做到不遲到,不無故缺曠,上什么課學什么,完成好每一次作業(yè),記住一些基本知識,會讀會寫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單詞,考試力爭及格等。對知識的掌握不能要求 后進生一步到位,而是從識記——理解——概括——運用的逐步深化。在平時課堂提問要關(guān)注后進生,具有啟發(fā)性的及時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F(xiàn)在的不少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根本不想學。因為他們已學了幾年英語早已分化。對于這樣的學生要給以壓力來促使他們學習。課堂教學形式也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fā)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后進生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xiàn)或做得比較好,教師要及時地肯定并加以鼓勵、表揚、引導,直至使后進生產(chǎn)生更大的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三、授予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后進生,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他們也特別高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舉幾個對后進生較實用方法:
1.按讀音記憶單詞。實際上,在看單詞時就要順便看一眼音標,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律。將所有符合規(guī)則的單詞歸類記憶。如:按開、閉音節(jié),字母組合記憶,掌握元音字母、字母組合的讀音。Bag: cat,map,sad;cake:name,plane,date等。按歸類聯(lián)想記憶:將所學單詞合理歸類。如:形容詞careful,happy...,副詞carefully,happily。字形相似的或相關(guān)的father-rather,read-red,care-careful等。單詞,要不厭其煩地抓住零散時間進行記憶。重復到一定的次數(shù),就會成為長時間的記憶,也就不會遺忘了。
2.每學習一課之前,先進行預習。預習可以提前掃清聽課中的障礙,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這樣在理解新知識時就會很順利。后進生聽講效果不好,其中一條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搞好預習。預習不僅可以提前掃清聽課中的障礙,還可以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
3.建立錯題庫。光說不練絕對不會進步。要求每位學生配一至兩本教材對應的課外練習資料,按老師上課進程來完成,每道題要做兩次。知識經(jīng)過反復練習,到頭來還是出錯呢?這種一錯再錯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即某個題目在以前曾做錯過,還是做不對甚至犯同樣的錯誤。要求把做錯的每一道題,都要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和思考:錯在哪里?是對該知識點不了解還是粗心大意所致?如何改正?怎樣才能避免類似錯誤的發(fā)生?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法?經(jīng)過這一番反思之后,再把它們記錄到“錯題庫”中去。以后再碰到類似題目就基本上可以杜絕錯誤的發(fā)生。尤其是那些易受思維定勢影響的題目更應當這樣去處理,否則就很容易重蹈覆轍。
總而言之,教學無定法,促學的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在英語教學中要尊重個性,體現(xiàn)差異,促進發(fā)展;既幫助后進生克服學習上某些心理障礙,又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從而真正實現(xiàn)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達到全面提高英語成績的目的。
作者單位:廣東省饒平縣九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