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秀
設計理念
根據(jù)課文設計了小組合作繪畫,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引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朗讀,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愿意參加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語“孤零零”“荒島”“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懂得從小就要愛護環(huán)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熊在荒島上開始沒有朋友,而種上樹后,就來了很多朋友的原因,體會要自己創(chuàng)造生活,改變生活。
教具準備
快樂的小熊圖、生字詞卡片、(樹、草、花、房子的)圖片、折紙鳥、(象、猴、鹿的)圖片、音樂(悲傷曲)、雙面膠、磁鐵石、孤零零的小熊圖、小黑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生字詞卡片:
座 空 話 象 極
孤零零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二)教學第3~6自然段
1.生大聲朗讀3~6自然段。
2.指4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來接力讀。
3.生合作裝扮小熊的家。
4.理解“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5.指導朗讀。
(1)師示范表演讀。
(2)指名生讀。
(3)師生表演讀。
6.點題、讀題。
7.理解“這兒”好在哪里。
(1)小鳥
(2)小象 小鹿 小猴
8.給小島起名字。
(三)教學第一自然段
1.師配樂朗讀。
2.生板畫這座島。
兩年前的這兒,沒有________,沒有________,沒有________,更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誰來畫一畫這座小島。
3.給小島起名字。
4.指導朗讀。
(1)誰來讀一讀它的孤獨。
(2)你們愿意做這只小熊的朋友嗎?(生齊答),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讓小熊感受我們對它的關心。(生齊讀)。
(四)教學第2~3自然段
1.誰愿意讀一讀第2、3段。
2.指導第二自然段問句的讀法。
3.感悟“種呀種”。
4.指導朗讀。
(1)誰來讀讀小熊的辛苦。
(2)指導:要想讓別人聽出小熊的辛苦,你得把能體現(xiàn)它辛苦的那些詞重讀。
(3)師范讀。
(4)師領讀。
(五)總結升華
小熊這么辛苦地憑借自己的一雙手,把“這兒”由××島→××島;由孤零零的一個人→找到了這么多的好朋友;把孤單的自己→變成快樂的自己。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只了不起的小熊。
【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親人聽。
2.和同學演一演這個故事。
【板書】
作者單位:安徽省巢湖市含山縣昭關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