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
人際交往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具備較好協(xié)調(diào)能力的表現(xiàn)。同伴交往是學生人際關系的主體,但是他們在實際交往中又會因性格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學習成績高低等的影響而導致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作為教師應擔負起引導學生有效交往的責任,做學生的引路人,提高學生對交往的認識,讓學生充分實踐,加強人際交往技巧的培養(yǎng),改善學生與同伴交往的人際關系。
在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人際關系常常表現(xiàn)為一種感情上的聯(lián)系和心理上的相互吸引。少年兒童需要情感上的交流,他們需要友誼和關懷。同伴交往是學生人際交往的主體,因為他們面臨同樣的成長、發(fā)展問題,彼此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共述成長的快樂和煩惱,交流內(nèi)心世界、探討心靈深處的秘密??裳芯匡@示,在學校生活中,由于人際關系緊張而導致的學生心理矛盾、心理疾病均呈上升趨勢。學生倍受人際關系困惑之苦,在嫉妒、猜忌、敵視、自卑、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中煎熬,致使學習效率下降,又影響到身心健康。同時情緒起伏頗大,對青少年人格的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造成部分學生敵視、攻擊性強、不友善的性格;猶豫多疑、猜忌等不信任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抑郁、焦慮、緊張的個性特征;孤獨自卑的逃避恐懼心理。少數(shù)學生甚至有社交恐懼癥,害怕與人接觸,不敢與人對視,他們冷漠怕羞,極度內(nèi)向,表現(xiàn)出社交適應能力差等個性殘缺不全的種種問題。
鑒于此,我擬從現(xiàn)階段小學生常見的交往障礙分析著手,探究其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企盼能引起同行的重視。
一、學生人際關系中暴露出的問題
首先,性格因素?,F(xiàn)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自我觀念突出,喜歡以個人利益為先,爭強好勝,把自己和同學的關系更多的從“單向性”去理解,不顧別人的情感體驗。他們?yōu)榱俗约旱拿孀?高傲的自尊,誰也不肯讓步。一點點小事,在成人看來一笑便可了之,然而他們誰也不愿吃點虧,導致同學之間矛盾重重,而自己又有不被理解的委屈,從而游離于伙伴之外。還有些學生很內(nèi)向,在交往中很被動,膽小又愛揣測他人,這種過于敏感的性格也是其交往的障礙。
其次,缺乏交際技能。缺乏交往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學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學生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朋友,如何維持友誼、化解矛盾,如何在恰當?shù)臅r候表達好感、愛心,以深化友誼,導致自己不被別人理解、歡迎,使自己變得形單影只。
再次,受學習成績的影響。學生的任何一種活動與學生成績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際交往也不例外。有的學生因?qū)W業(yè)太差,自卑的心理過重,其突出特點是畏縮,易發(fā)展為孤僻離群。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個性強,心高氣傲,也容易“鶴立雞群”,找不到“知音”。
二、引導學生克服人際交往障礙,改善與同伴的人際關系
改善人際關系,加強人際交往,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學校班級是學生的主要生活圈,作為教師應負擔起引導學生有效交往的責任,做學生的引路人。此時,教師注意引導小學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一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而不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爾虞我詐。同時加強交往技巧的培養(yǎng),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
1.提高學生對交往的認識。教師要注意引導小學生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一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而不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視為爾虞我詐。同時加強交往技巧的培養(yǎng),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
2.充分實踐,改善交往措施。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從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加強學生交往的實際鍛煉,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會形成。學校應通過課程、講座、咨詢、討論、學習小組、實驗等形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結交朋友,這種交往能鍛煉自己使對方開口的本領,尋找相互感興趣話題的本領。同時,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有賴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賴于彼此思想上的溝通。因此要注意讓學生常與人交談,交換看法,討論感興趣的事情。這樣,可藉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降低內(nèi)心壓力。在溝通中求得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
3.完善自我,增強人際吸引。教師要引導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華,培養(yǎng)多種愛好和興趣。這往往是交往的“敲門磚”。發(fā)展單一、動作笨拙粗糙的孩子往往被排斥在同伴活動之外,而兩個興趣相同的學生很容易走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因此要多組織集體活動,如春游、參觀、興趣小組等,為學生建立友誼、促進交流合作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在公開場合多發(fā)言,一方面鍛煉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增強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不少有社交恐懼癥的同學就是因為口頭表達能力不強,造成迫切需要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不善于溝通,就容易把自己封閉起來。
總之,交往是人的一種基本的心理需要,又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心理學家丁贊教授說:“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tài),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diào)而來。”因此,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應引起每一位教師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