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步春 張松濤
本期關(guān)注
“獨”很常見,也很復(fù)雜?!耙恢Κ毿恪惫倘粍尤?,但似乎不及萬紫千紅美麗;“獨當(dāng)一面”誠然神勇,但似乎不如眾志成城牢固,人們需要團結(jié)合作,卻也似乎離不開“獨處”;世界需要溝通交融,卻也少不得“特立獨行”?!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是寂寞,也是自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高風(fēng)亮節(jié),又何嘗不是悲愴
“獨”有時不太完美,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又是一種應(yīng)該追求的境界。
你對“獨”有怎樣的體會或見解?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名校簡介
江蘇省建湖縣第二中學(xué)始創(chuàng)于1976年,1998年晉升市級重點中學(xué),2001年4月升格為省級重點高中。學(xué)校現(xiàn)有65個教學(xué)班級,學(xué)生4000余人。學(xué)校辦學(xué)條件優(yōu)越,硬件設(shè)施一流,高標(biāo)準(zhǔn)的教學(xué)樓、設(shè)備齊全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功能學(xué)術(shù)報告廳、天文館、多媒體教室、視聽語音室、智能廣播系統(tǒng)、閉路電視系統(tǒng),無不彰顯著現(xiàn)代化學(xué)校的氣息。學(xué)校以“開發(fā)潛能、發(fā)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huán)活動的嘗試到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教學(xué)模式的探索,努力捕捉現(xiàn)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第三中學(xué)坐落于華北平原邊緣,毗鄰太行山脈。學(xué)校建校于1956年,具有悠久的辦學(xué)歷史。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學(xué)校得到長足發(fā)展。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唐縣三中受到重創(chuàng),但仍舊頑強地生存下來。正因如此,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一直是我校的精神支柱。在地處偏僻,辦學(xué)條件極差的情況下,唐縣第三中學(xué)每年都為國家送出許多合格的人才?,F(xiàn)如今,為了適應(yīng)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我校已建成為一所集音樂、體育、美術(shù)等專業(yè)綜合發(fā)展的獨立高級中學(xué)。
范文展示
遙望那棵樹
周睿璇
我在橋頭靜靜地看著你,你在那端也靜靜地看著我。
也許你曾是“在水一方”的淑女,有過纏綿的夢想,在月白風(fēng)清的夜晚,對著一汪碧水傾訴,那漾起的波浪便是你澎湃的心語,上面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今天,你終于老了,在無數(shù)次暴風(fēng)雨之后。在數(shù)不盡的電閃雷鳴之后,在許多樹木倒下之后,你也老了。雖不再是風(fēng)姿綽約的伊人,但你依然站著,你用飽經(jīng)滄桑的樹干告訴人們:困難是可以克服的。
你終于無語,無論是清純脫俗的豆蔻年華,還是歷經(jīng)磨難的滄桑歲月,你總是默默地奉獻著。繁花似錦的春天,你不與百花爭春,只是悄悄地吐芽,為春天獻上自己的一片綠。炎炎似火的夏日,你伸張開傘蓋,為來往路人帶來一絲清涼。黃葉紛飛的秋日,你抖落身上的葉子,把它們獻給大地,不圖回報,只為那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漫天飛雪的隆冬,你在凜冽的北風(fēng)中做著春的信使,為苦苦等待春日的人們帶來希望。
孩子們走過來,邁著鼓點般輕快的步子,每一步都像一個音符;姑娘們唱著牧歌來了又走,只有動聽的歌聲似乎還在蕩漾。而你始終無語,孤獨地守望了半個世紀(jì),一個世紀(jì)。有人說,孤獨是一種高貴。我想,你就是最好的證明。外界的喧囂亂不了你的心,你如那得道的高僧。喜也罷,怒也罷,雨也罷,晴也罷,怎么也動搖不了你的心?!皻w來回首處,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你真的達到了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心如止水了。
艷陽高照時,你投下了點點斑斑的光和影,那可是你對樹下的孩子張開的笑臉?月光如水時,你發(fā)出沙沙的聲響,那可是你彈響的無弦琴,讓每個人都和黑夜一樣睡得安穩(wěn)?你用一生的時光,以杜鵑啼血般的赤誠報答著這片土地,守望著大地的心扉,延伸著的枝椏,便是你思索的神經(jīng)。
你的根須在地下穿越,你的身軀承載著陽光的重量,如冠的華蓋是你奉獻出的深情,是你貢獻出的無私的力量。
我望著你,你依然無語,見證了人世間演繹過的悲歡離合,聆聽了人生舞臺上生旦凈末丑唱過的各種曲調(diào),無語,只是奉獻和回報。
一對兒童走過你的身邊,鼓著輕快的節(jié)奏。
“這棵樹總是站在這里,不孤獨嗎?”
“一定很孤獨。”
你無語,但我聽到了你的聲音:我不孤獨!是的,孤獨屬于空虛淺薄者,充實的你與孤獨無緣。
一千年生長,一千年死亡,死后的千年不倒,你一定是不后悔的,即使經(jīng)歷磨難,即使依然無語。
評委賞析
這篇文章的作者營造了一個“獨”的意境,用想象的手法,和一棵老樹進行了心靈的交流與對話。老樹在作者的筆下飽經(jīng)滄桑,已經(jīng)達到了寵辱皆忘的境界,只是獨自享受著自己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當(dāng)讀者都在像“我”一樣開始細細品味老樹的孤獨時,結(jié)尾部分卻使這種境界得到了升華:老樹并不孤獨,它充實的生命經(jīng)歷和頑強的生存意志讓這份孤獨也變得精彩起來。通篇看來。詩化的文字意境和作者對生命的深刻詮釋是本文最能打動人心之處。
享受孤獨
李慧
有人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而孤獨則是一個人的狂歡。妙哉,斯言!我愛群居,也喜歡獨處;我不拒絕群體的狂歡,也喜歡享受孤獨的快慰。
孤獨是一種超脫。我喜歡在萬籟俱寂、燈火闌珊的午夜,將一杯淡綠清香的銀針茶置于案頭,焚香捧書,靜心品讀。讀《屈原列傳》,讀《離騷》,我品味先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巍巍人格;讀《孔子世家》,讀《論語》,我體會圣哲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進取精神;讀《志摩的詩》,讀志摩的人,我想象詩人騎一匹瘸馬向黑暗中挺進只為尋一顆明星的浪漫。游離于現(xiàn)實之外,忘卻人世喧鬧,拋開瑣碎人生,悠游于書香之中。我在孤獨中享受超脫的愉悅。
孤獨是一種自省。我喜歡在夕陽西下、飛鳥歸巢的傍晚,孑身一人。來到學(xué)校后面的未名河邊,對著高天遠水放飛思緒。天之高,地之大,讓我感到人生的渺小。我不再為考試失利而耿耿于懷,不再為排名靠后而郁郁寡歡,不再為同學(xué)間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孤獨給了我一面鏡子,讓我的卑劣自私、狹隘無知統(tǒng)統(tǒng)溢出體外,讓我從自負好強、偏執(zhí)頑固的虛榮心里清醒過來,我變得心平氣和,我懂得寬恕他人,我懂得笑對人生。此時此刻,我心胸寬闊,步伐穩(wěn)健,我在孤獨中享受著自省的快慰。
孤獨是一種享受。我喜歡關(guān)起門窗。吼上一段蕩氣回腸的《紅燈記》,給自己捧場;我喜歡披一件大氅,做一個蔑視的表情,在鏡前孤芳自賞;我喜歡隨心所欲地烹一鍋美味,然后狼吞虎咽,風(fēng)卷殘云;我喜歡放一碟百看不厭的經(jīng)典愛情片,與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喜泣無常;我喜歡悄然于窗前窺視外面的匆匆過客與人世滄桑……此時此刻,我忽略眾人的口味,回避人前的目光,淡忘世俗的傷害,沉醉于自我的意境之中,那是多么的輕松快意啊!
群居有群居的樂趣。但也難免摩擦、紛爭,甚至算計,甚至陷害。與其如此,倒不如動中取靜,忙里偷閑,抽空獨居一隅。做一回人海孤鴻。與紅塵保持一點距離,讓求索的翅膀自由飛翔,與清風(fēng)白云
一道,諦聽春日花開的聲音,參禪七月流火的詩魂,盡賞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秋色,笑看深冬寒風(fēng)的叫囂,這才是人生實實在在的享受。
評委賞析
文章的題目定為“享受孤獨”,很有一種獨特的意境和美感。在接下來的敘述中羅列了三個排比段,每段有一個總起句,每個總起句又提煉出一個中心詞匯:“超脫”、“自省”、“享受”,將對于孤獨的體味層層遞進,真正像是一種享受。整體來看。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文章的脈絡(luò)很容易就能夠把握,流暢自然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憶,美妙的充實
劉盼盼
日月輪回,潮起潮落。太陽總會在有夢的地方升起,月亮總會在有夢的地方朦朧,而我也會在有夢的地方閃耀。
秋姑娘輕盈地撥開夏的珠簾,乘著風(fēng)兒輕歌曼舞了許久。我獨自走在校園內(nèi),看著秋天黃葉一片片飄落大地,叩響著生命的輪回。此時,我的心情有些惆悵,總覺得自己猶如一片黃葉,馬上就要枯萎了。這也難怪,因為我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新學(xué)校有一段時日了。本來到這里是想找尋我心中的夢想。然而,孤獨寂寞之感卻時??M繞在我的心頭。有時纏得我無法解脫。
在步入新學(xué)校的這些日子,我?guī)缀跽煜爰?,一到晚上更是不能入眠。每?dāng)我想起在家時與父母的點點滴滴,歡笑也罷、傷心也罷,我都會和父母一起度過,也總有一種充實的感覺。然而,現(xiàn)在我獨自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感覺有點怕。
每天夜自習(xí)下課,當(dāng)我看到別人家的熒熒燈火時。我總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聯(lián)想著自己依偎在母親的身旁,那種溫暖的感覺是無比幸福的。然而,現(xiàn)實的處境卻總打破我的思緒,每到這時,我的心就十分難受。沒辦法,我只能讓自己忙一點,這也許能讓我的大腦想家的時間被擠占。就這樣,我的日子有了迅速流逝的感覺,以往那種度日如年的日子已離我而去。
直到有一天,我改變了現(xiàn)有的想法。
那天中午,我吃過午飯,感覺有點累,躺在床上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睡夢中,我見到了久違的媽媽、爸爸,他們對我說:“小盼,其實你并不孤單,只是你沒把心情放開。你想家,我們又何嘗不想你呢?遇到事情想開一點,有一句話說得好,‘讓自己的心情開滿鮮花,你也是一樣,把所有的事向好處想,一切都會好的。”
多么親切的話語,但我的“好夢不長”就被鈴聲驚醒,預(yù)備上課了。我擦干從睡夢中流下來的淚水,想著剛才似真亦幻、似有還無的“美夢”。也許是父母想到我的處境特地來安慰我,也許是我太想家了才做這個夢。但不管是哪一種,這個夢也的確讓我豁然開朗了。是啊,父母與我互相牽掛,我雖然孤單,但也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在沒事時想想以往在父母身邊的目日夜夜。這難道不是一種充實嗎?
雖然歲月的車輪無休止地轉(zhuǎn)動著,可美好的東西不僅僅在過去,更在現(xiàn)在和未來。過去的東西只能夠用來回憶,那種感覺也是美妙的,但一切都要想開些。只有讓自己的心情開滿鮮花,我們才能夠天天過得美妙而又充實。
評委賞析
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xué)生,很容易就會陷入一種孤獨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作者很真切地表現(xiàn)了這種情緒,細膩的筆觸給我們的心靈籠上了潮濕的薄霧。我們完全能夠體會一個遠離父母獨自求學(xué)的孩子的心。然而作者并沒有一味地消沉下去,她通過一個夢得到了啟示,其實這是一種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文章以溫暖的情緒收尾,也讓我們看到了少年的自信和樂觀。
我不孤獨
安志華
地理課上,老師布置了任務(wù),課下每兩個人一組制做一個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模型,并在課上合作演示。這對于一直內(nèi)向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因為我不愛交往,而別人都很快地找到了合作對象。更為不幸的是,班中的人數(shù)是奇數(shù)而不是偶數(shù),因此我成了這次活動的多余者。強烈的孤獨感和自卑感襲上我的心頭,我有點無地自容。
放學(xué)后。我最后一個走出教室。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路人的喧囂是那么刺耳,以至于我多次用雙手捂住耳朵,試圖把自己封閉起來。一路上,我思緒始終不斷,一直在問自己問題,為什么我會這么孤立?難道我在這個世界上是多余的嗎?既然是多余的,那我為什么又會來到這個世界呢?我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不得片刻寧靜。
懷著一顆自卑的心,我拖著沉重的步子來到家門。開門的是母親,她見我臉色不大好,問道:“怎么了,你?”
“沒什么?!蔽矣袣鉄o力地答道。
“飯做好了,先趁熱吃吧,一會兒還要去上夜自習(xí)?!?/p>
我沒答話,也沒去吃飯,因為我沒有食欲。于是,我直接向自己的屋子走去。推門一看,姐姐已在屋里寫作業(yè)了。她見我有些不高興,問我到底怎么回事。姐姐高我一年級,由于我和姐姐還是談得來的,平時又住一個屋子,于是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她聽。姐姐聽后什么也沒說,然后就悄無聲息地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母親進來了,說道:“你們班里人數(shù)不合適,這也不怪你。再說,如果你有了幫手,那肯定會有一個人空出來,換成誰也很不是滋味。你就當(dāng)是幫別人忙了,就算給了別人一個機會。”聽了母親安慰的話語,我的心結(jié)似乎松了一點。是啊,我們班的人數(shù)是奇數(shù),必然會有一個人找不到合作伙伴,而這件事正好由我趕上,也算是天意吧。
正在思索時,姐姐突然從屋外興奮地闖進來,手里拎著一個小地球儀,很明顯是剛買來的,倍兒新。姐姐一進門就說:“小妹,我跟你合作吧,這個模型我去年做過,很容易的。”這時我才明白姐姐為什么出門,原來她是給我準(zhǔn)備模型材料去了。
現(xiàn)在想起來,姐姐是多么善解人意啊。我的心情此時也豁然開朗了,我也進一步明白,我并不是世界上的多余者,我也并不孤獨。媽媽的安慰,姐姐的幫助,這些都是把我從封閉中解脫出來的強大動力!
評委賞析
因為內(nèi)向和不愛交往,所以“我”在老師組織的課外活動中找不到合作的對象,這對于渴望友情的中學(xué)生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后來有了媽媽的安慰、姐姐的鼓勵,“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明白了自己并不孤獨。從而使故事的敘述出現(xiàn)了波瀾和轉(zhuǎn)折,也讓文章的主題得到了升華。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生活中的小事是我們寫作的無限源泉。
[名校同題聯(lián)考]同題榜11期、12期預(yù)告:
1、人活著,最要緊的是尋覓到那片代表著生命綠色和人類希望的叢林,然后選一高高的枝頭站在那里觀賞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聲,愉悅世界……
這可真是一種心境爽朗的精神風(fēng)貌,也是一種豁達瀟灑的人生態(tài)度。
請以“站在高處”為標(biāo)題寫一篇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猶太教法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智者科尼在路上見一個人在種角豆樹,便問他:“這樹多少年后才能結(jié)果?”種樹人說:“七十年,”科尼又問他:“你還能活七十年嗎?”種樹人說:“我在世上見過角豆樹,那是前人為我們栽種的,過去為我勞動,為什么我不該為未來勞動呢?”
只要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承受了太多前人的成果,我們要為后人留下點什么呢?
請以“為未來種一棵樹”為標(biāo)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