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琪 尹海燕
摘要:詞匯在語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詞根又是詞匯的核心部分。本文從重視英語的詞根出發(fā),通過詞根深入了解構(gòu)詞,挖掘詞根語義、內(nèi)涵三方面探討英語詞根在英語詞匯中的核心地位。
關(guān)鍵詞: 詞根;構(gòu)詞;詞根與詞匯的關(guān)系;重要性
詞根是任何一個單詞的核心部分,它包含著這個單詞的基本意義;詞根又是同族詞中可以辨認得出的共同成分,是同族詞間涵義相連的內(nèi)在線索。
英語單詞共詞根的現(xiàn)象,例如:在prologue(序言),epilogue(結(jié)束語),neologism(新詞),apologize(辯解),eulogy(頌詞)等單詞中,就可以看到一個可以得出的共同核心部分——log;而log的含義“言”則是log的同族詞。
其實,詞根和同根詞現(xiàn)象是世界上各種語言,尤其是發(fā)達語言的共有特點。學過俄語、發(fā)語、德語、日語的同學,一定會找到各自的例證。
可見,研究詞根不僅對掌握某一門語言有意義,對研究不同語言之間的關(guān)系,或?qū)W習其他同族語種,也有意義。
但是,比起詞根來,大部分同學對詞綴更為熟悉。這是因為我們的語法書、教科書在涉及到構(gòu)詞法問題時,總是很強調(diào)詞綴的作用。有些書按照傳統(tǒng)講三種主要構(gòu)詞法中的“派生法”時,往往撇開詞根,在單詞的基礎(chǔ)上講述前綴和后綴“造新詞”的本領(lǐng),即“派生”功能。有些書還以詞綴為綱,歸納“同綴詞”,似乎詞綴成了核心,把許多單詞聚集在自己的周圍。這樣講詞綴,往往給讀者留下一個印象:詞綴是最重要的,它能構(gòu)成新詞,是英語中派生詞的綱。
再把眼光放遠一點,筆者才發(fā)現(xiàn):原來英語詞根在自己的老家,即說英語的民族中,也常常遭到冷落。語源學家Johb Kennedy就指出了這種不正?,F(xiàn)象。其原因何在呢?這位Kennedy先生抓住了癥結(jié)所在。他是這樣說的:“詞根和詞干至今還常為人們所忽視。這種現(xiàn)象應(yīng)該歸咎于一種普遍的誤解,即以為:懂得一個詞干的涵義,就意味著要懂得希臘文、拉丁文、葡萄牙文、以及其他一切有助于英語形成的語種。這真是個奇怪的誤解,因為英國的語言是溶化在英語之中,而不是溶化在希臘文、拉丁文、斯堪的納維亞文、或其它任何語言之中?!?/p>
這話說得很清楚:忽視詞根是出自誤解;而這種使人們對詞根望而卻步的普遍誤解,則源于一般人對希臘文、拉丁文等外語的無知或知之甚少。
我們知道,十九世紀以后,古典語完全退勢,成為死語言。再加上十八世紀末英國反對拉丁化英語的運動,拉丁文更少為人們所掌握。至于希臘語,一般人更少懂得。因為無知,人們看到英語中古典語源的單詞,就滿足于一般的理解,不敢探究其詞根的形態(tài)和含義。要想探究,也不太容易。這與英語辭書的編纂慣例很有關(guān)系。英國第一部帶有詞典色彩的書,是1604年Robert Cawdney編的《按字母順序的英語詞匯表》。1775年,與Lord Chesterfield同時代的大學者Samuel Johnson編成了影響深遠的第一部標準英語大詞典。它也是以26個字母為序編排的。此后,一般的英語詞典都以字母為序,單詞義項的排列多以實用為原則,本義往往局后。這樣的編纂法,當然使同族無以聚集,只能漫散在詞典的各個角落;其結(jié)果,詞根的形和義都被淹沒了,很難為一般讀者所辯識。許多優(yōu)秀的詞典都在詞條下標明詞源,以求全面,但是普通讀者不一定都去利用這個部分。他們?nèi)绻痪邆浠镜闹R,即使看了詞源部分的拉丁、希臘等外來詞,依然是不得其所。
說英語的民族尚且如此忽視英語詞根,無怪乎我們中國人了。他們對自己語言中的許多詞根只隔著古典語等一道溝;我們則要再加上英語這個海。于是,就更覺得飄渺深奧,無以重視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不重視不等于不重要;他人可以不重視的不等于我們也可以不重視。
怎么辦呢?剛才說過,英語的一切是溶化在英語之中。我們也要拋棄“懂得古典語才能理解詞根”的誤解,爭取在英語中學習英語詞根。當然,最好有人幫助跨出第一步,在古典等外來語種與英語之間架座橋梁。這種架橋的任務(wù),正是我們的專家、學者、教師們應(yīng)該承擔的。我們中國人利用國產(chǎn)的拼音系統(tǒng)教會外國人說普通話,還用祖?zhèn)鞯钠圆渴?幫助他們迅速地辨認漢字。我們也應(yīng)該能夠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辦法,把英語詞根從古典語中,從詞源學家的書房里解放出來,把它變成普通讀者手中的常規(guī)武器,幫助他們?nèi)スタ嗽~匯難關(guān)。
這里面有許多普及的工作可做。比如說:
一、向讀者介紹英語詞根的知識,宣傳它的重要性。
二、分析英語的詞匯成分,選取出最有應(yīng)用價值的詞根,科學地確定它們的形態(tài)和含義,用教科書、工具書等方式把它們普及開來。
三、作好常用詞根的同族詞的整理、歸納和注釋工作。在這種英語單詞的“說文解字”中,努力做到:既尊重詞匯發(fā)展的歷史,又考慮當前的語言現(xiàn)實;既不墨守古訓、繁瑣復雜,又不硬拆亂釋、牽強附會。
四、此外,還得注意介紹國外有關(guān)的學術(shù)資料,為讀者的進一步需要鋪路,等等。
總之,詞根是構(gòu)詞的基礎(chǔ),它在單詞中占有核心支配的地位。所以,只要從單詞中辨認出詞根的形體,整個單詞的結(jié)構(gòu)就一目了然了。抓住詞根,分析單詞的結(jié)構(gòu)、詞形,了解構(gòu)詞各部分的含義,進而綜合、探求出單詞的基本義,從而更加深刻地記憶和理解單詞。
參考文獻:
[1]任良學.《漢英比較語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1年)。
[2][漢]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北京,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