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委頒布的《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lǐng)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與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皩W會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已成為一個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必備條件。但是多年來,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將語言知識點點滴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則被動地聽、記、背及做大量反復的練習。這樣的語言教學方法使學生長期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降低了學生學習效率。因此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下面本人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引導探索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拿到打開英語大門的金鑰匙
不少學生記英語單詞時總是死記硬背,逐個拼讀字母,這樣記憶難度大且遺忘快,如果學生學會國際音標后,按音節(jié)和拼讀規(guī)則去記,則記得又快又牢,所以學生學會字母后應該拿到打開英語大門的鑰匙——“國際音標”,音標一旦學會終身受益,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也便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初一年級,教師應鼓勵學生以朗讀、誦讀對話為主,從初二起,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短文,由簡易的趣味短文到有關(guān)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等語篇材料,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跨文化意識,又豐富了英語詞匯量。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自信是以信心為基礎(chǔ),興趣、意志、信念有機統(tǒng)一,學生在自信的狀態(tài)下學習英語,就會擺脫怕錯、怕忘、怕丑的自卑心理。經(jīng)常受到教師鼓勵和肯定的孩子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而經(jīng)常受到打擊和否定的孩子的積極性會越來越低。以自信為基礎(chǔ)的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結(jié)合,就促成以英語語感為基礎(chǔ)的知識、技能、技巧的系統(tǒng)的形成。達到這一點,學生個人學習的潛力、智力、悟性、天賦等就轉(zhuǎn)化成了具體的自主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的能力。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濃厚的興趣是英語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教師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shù)是分不開的,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實物,圖片,各種趣味活動等等),給學生以明確的學習任務,并以任務為中心,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交流活動,并在必要時給予適當?shù)囊龑?、幫助和鼓勵。同時,教師在備課時,注意學生間的層次差異與課堂提問技巧,鼓勵學生主動、踴躍、大膽發(fā)言,巧妙地化難為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用教育的藝術(shù)把學生的興趣引向英語學習領(lǐng)域。例如,在教學中通過實物、圖片;畫簡筆畫;聽錄音;學英語歌曲;看錄像,使用多媒體等多種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shè)運用英語的情境,采用表演、游戲等多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手段,開展板報競賽、圣誕晚會、卡片制作、英語角等活動,使聽、說、讀、寫及交際運用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有效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在教學中我經(jīng)?;钴S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教學生們學習從體部位的時候,我畫了一張夸張的簡筆畫,介紹他的話各個部位,然后讓他們自己畫一幅人物畫在講臺上進行介紹,不但讓他們對人體部位的一些單詞有了深刻記憶,還樹立了一種他們的成功感。又如在讓孩子們學習What color is it?時,我彩筆畫了一些相關(guān)顏色物品介紹完后,就讓學生們回去畫一些相關(guān)顏色物品讓他們鞏固單詞,體驗英語的樂趣。合理引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
備用英語錯題集、英語摘錄本,加強讀寫習慣的培養(yǎng)。如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應先是引導學生精讀教材中的課文,給學生一些能直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或進行判斷的題目,再給出需要對原文進行分析、簡單判斷的題目。最后給出須深層推理的找 main idea或根據(jù)原文判斷表達是否正確的試題。這種梯級式的訓練有利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精讀是必要的,泛讀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常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文章,閱讀中鼓勵學生善于運用詞典,及時幫助解決閱讀中的生詞問題,長期堅持學生就養(yǎng)成了勤于用詞典的習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推測某個詞在句子中的詞義的習慣同等重要,學生有了閱讀中處理單詞的好習慣,課外閱讀難度降低,閱讀能力定會迅速提高。
四、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學生是英語課堂中真正的“演員”,教師應該想方設(shè)法讓他們?nèi)ヂ?、去模仿、去表演、去思?在整個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會學有所獲的愉悅。例如:初三總復習熟悉教材階段,我采用討論交流式的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研讀教材后,找出每單元的重難點(不得少于四個),指導他們從 checkpoint、重點對話、文章去找,找完后先小組交流,全班檢查時同學們便爭恐后地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就連同學們眼中的學困生也大聲講得很好,同學們不時會對他投去鼓勵的眼光,情不自禁的掌聲常常響徹我們的教室。他在贊聲中愉快地成長,學習意識不斷增強,在他的帶動下,更多地學困生轉(zhuǎn)變了。又如:學生掌握有關(guān)被動語態(tài)的知識后,我讓同學們自發(fā)的拿著自己的物品到講臺前即興“演講”。流利的英語句子同學們脫穎而出,能講的興趣高漲,不能講的也受到了極大的啟發(fā),而且書本知識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五、及時鼓勵,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自主學習過程中有可能枯燥乏味,有可能困難重重,教師應及時為他們的學習過程添色加彩。蘇霍姆斯基認為,學生成功體驗來源于兩個因素:一是自己獲得知識、技能的價值感的滿足,這是內(nèi)在因素;二是別人的表揚、獎勵所帶來的榮譽感的滿足,這是外在因素。教學中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都會無形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吶喊助威;課堂中讀準一個英語單詞,掌握一個英語短語,運用一個英語句子,理解一篇英語短文,書寫一篇連貫的作文,進行一個簡短表演,學生會在教師為他們搭建的平臺上時時感悟到成功帶來的樂趣,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愉悅。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總結(jié),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作者簡介:
曹現(xiàn)偉,男,河南省汝州市騎嶺鄉(xiāng)中中學一級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