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蘇聯(lián)第二次握手言和的臺前幕后

      2009-12-10 08:52王東飛
      世紀橋 2009年9期
      關鍵詞:戈爾巴喬夫鄧小平蘇聯(lián)

      王東飛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蘇關系曾瀕于崩潰的邊緣。

      1989年5月15日,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問中國,吸引了世界媒體的關注,這標志著中蘇之間打破了三十年堅冰。

      誠然,就在戈爾巴喬夫訪華的背后,卻顯示著鄧小平的極為高超的政治智慧。

      鄧小平復出以后,毅然調整了中國外交戰(zhàn)略,決定向蘇聯(lián)傳遞信息,爭取中蘇關系的改善;勃列日涅夫也表示承認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1969年10月20日開始的中東邊界談判,進行到第15輪的時候,于1978年6月無功而止。1979年12月27日晚,蘇軍突進阿富汗,威脅中國西部邊境。中國北部,蘇軍百萬重兵壓境,SS-20導彈和逆火式轟炸機直指北京。中國東部,蘇聯(lián)太平洋艦隊頻繁舉行大規(guī)模的海陸空聯(lián)合演習。從海參崴至越南金蘭灣一線對中國構成月牙形半包圍之勢。一時間,黑云壓城,風雨欲來。

      1977年,鄧小平重新復出以后,運籌帷幄,毅然主持了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調整。

      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lián)自入侵阿富汗后也從對外擴張的頂點衰落下來,同美國爭奪日感力不從心,被迫實行戰(zhàn)略性調整。其中一個重大步驟就是希望緩解同中國的關系。

      1982年3月24日,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發(fā)表講話,明確承認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突出強調中國對臺灣的主權,表示愿意改善對華關系,建議磋商雙方都可接受的改善關系的措施。這在客觀上為我國調整對蘇政策提供了契機。

      根據(jù)鄧小平的指示,當時錢其琛以外交部發(fā)言人的身份作出了積極反應,主要的一句話就是要“聽其言、觀其行”,語言極其簡略,但卻引起了國際上的廣泛注意。

      1982年盛夏的一天,鄧小平邀集幾位中央領導人和外交部主要負責人到他家中開會,錢其琛作為外交部主管蘇歐地區(qū)的副部長也參加了。鄧小平提出,要采取一個大的行動,向蘇聯(lián)傳遞信息,爭取中蘇關系有一個大的改善。但必須是有原則的,條件是蘇聯(lián)得做點事情才行。這就是蘇聯(lián)要主動解決“三大障礙”,即消除對中國安全的威脅。當時蘇聯(lián)在中國北部的中蘇、中蒙邊境地區(qū)大軍壓境,武裝侵入中國的西鄰阿富汗,在中國南部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和對中國邊境進行挑釁,成為改善中蘇關系正?;娜齻€主要障礙。

      會上,有的中央領導人提出究竟用什么方式,如何向蘇聯(lián)傳遞信息的問題。鄧小平當時說,為了不引起外界的無端猜測,可由外交部蘇歐司司長以視察使館工作為由前往莫斯科,并同時前往華沙。8月10日,蘇歐司司長于洪亮啟程赴莫斯科。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把蘇副外長伊利切夫請到使館,于洪亮一字不差地向他背誦了根據(jù)鄧小平指示起草的、長達一千多字的說帖全文。在說帖中,中方指出,中蘇兩國關系不正常狀況已經存在許多年了,中蘇兩國人民都不愿意看到這種狀況長久繼續(xù)下去。雙方應當作出努力,使中蘇關系走上正常軌道,并逐步建立起睦鄰友好關系。中方建議雙方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討論,通過共同努力,設法排除妨礙發(fā)展兩國關系的嚴重障礙,從有助于改善兩大鄰國關系的一兩個實質問題著手,推動其他方面關系的發(fā)展。

      蘇方的反應經歷了一個過程。長期從事中蘇意識形態(tài)論戰(zhàn)的伊利切夫眼睛瞇成一條縫,仔細地聽著,但并未察覺中方信息的真實含義,仍然沿用過去的老調表態(tài)一番。當時在座的蘇聯(lián)外交部第一遠東司司長賈丕才比較敏感,捕捉到了中方信息中的新東西,稱這件事可能起到某種推動作用,表示要“報告政治局和最高領導”。于洪亮轉達完口信后,即去駐波蘭使館,表明此行目的不在莫斯科,也是為了避開外國記者,同時給蘇聯(lián)準備回答的時間。當于洪亮回國途經莫斯科時,蘇方作出正式答復,表示愿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在任何級別上同中方討論蘇中雙邊關系問題,以便“消除關系正?;恼系K”。當時,中美之間已就“八一七”公報達成協(xié)議并公開發(fā)表。

      隨后,鄧小平找錢其琛和于洪亮去他家里,聽取了有關傳遞信息的匯報,并決定同意重開中蘇談判。在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開幕前,中蘇雙方已商定由兩國副外長級的政府特使就兩國關系正?;瘑栴}舉行政治磋商。第一輪磋商于1982年10月在北京舉行。這不僅標志當時兩國間只對抗、不對話狀態(tài)的結束,而且預示著兩國關系將由長期對抗轉向緩和。

      鄧小平指示采取“葬禮外交”,并委托齊奧塞斯庫帶信給蘇聯(lián)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出人意料地表示,蘇聯(lián)愿意在任何時候和任何級別上同中國磋商

      1982年11月10日,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突然病逝,蘇聯(lián)決定15日舉行葬禮。為了抓住時機做蘇方的工作,鄧小平立即指派國務委員兼外長黃華作為中國政府特使赴莫斯科參加葬禮。這是在中蘇高級接觸中斷多年后所采取的非同尋常的舉措。鄧小平還特意找了吳學謙和胡喬木,對這次葬禮外交中同蘇聯(lián)新領導人談什么,怎樣談,如何報道,都作了具體部署。

      由于鄧小平的果斷決策,中蘇兩國關系正?;倪M程啟動了。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兩國政府特使就消除兩國關系正?;恼系K問題進行了長達7年、共12輪的政治磋商。在此期間,雙方在各個領域的交往逐步恢復。

      1985年3月,蘇聯(lián)領導人契爾年科逝世,戈爾巴喬夫接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中國派出了以國務院副總理李鵬為首的政府代表團到莫斯科吊喪。這次出訪,重點是摸清蘇聯(lián)對華政策動向,因為契爾年科逝世后,戈爾巴喬夫在中央全會上當選為總書記,并發(fā)表了講話,表示希望中蘇關系能有重大的改善是確有誠意。

      戈爾巴喬夫因國喪而忙得不可開交。但他清楚地知道葬禮外交的作用,于3月13日下午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了李鵬一行,感謝李鵬參加契爾年科的葬禮。李鵬首先祝賀戈爾巴喬夫擔任總書記,然后說:“祝愿你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巨大的成就?!绷攘葦?shù)語,大有文章。中國已經很久沒有肯定蘇聯(lián)是社會主義國家了。

      戈爾巴喬夫富有政治敏感,立刻發(fā)現(xiàn)了中國人口氣的不同。他希望與李鵬詳談一次。14日中午,戈爾巴喬夫再次會見李鵬。

      李鵬說,您在特別全會上講話,表示希望中蘇關系能取得重大改善,我們對此表示同意。我們愿意作出努力發(fā)展兩國間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關系。戈爾巴喬夫重申,蘇聯(lián)希望蘇中關系得到重大改善。他說,蘇中之間應繼續(xù)進行對話,提高對話級別,縮小分歧。

      中蘇兩圍、兩黨的首腦通過李鵬互相問候,這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第一次。戈爾巴喬夫所說的“提高對話級別”。就是希望同胡耀邦或鄧小平會晤。

      李鵬把這個信息帶回了北京,中蘇關系逐步“解凍”的序幕揭開了。14日下午,北京外交部照

      例開吹風會,香港駐京記者敏感地追問,李鵬副總理公開稱贊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是否意味著承認蘇聯(lián)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是否改變了對蘇聯(lián)的看法?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明確回答:“蘇聯(lián)是社會主義國家。”“最近,兩國領導人都表示了進一步改善關系的愿望?!?/p>

      1985年4月17日,人民大會堂。鄧小平會見比利時首相馬爾滕斯。不知是鄧小平心情好,還是比利時記者面子大,鄧小平競一反慣例,在正式會見前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比利時記者又驚又喜,鎮(zhèn)定一下脫口而出:“到目前為止,阻礙中蘇關系正?;娜齻€問題中,你認為哪一個最難解決?換句話說,對你們來說在哪個問題上你們最堅持?”

      鄧小平似乎對比利時記者的問題早有準備,他冷靜地回答:“這三個問題同等重要。中蘇關系要真正實現(xiàn)正常化,必須逐步消除這三個障礙,因為它們構成了對中國的威脅。如果說,同時消除這三個障礙在蘇聯(lián)方面有困難,我們認為可以逐步來消除,可以先從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做起??磥恚瑢μK聯(lián)來講,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是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這樣做對蘇聯(lián)沒有任何損害,蘇聯(lián)仍然能保持同越南的關系。如果蘇聯(lián)方面抱著明智的態(tài)度,就可以先從這件事情做起?!?/p>

      時隔數(shù)月,鄧小平果斷采取了一個重大行動。1985年10月9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與羅馬尼亞總統(tǒng)齊奧塞斯庫熱烈擁抱,親切交談。

      羅馬尼亞推行獨立自主的現(xiàn)實主義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國保持著較為密切的關系。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在歡迎齊奧塞斯庫的宴會上第一次公開稱新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中國傳遞了改善關系的信息,從而有了中美關系史上的“羅馬尼亞渠道”。在中蘇關系上,齊奧塞斯庫也一直被認為是傳遞信息的“青鳥”。

      會見快要結束時,鄧小平忽然問齊奧塞斯庫:“你可以見到戈爾巴喬夫嗎?”

      “這個月將在索非亞舉行華約政治協(xié)商委員會會議。”齊奧塞斯庫回答。

      “給我?guī)€信好不好?”

      “好?!?/p>

      鄧小平鄭重地說:“如果蘇聯(lián)同我們達成諒解,敦促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如果能辦到,我愿意同戈爾巴喬夫會晤?!?/p>

      “我將轉達。”或許由于事關重大,或許由于軍人出身,齊奧塞斯庫竟像接受首長的命令一樣,干脆地回答。

      這時,鄧小平朝沙發(fā)背上靠了一下,用舒緩的語氣說:“中蘇之間有三大障礙,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p>

      百來字的對話,傳遞了一個如同尼克松訪華的意義一樣重大、影響深遠的信息。

      戈爾巴喬夫無疑得到了這個信息。

      1986年7月28日,一架伊爾62型飛機降落在海參崴機場。艙門打開了。戈爾巴喬夫款款走下舷梯。

      這一天,戈爾巴喬夫就中蘇關系向歡迎他的人群發(fā)表了演說:

      我要重申:蘇聯(lián)準備在任何時候和任何級別上,同中國最認真地討論關于創(chuàng)造睦鄰氣氛的補充措施問題。

      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把我們隔開的邊界,將變成和平與發(fā)好的地帶。邊界線的正式走向可以以主航道為界。

      蘇聯(lián)將分階段地從阿富汗撤軍,1986年底前從阿富汗撤出6個團。

      目前,我們正在同蒙古領導人一起。研究關于相當一大部分蘇軍撤出蒙古的問題。

      戈爾巴喬夫在中國大門口的講話,或許來得太突然了,中國的公開反應竟遲遲不見出臺。

      這可急壞了關心中蘇關系的人們,更引起了蘇聯(lián)的種種猜測。

      終于,事隔9天以后的下午,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出來講話了:“我們注意到了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7月28日在海參崴的講話。我們認為他講了一些過去沒有講過的,關系改善兩國關系的新話。”

      反應不冷不熱。沒有批評沒有歡迎。但細心的人們發(fā)現(xiàn),這次發(fā)言人對戈爾巴喬夫的稱謂用的是“總書記”,而當年對勃列日涅夫的稱謂則是“主席”。幾字之差,意義深遠。

      果然,8月1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吳學謙約見了蘇聯(lián)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費多托夫,就戈爾巴喬夫的講話作了更進一步的反應:中國方面注意到戈爾巴喬夫總書記7月28日在海參崴講話中就改善中蘇關系所講的一些話,對此我們予以重視并表示歡迎。

      說到這里,吳外長停頓了一下,然后強調指出講話中對一些問題的闡述離消除三大障礙距離尚遠,特別是回避了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問題,中國方面是不滿意的。越南從柬撤軍,公正合理地解決柬埔寨問題是中國方面最感關切的問題。中國方面真誠地希望早日實現(xiàn)中蘇關系正?;MK方認真考慮中方的意見。

      鄧小平愿意破例到蘇聯(lián)任何地方同戈爾巴喬夫見面。1989年除夕之夜,中國中央電視臺發(fā)布消息:蘇聯(lián)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將應邀訪華

      1986年9月2日的北京,陽光明媚,秋意襲人。

      10時許,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來到中南海岸邊的紫光閣。在這里,他將接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的電視采訪。這將是對這位82歲老人的智慧和精力的考驗。

      3臺攝像機在6名美國電視技術人員的操縱下開始轉動。紫光閣內悄無聲息。

      已有充分準備的華萊士開始提問了。

      “鄧主任,您對戈爾巴喬夫最近在海參崴的講話有何看法?”

      盡管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和中國外交部長已就這個問題談了中國政府的觀點,但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特點仍驅使華萊士首先提出這個問題。

      “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的講話有點新東西,所以我們對他的新的帶積極的東西表示了謹慎的歡迎,但戈爾巴喬夫講話也表明,他的步子邁得并不大。在戈爾巴喬夫發(fā)表講話后不久,蘇聯(lián)外交部官員也講了一篇話,調子同戈爾巴喬夫的不一樣。這就說明,蘇聯(lián)對中國政策究竟怎么樣,我們還要觀察?!?/p>

      華萊士離開提問提綱,接著問:“您以前有沒有見過戈爾巴喬夫?”

      “沒有?!?/p>

      “您是否想見見他?因為他說過,他愿意同你們在任何時候、任何級別上談任何問題。您愿意同他進行最高級會晤嗎?”華萊士緊緊追問道。

      鄧小平平靜地回答:“如果戈爾巴喬夫在消除中蘇間三大障礙,特別是在促使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和從柬埔寨撤軍問題上走出扎扎實實的一步,我本人愿意跟他見面?!?/p>

      這時,攝像機內的第一盤錄像帶用完了。在停機換帶的間歇,節(jié)目制作人上前向華萊士說了些什么。

      第二盤錄像帶開始轉動后,華萊士坦率地說:“鄧主任剛才我的節(jié)目制作人要我再問一下鄧主任是否愿意會見戈爾巴喬夫?!?/p>

      這一問,引出了鄧小平在這次采訪中最精彩,后來被新聞界評述最多的一段話:

      “我剛才說了,如果蘇聯(lián)能夠幫助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這就消除了中蘇關系的主要障礙。我再說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問題是中蘇關系的主要障礙。越南在柬埔寨駐軍也是中蘇關系

      實際上處于熱點的問題。只要這個問題消除了,我愿意跟戈爾巴喬夫見面。我可以告訴你,我現(xiàn)在年齡不小了,過了82了,我早已經完成了出國訪問的歷史任務。我是決心不出國的了。但如果消除了這個障礙,我愿意破例地到蘇聯(lián)任何地方同戈爾巴喬夫見面。我相信這樣的見面對改善中蘇關系,實現(xiàn)中蘇國家關系正?;苡幸饬x?!?/p>

      “具體地說,哪一件事應該放在第一位做呢?”

      “三大障礙主要是越南侵柬,因為中蘇實際上處于熱點和對峙,不過方式是通過越南軍隊同中國對峙?!编囆∑揭徽Z道破問題的實質。

      9月7日,當鄧小平談笑風生的面容出現(xiàn)在美國千家萬戶的電視機屏幕上時,世界轟動了。

      一時間,幾乎全球所有的新聞機構都用最快的速度報道了鄧小平同華萊士的談話。

      一位西方觀察家認為:“鄧小平的建議表明了中國政策的靈活性,對改善中蘇關系表示了一種積極的姿態(tài),是一個大膽而又聰明的戰(zhàn)略行動,對世界局勢的發(fā)展將產生重大影響?!?/p>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鄧小平巧妙地在沒有作出任何讓步的情況下,從戈爾巴喬夫手里奪走了舞臺中心的位置?!?/p>

      1988年8月27日至9月1日,中蘇副外長級工作會晤在北京順利舉行。會晤中,雙方都主張柬埔寨問題應通過政治手段予以公正、合理的解決,并且都表示將盡力促使這個目標實現(xiàn)。

      中蘇關系中的最大障礙開始破除了,關鍵性的一步終于邁了出去。

      10月17日,鄧小平再次見到齊奧塞斯庫時,高興地說:“在年前托你帶給戈爾巴喬夫的口信看來有成果,可能明年實現(xiàn)中蘇高級會晤?!?/p>

      投桃報李,在中蘇關系上鄧小平又提前邁出了一步。

      1989年2月的第一天,作為中蘇最高級會晤準備工作的一部分,蘇聯(lián)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抵達北京。

      經過會談,中蘇兩國外長就柬埔寨問題達成九點一致的看法。最后一道障礙終于消除。錢其琛受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委托,向謝瓦爾德納澤轉達對戈爾巴喬夫的正式訪華邀請。

      上海西郊賓館,富麗堂皇。莊重典雅。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洋溢著含蓄的東方情調。來上海過春節(jié)的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這里會見蘇聯(lián)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鄧小平以說話鋒利、坦率、尖銳而出名,對問題他經常能一語中的,入木三分。

      入座以后,鄧小平對謝瓦爾德納澤說“上次錢外長訪問莫斯科,現(xiàn)在你來北京,中蘇已開始了關系正?;倪M程。但是,中蘇關系正常化的正式開始,還是中蘇高級會晤,就是我同戈爾巴喬夫的會晤。”

      謝瓦爾德納澤兩手十指交叉,點了點頭。

      在會見中,鄧小平好像不是一個85歲高齡的老人。他時而回憶起當年的時光,時而又把目光投向遙遠的未來,而最后又落到現(xiàn)實中的中蘇關系。也許,對中蘇關系正常化的這一天,他期待太久了。1988年12月2日,他在會見日本客人時曾深情地說:“中蘇兩國沒有理由不改善關系。”

      會見快要結束了,謝瓦爾德納澤的隨行人員遞給鄧小平四本裝幀精致的書。

      謝瓦爾德納澤對鄧小平說:“這是新版的俄文本《鄧小平文選》,請您在上面簽名?!?/p>

      鄧小平接過書,仔細看了看,然后接過翻譯遞過來的筆,微笑著在四本書的扉頁上一一寫下:“鄧小平,1989年2月4日?!?/p>

      2月5日,正是除夕之夜。當辭舊迎新的鐘聲響徹神州大地時,舉國同慶的人們突然看到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節(jié)目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字幕: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的邀請,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將于今年5月15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1989年5月14日上午10點,莫斯科伏努科沃二號機場,戈爾巴喬夫偕夫人乘坐專機飛往中國。

      中蘇舉行高級會晤是轟動世界的大事。在禮儀、熱度等方面如何把握分寸,事關重大,也是一個極為敏感的政治問題。鄧小平對此考慮得很細。他說,全世界都注視著中蘇高級會晤,在接待戈爾巴喬夫來訪的禮儀安排上不要太熱,要適度。見面時只握手、不擁抱。鄧小平還叮囑說,這點在同蘇方談具體禮賓安排時向他們打個招呼:“只握手,不擁抱”,不只是個禮儀問題,而且準確地概括了當時中蘇兩國關系的性質,形象地勾勒出了未來相互關系的定位。

      第二天中午時分,北京機場。

      伊爾62型專機轟鳴著降落機場,從跑道的盡頭徐徐滑至舷梯旁。12時整,身著深藍色西裝、胸佩紫紅色領帶的戈爾巴喬夫和夫人賴莎相偕出現(xiàn)在機艙門口。

      40年前,毛澤東也是在這一時刻到達蘇聯(lián)訪問。不過,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次訪蘇是為了建立兩國密切關系,戈爾巴喬夫第一次訪華則是為了重修舊好。

      戈爾巴喬夫踏上了中國國土。這一步跨越了30年的時空,跨越了30年的鴻溝。

      楊尚昆對戈爾巴喬夫說:“歡迎你來中國,你是第一次訪問中國?!?/p>

      “感謝你,楊尚昆同志,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你。”戈爾巴喬夫愉快地說。

      隨后,楊尚昆主持了歡迎儀式。軍樂隊高奏蘇聯(lián)國歌《偉大的祖國》和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迎賓禮炮21響震徹長空。楊尚昆陪同戈爾巴喬夫檢閱陸??杖妰x仗隊。

      5月16日10點零5分。大會堂東大廳門口,鄧小平、蘇聯(lián)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一位是親歷中蘇關系破裂的老資格政治家,一位是兩國爭論時還很年輕的新型領導人,共同說出第一個詞語“同志”。

      面對著忙個不停的各國記者,鄧小平微笑著對戈爾巴喬夫說:“我希望同你見面已經三年了。世界上都很關心我們的見面”。

      翻譯的話剛一結束,戈爾巴喬夫笑著回答:“能夠同你見面,感到非常高興?!?/p>

      “現(xiàn)在讓我們利用這個機會宣布,我們兩國關系已經實現(xiàn)正?;??!彪S后鄧小平又加上一句,“中蘇兩黨關系同時也實現(xiàn)正?;??!?/p>

      戈爾巴喬夫欣然同意。大廳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對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曾作過一個有趣的比較:

      戈爾巴喬夫盡管年輕,精力充沛,穿著裁剪得體的西服,講一口恰當精妙的言辭,但在他的中國對手,85歲高齡,身著毛式服裝,香煙一支接一支抽個不停,不時從咽喉里發(fā)出幾聲悅耳的笑聲,腳旁必備痰盂的鄧小平面前,還必須謙虛討教。

      我們無法猜透走遍世界的政治明星戈爾巴喬夫在會談的此時此刻想些什么,但他面對的的確是一位具有豐富閱歷的世界級政治家。

      談話從國際形勢開始。

      鄧小平說:“長期以來,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是嚴峻的。冷戰(zhàn)和對抗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緩和。”說著,他把手用力一揮,“坦率地說。世界的中心問題是美蘇關系問題。長期以來,總的局勢是軍備競賽,水漲船高。”

      鄧小平向四周環(huán)顧了一下,抽了口煙,又把話題轉到中蘇關系上來。

      “當時我們看到,美蘇軍備競賽可能有一個轉折,有一個解決的途徑,美蘇關系可能由對抗轉向對話,這是全人類的希望。這就在中國人民面前提出了一個問題:中蘇關系可不可以得到改善。出于這樣的動機,才給你帶信,時間過了三年多,我們才見了面?!?/p>

      鄧小平指的是1985年請齊奧塞斯庫給戈爾巴喬夫帶信的事。

      戈爾巴喬夫笑著說:“你提出了三個障礙,所以需要三年時間,解決每個障礙需要一年的時間。”

      戈爾巴喬夫不愧是風云人物,他的巧妙回答,令在場的人耳目一新。鄧小平對戈爾巴喬夫說,我們這次會見的目的是八個字:“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結束一下過去,就可以不淡過去了,重點放在開辟未來的事情上。但是,過去的事完全不講恐怕也不好,總得有個交代。”

      接著,鄧小平講到歷史上中國在列強壓迫下遭受侵害的情況,特別是談到歷史上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的土地,超過150萬平方公里。

      戈爾巴喬夫聽到這里,臉色都變了。后來鄧小平設午宴招待時,他還忐忑不安地問鄧小平:“您剛才講到的領土問題是不是要重新進行談判,這在蘇聯(lián)方面恐怕接受不了?!编囆∑秸f:“你誤解了我的意思了,我說那些主要是為了結束過去,對弄清‘開辟未來的某些概念有好處。談歷史是為了在更堅實的基礎上向前進。中國不侵略別人,對任何國家都不構成威脅……”

      戈爾巴喬夫說:“對以前雙方關系惡化的歷史,我方認為,我們也有過錯。至于一些歷史問題,情況很復雜,盡管鄧主席的看法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但我方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p>

      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一致表示,過去的事過去了,重點在于應該向前看,在發(fā)展兩國關系上,多做實事。

      一家西方報紙曾這樣評價鄧戈會晤: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在廣泛領域中進行的哲學對談,充分顯示了兩位活躍于當今世界政壇的超級明星的智慧和風采,它不僅完全傾倒了在場的中蘇官員,而且開辟了龍熊共舞的新紀元。

      1989年5月18日,中蘇就最高級會晤的成果發(fā)表了聯(lián)合公報。兩黨、兩國關系中漫長的疏遠時期已經過去,中蘇第二次握手實現(xiàn)了。

      猜你喜歡
      戈爾巴喬夫鄧小平蘇聯(lián)
      武裝保護蘇聯(lián)
      戈爾巴喬夫自稱新書是“大雜燴”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zhàn)
      戈爾巴喬夫退休后的“生計問題”
      紅色讀物
      鄧小平“怕”回老家
      為賴莎而唱
      霧在做迷藏
      鄧小平總書記題詞
      更正
      台州市| 侯马市| 武功县| 临夏县| 易门县| 富源县| 宝鸡市| 盐山县| 大新县| 顺昌县| 德清县| 中牟县| 曲水县| 丰顺县| 巩留县| 闽侯县| 乌兰县| 盈江县| 旅游| 雅安市| 汶上县| 石阡县| 乐业县| 西充县| 册亨县| 郎溪县| 海安县| 体育| 高碑店市| 道真| 齐齐哈尔市| 三穗县| 安庆市| 武宁县| 丹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岳县| 哈尔滨市| 镇原县| 龙南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