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宏文
一年四季的睡眠講究有什么不同?子午覺是什么?孩子睡不安的原因有哪些?知道了其中的因由,不愁孩子睡不好覺!
古人說,“吃人參不如睡五更”,可見睡眠的重要性。孩子更是如此,因為生長發(fā)育和睡眠關系很大,要不怎么說“孩子是在睡中長的”呢。順應自然、順應時節(jié)的睡眠,可以讓孩子睡得更香、長得更好。
從春夏到秋冬
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人要順應自然?!端貑? 上古天真論》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這句話說明了合理安排睡眠在保證身體健康中的重要性。
孩子“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也就是說,身體和精神尚未發(fā)育成熟,更要注意飲食有節(jié)、充足睡眠,才能使身心得以健康、茁壯成長?,F代醫(yī)學也證實睡眠在孩子生長發(fā)育中的重要性,首先,生長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脈沖形式分泌出來的,充足、合理的睡眠時間是生長激素分泌的前提保證。其次,進入良好的睡眠階段,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孩子的多個系統(tǒng)能進行休息調整,減輕負擔,起到很好的儲能作用,白天才能精力充沛地進行各種活動。
從中醫(yī)天人相應的養(yǎng)生觀點來說,在一年當中的四季,睡眠的長短各有不同。《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說:“春三月,此為發(fā)陳,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三月,此為蕃秀,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秋三月,此為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說,春天要晚睡早起,因為春天重在生發(fā),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發(fā),所以要適當的少睡些。夏天的氣機也以生長為主,所以也要晚睡早起,充分享受陽光。到了秋天,就要開始收斂,應該早睡早起,才能養(yǎng)肝膽之氣。而冬天要順應收藏之性,保證充足的睡眠,所以要早睡晚起,等到天地和人身上的陽氣出現的時候,才開始活動。所以,冬季睡眠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秋季其次,而春天和夏天相對睡眠可以少一些。孩子的睡眠也一樣遵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規(guī)律,但總體睡眠時間要比成人長。
從子時到午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睡覺的時間夠長了,但睡的時辰不對,也不能達到最佳效果。那么,什么時候睡覺效果最好呢?古人講究要睡子午覺,認為睡好子午覺,對身體大有好處。所謂子午覺,通俗地說,就是在子時與午時都應該睡覺。子午覺的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子時是晚上的11 時至第二天凌晨的1 時,這段時間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午時是中午11 時至下午1 時,這段時間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饵S帝內經》里提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所以在這兩個時間段里,人都應該睡覺。而且,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于養(yǎng)陰及養(yǎng)陽。睡“子時”可以養(yǎng)精蓄銳,子時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yǎng)陰。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fā),所以午時“合陽”時要小寐。可見,睡好子午覺,對孩子健康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從小到大,從長到短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睡眠時間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小,睡的時間就越長。
在新生兒期,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8 個小時以上,1 ~ 3個月的寶寶,每天大概也要睡上16 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除了吃奶、換尿布、玩一會兒,3 個月以內的寶寶大部分時間就是睡覺。
4 ~ 6 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應保證在14 個小時以上,這個時期,寶寶的感知能力和運動能力都有較明顯的發(fā)展,白天的睡眠時間開始逐漸減少,一般是上、下午各睡一兩個小時。由于白天的運動量增加,寶寶夜里通常能睡得很香。
7 ~ 12 個月的寶寶睡眠時間和睡覺的香甜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是上、下午各睡1 次,每次睡1 ~ 2 個小時,夜間一般睡10 個小時左右,一晝夜的睡眠時間應在14 ~ 15 小時。
1 ~ 3 歲的寶寶,每天平均睡12 ~ 13 小時,而且夜間能一夜睡到天亮,白天醒來的時間長,有固定的2 ~ 3 次小睡時間。
如果孩子睡眠時間過少,有可能影響到身體的發(fā)育。但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睡眠時間也不盡相同,上面所說的睡眠時間僅僅是一個大概范圍,并非硬性規(guī)定,關鍵還要看白天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只要孩子白天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食欲好、生長發(fā)育正常、睡得踏實,即使達不到上面所說的睡眠時間總量也沒關系。
什么攪了寶寶的好覺?
寶寶睡覺時,如果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可輕拍或撫摸寶寶,讓他重新入睡。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喂奶、喝水,這樣會養(yǎng)成寶寶夜間經常醒來的習慣。如果寶寶還是哭鬧不止,就要找找原因了。
餓了、渴了、尿了
寶寶睡不安,最常見的原因是生理性的,比如饑餓、口渴、尿布濕了、睡眠環(huán)境過熱、聲光刺激、衣服過緊、蚊蟲叮咬等。
● 檢查一下寶寶的尿布是不是太濕了,衣被是不是過緊, 室內溫度是否合適,是不是餓了。去除引起寶寶哭鬧的原因后,他就能很快再次安靜入睡。
吃多了、吃雜了
中醫(yī)有句話叫“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寶寶睡覺前吃了太多的東西或吃的東西太雜,就會積滯在胃里,使寶寶感覺肚脹、肚疼,影響睡眠。
● 寶寶最后一頓飯的時間不要離睡覺時間太近,好讓食物有個消化的過程。而且,最后一頓飯不要讓寶寶吃太油膩的或不好消化的食物, 也不要吃得太雜,這樣都不利于消化。
身體不舒服了
寶寶如有某種疾病,也會導致睡眠不安,比如佝僂病、腹絞痛、鼻塞、有蟯蟲等,都會令孩子睡得不安穩(wěn)。寶寶以前一直睡得很好,只是近期內常常夜間哭鬧,睡眠不佳,要考慮是否有病理性因素。
● 如果寶寶睡眠不安、易哭易鬧,伴有多汗、枕禿,可能是佝僂病。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同時加強戶外活動,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并多吃富含維生素D 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肝臟等。
● 寶寶夜間哭鬧并搔抓肛門,應半夜仔細觀察寶寶的肛門皺褶處,如果發(fā)現有白色線頭樣物,說明寶寶感染了蟯蟲。這時要格外加強寶寶的個人衛(wèi)生,做到“三勤兩不”: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內褲;不吮手指,不穿開襠褲。寶寶換下的內褲用開水燙過并在太陽下暴曬,以防自身再感染。
● 寶寶因為感冒引起鼻塞,也會因呼吸不暢而難以入睡,除了服用治感冒的藥以外,睡前用熱水熏鼻子,讓寶寶側身睡,也能夠緩解鼻塞。
● 如果寶寶夜間突然哭鬧,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腸痙攣引起的腹絞痛。這種腹痛時發(fā)時止,也可自行緩解,所以寶寶也是一陣哭一陣停的。這時可以給寶寶輕輕按摩腹部,并使腹部保暖,疼痛就能慢慢緩解。
睡得香的3 個建議
1合理的睡前準備
睡前1~2 小時內,不要讓寶寶吃太多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要喝太多水。每天睡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或洗洗腳。睡前不要玩太劇烈的游戲,避免讓寶寶過于興奮。
2培養(yǎng)良好的睡眠習慣
盡早培養(yǎng)寶寶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的習慣。先定一個大概的上床時間,再通過寶寶的反應來調整。如果寶寶在床上要超過1 個小時才能入睡,那就應該晚1 個小時上床。寶寶睡前喂奶后,可讓他在床上玩耍一會兒,不要馬上躺下。
3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睡覺要有睡覺的氣氛。寶寶入睡前,要將室內光線調暗,不要大聲說話或發(fā)出異響。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潤。寶寶的被褥、枕頭要清潔、舒適,被褥每1~2 周晾曬一次。寶寶的睡衣和紙尿褲要選用柔軟、透氣性好的材質。
編輯/ 覃靜(qinj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