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櫻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一度中秋佳節(jié)。丹桂飄香,金風送爽,在思鄉(xiāng)的游子心里,最想念的還是母親親手做的一桌飯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舉杯邀明月,同飲享天倫。那香香的是菜,暖暖的是心,那是慈母情,游子意。這個中秋,就讓我們享受團圓的滋味。
桂花山藥
【原料】山藥250克、白糖40克、鹽10克、甜桂花醬50克
【做法】1.將新鮮的山藥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備用;
2.燒上一鍋水,待水開后將切好的山藥倒入鍋中,煮 熟后撈出浸冷水,待用;
3.將鹽和白糖混合均勻,拌在山藥里,放置10分鐘左右,讓山藥充分吸收進味道,然后加入糖桂花,即可。
【解說】色澤白潤的山藥,透著桂花隱隱淡淡的清香,從舌根泛起的甘甜,仿佛回憶的心情,在這個美滿的夜里蕩漾開來。
金玉滿堂
【原料】南瓜200克、白蓮子50克、百合50克、冰糖、生粉適量
【做法】1.將南瓜去皮,切成薄片后上鍋蒸18~20分鐘;
2.加入白蓮子、百合一起蒸15分鐘左右;
3.出鍋前勾芡,淋上冰糖水即可食用。
【解說】南瓜利尿解暑,白蓮子清心安神,百合滋陰潤肺。金瓜與銀蓮賞心悅目,滑膩的湯汁溫潤可口,一勺入喉,唇齒留香。
果蔬牛肉煲
【原料】牛肉、菠菜各100克、西紅柿、蘋果各50克、精鹽、味精、料酒、胡椒粉、香油、水淀粉、鮮湯適量
【做法】1.牛肉洗凈, 切片后用清水浸泡(去血污、膻味)后,剁 成細末;
2.菠菜洗凈,焯水,切末;蘋果去皮、核,西紅柿切小丁;
3.鍋中放入適量鮮湯,摻適量水,燒開后下入牛肉末、菠菜、西紅柿, 略煮;
4.調(diào)味,勾入水淀粉,淋香油即成。
【解說】新鮮的果蔬帶來豐富的維生素,同時減少牛肉的滋膩,讓味蕾體會不一樣的風情。
魚蓉苦瓜盅
【原料】海魚、苦瓜、胡蘿卜、魚湯、鹽、胡椒粉、生姜粉、味精、水淀粉
【做法】1.將海魚洗凈后去皮、骨,用刀剁成魚蓉,加入鹽、少許水、姜粉、胡椒粉攪拌均勻,苦瓜切成段,挖去瓤,過開水焯燙后備用;
2.將苦瓜先用水淀粉抹一下,再將拌好的魚蓉裝入苦瓜中,裝好后底部墊上胡蘿卜片,放入鍋中用魚湯蒸5分鐘;
3.出鍋后淋入少許魚湯,調(diào)味,勾入水淀粉即成。
【解說】鮮咸爽口,碧綠脆嫩??喙锨逍拿髂?魚蓉營養(yǎng)豐富,適宜秋季清補。
茶余飯后
中秋飲食習俗
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tǒng)風俗。每當風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際,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nèi)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xiàn)。而“月餅”之名始見于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以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
吃南瓜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戶窮苦人家的女兒,名叫黃花。她的父母年老多病,臥床不起。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偶然發(fā)現(xiàn)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也好了。因為這瓜采自南山,得名“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吃田螺
中秋食田螺,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泵耖g認為,中秋食田螺可明目。研究表明,螺肉中所含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zhì)。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期,腹內(nèi)無小螺,因此,肉質(zhì)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仍然保留著中秋前后吃炒田螺肉的習慣。
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寓意為辟邪消災,并有“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眲児矶持?大有鐘馗驅(qū)鬼的氣概,豈不快哉?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仙景,聞著陣陣桂香,飲一盅桂花蜜酒,合家歡聚,其樂融融,已成為節(jié)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酒的習俗相當久遠。